美文网首页
史话闲聊:“师夷长技”,林则徐属中国第一?

史话闲聊:“师夷长技”,林则徐属中国第一?

作者: 销魂独我 | 来源:发表于2024-07-06 23:27 被阅读0次

都知道“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林则徐最早提出来的,所以他是中国最早的“师夷长技”之人?

答案不然。

葡萄牙人最早开始近代新航路探索之旅。当他们一路攻克好望角、印度洋、马六甲之后,进一步来到中国东南沿海,首先占据屯门。

那时中国奉献朝贡贸易,当然不允许葡人的乱来,所以嘉靖皇帝命令驱逐葡人,双方发生了屯门海战。当时的中国指挥官是56岁的广东海道副使汪鋐。

汪鋐认真分析敌情之后,考虑到葡萄牙船体大,掉头难,便借了鉴赤壁之战中的火攻法,选好大风之日攻入敌阵,火借风势,很快了烧毁了葡萄牙的大帆船,同时中国水兵迅速潜入船底凿洞,而陆军则冲上甲板与葡人短兵相接,最终大败葡人。

此战中,中国方面缴获葡人的佛郎机炮和蜈蚣船。

佛郎机炮也称子母炮,是一种铁质后装滑膛加农炮,因有多个子炮,可以连续射击,机动性也强。所以中国人开始仿造这种新家伙。但后来发现它的后镗是开口的,火药引爆时会漏气,导致射程不远,且因炮身不大,威力自然也不理想,如果用于攻打帆船还行,但攻城就力不从心了。所以中国人后来更青睐前装滑膛加农炮,也就是所谓的“红夷大炮”。

而蜈蚣船其实也就是古代地中海区域的威尼斯人常用的桨帆船,因船两侧布置多人划桨而形似蜈蚣。这种船的优势是无风也能行走,且速度也快,机动灵活,但中国人在仿制中,觉得太费木料了,不久便放弃了。

不管怎么说,汪鋐也代表了当时中国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心态,称之为中国史上“师夷长技”的第一人,其实并不为过,因为他身处中国古代,早于近代人林则徐。

而林则徐的确也是近代中国首个明确提出“师夷长技”的人,因为各种原因,他无法践行。而汪鋐不愧为古代中国士大夫中的实干家,既有认知,也有行动。

巧的是,远航以来第一次在海战中失利的葡萄牙人,在中葡首战失利后,也很“明智”的“师夷长技”:他们也借鉴了中式帆船的特点,在风帆中嵌入木条,做成硬帆,操控起来方便也省力,同时又将船舱做成隔舱,一旦有一个船舱进水,其他舱只要完好,也就不会沉船。

可见我大中华并非固有的全然“夜郎自大”!我们甚至还是Di人眼中的先进派!

战争必须“知己知彼”,从而也就要研究多方,学习对手,因此,“师夷长技”其实是最基本的生存之道!生而为人,概莫能外!

相关文章

  • 近代史(八上)末章之补充材料

    一、思想 林则徐 :《四国志》,给道光皇帝送地球仪 魏源:《海国图志》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 严复:《天演论》“物...

  • 1867年幕僚对曾国藩说清朝50年内必亡,曾不信,45年后清灭亡

    前言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用武力撬开了清王朝紧闭的大门,国难当头,魏源、林则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 魏源在...

  • 师{XXX}长技以制{XXX}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李鸿章 于...

  • 2018-07-27

    盘发最难画,搞了一晚上,就这效果。师夷长技以制夷~

  • 《从晚清到民国》

    1 林则徐与徐继畲在鸦片战争时期就开始呼吁改制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要“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同治中兴”期间...

  • 师夷长技以制夷

    今天的文章从陈导开始,陈导是北京人,在日本呆了九年,读完高中后就来了日本,马上大学毕业,课外兼职工作当导游主要是锻...

  • 师“夷”长技以制“夷”

    听说肥皂在古代是叫“胰子”,是由猪胰脏和草木灰组成的复合洗涤用品。 我们现在用的肥皂之类的,好像是从鲸鱼脂肪中提取...

  • 清末,向西方宣扬儒学的中国第一人

    鸦片战争之后,好多有识之士看出了当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提出“师夷长技以治夷”的救国图强之路。形成了第一次“西学东渐...

  • 师夷长技以制夷——《曾国藩传》读后感18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指学习西方国家“长技”提高到能否战胜外国侵略者。 曾国藩知道,不能停留在购买使用西式武器阶段,...

  • 八、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运动本意是富国强兵,结局却仍旧是割地赔款。 1840年被日不落帝国打败也就算了,还能进行自我安慰一下,毕竟人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史话闲聊:“师夷长技”,林则徐属中国第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jn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