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上午,有一位14岁孩子的爸爸来找我咨询。
孩子出了一些问题,可是孩子自己不愿来,只能爸爸来找我咨询了。
在与孩子爸爸的交流过程中,他提到了儿子的一个特点。
“从小到大,我儿子从来不会撒谎,到现在如果他在房间里玩手机,我进去问他,他都会老老实实的承认,从来不骗我们。”
我没有与他在孩子不会撒谎是真的还是假的上进一步讨论,而是这样问他:“你认为一个14岁的孩子不会撒谎,是好事还是坏事?”
“撒谎难道还会是好事吗?”他诧异的问我。
“您想一想呢?”我启发他。
……
放下我与那位爸爸的交流,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撒谎这种行为吧。
要看一种行为是不是恰当,是不是合适,就有必要来看一下著名的勒温公式。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提出的行为公式是B=f(P·E),其中,B代表行为,P代表人,E代表环境。
我对勒温公式的理解有这样一个角度:看一种行为是不是恰当,就要看是什么人在什么环境下做出的。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我们都说杀人是不好的,不对的,可是如果作为一名战士,在战场上杀敌人,就是要立功的。
所以,我们不能用绝对的标准来评判一个行为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恰当还是不恰当。
再比如说撒谎,如果一个孩子整天撒谎与从来不会撒谎一样,都是不正常的。
撒谎本身是一种能力,关键看你什么时候来用。
如果你根本不会撒谎,那就是一种欠缺了。
这就让我想起了我教女儿骗我爱人的事情。
自女儿上小学以后,爱人为了女儿的健康,要求她每天上学的时候,必须把保温杯里的水喝完。
女儿每天回到家,爱人都检查一下水杯,如果水剩下了,女儿就会受到批评。
有一次是我接女儿放学,女儿的水没有喝完,她又实在喝不下去了,就央求我替她喝。
我拿过她的保温杯,拧开盖儿,倒在了旁边的花丛里。
女儿看到我这样做,瞪大了眼睛,诧异地看着我。
“原来还可以这样干?!”
从那以后,女儿再也没有因为没喝光水被妈妈批评了。
而女儿房间里的绿萝也很少需要我浇水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