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8-08

2018-08-08

作者: 君临龙殇 | 来源:发表于2018-08-08 14:21 被阅读0次

                                                                ·  《离太阳最近的的树》教案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阅读,能够在阅读中找出关键句、中心句。

                    2  、 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感情和对保护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阅读文章,勾画重点语句。

              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及精妙之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                系,增强环境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知道柳树的生命力非常强,适应环境的能力也非常强。今天我们就到西藏高原上去认识一种死而不亡的树,那就是红柳,

二、学生阅读课文,

  1、学生利用工具书并结合课下注释的内容来解决文章的生字、词。

  2、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红和形象的句子,体会红柳的形象特点,并体会句子的精妙之处。

归纳总结:

        1、红杨的形象:

它们有着铁一般绣红的技干,风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热和缺氧微笑。

本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不反写出红柳生长环境的恶劣,衬托出红柳生长的不易,而且写出了红柳那样从容不迫,怡然自得的神态。生动地表现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

2、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

(1)这是世界的第三级,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寥寂。

(2)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它的根象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到沙丘逶迤的边缘。

(3)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傲然不屈的英雄。

(4)它们如盘券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砂砾粘结的如同钢筋混凝土。

四、快速阅读文章,思考人们为什么要挖红柳?

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我说,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呢?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这个账吧!

五、司务长算的这笔账,在文中有何作用?

司务长只是从自身的需求出发去算这笔账,却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对生态的破坏,没有认识到和谐的环境才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前提。那些单独追求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的行为,最终都会得到大自然最残酷的惩罚。这几句对话通过司务长理直气壮的回答,反衬了人类挖掘红柳的可悲。人们亲手破坏了高原上唯一的绿色,破坏了高原上的生态平衡,还振振有词,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的可悲。

六、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题目“离太阳最近的树”的含义。总结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

明确:

题目的含义:海拔高,有气势,力量大,顽强,唯一,珍贵,无私的奉献。

写作特点:1.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平中见奇。

                  2、语言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七、小结: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更了解到红柳这个无私奉献的英雄。也更引起我们的深刻思考,我们与自然究竟应该怎样相处?

八、思考讨论:是什么导致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人与自然究竟应该怎样相处?

                                                                        《读书的艺术》教案、教学目标:

 熟读课文,了解作者对读书艺术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作者对读书作用的理解。

教学方法:设疑  求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对于读书,历来有不同的观点,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  ;朱光潜先生要求“咬文嚼字”,那么今天走近林语堂这位语文大师,聆听一下他对读书的基本观点。

二、简介作者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

三、学生阅读课文,处理生子、词;梳理文章结构;概括段意。

1、读书和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件雅事。

2、读书能带我们读者进入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

3、读书的目的: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

4、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唯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方法。

5、世间没有必读之书。

6、好书重读可以获得益处和新乐趣。

7、读书注重两方面,一是作者,一是读者。

8、我认为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的最重要的事情。

9、只有这种读书方法,只有这种发现自己所爱好的作家的读书方法,才有艺术可言。

10、视读书为责任和义务的见解是荒谬的事情。

11、读书的时间和地点的问题。

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

12、读书的真正艺术呢?简单的答案就是有那种心境的时候便拿起书来读。一个人读书必须出其自然,才能够彻底享受读书的乐趣。

13—15、李清照的读书乐趣。

文章内容总结:

文章从读书的益处、目的、书的选择、作家的选择、读书的时间和地点等方面,来阐述自己关于读书的观点。

1、读书是以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为目的。

2、风味和嗜好是读书的关键。

3、世间没有必读之书,

4、只有发现自己爱好的作家的读书方法,才有艺术可言。

5、有那种心情的时候便拿起书来读才是读书的真艺术。

四、思考讨论:

作者关于读书的观点,你是否认同,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读书的观点。

五、布置作业

搜集名人对读书的观点,结合自己读书的习惯,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

相关文章

  • 【随笔】2018-08-08据说,今天适合分手

    今日,2018-08-08; 据说,今天适合分手; 可是, 还没有恋爱; 怎么分手?

  • 感恩日记

    感恩日记 双小宝 2018-08-08 00:03 · 字数 870 · 阅读 0 · 日记本 2018.8.7 ...

  • 夏天

    竹山不爱吃山竹 2018-08-08 19:57 · 字数 2112 · 阅读 0 · 日记本 每年的夏天爸...

  • Android自动化测试

    记录 2018-08-08 该东西只是记录,方便你我他 UiDevice 此类介绍: 打开某个APP 工具介绍 u...

  • PRESS.one,你会用了吗

    [PRESSone拓荒者] 2018-08-08 以下为原作者正文。 PRESS.one的大名很多人都知道,...

  • 手把手教你使用PRESS.one

    [PRESSone拓荒者] 2018-08-08 编者按:不到半年时间,Press.one已经两次重大升级,...

  • 艺像标画画

    周三晚上6:45 周日晚上5:30 2018-08-08晚上6:45。画了一个小雨伞。 西瓜,树叶。

  • 《致良知——责善》

    时间:2018-08-08 君子理应规劝别人向善,这就是“责善”。责善的重点在于“忠告而善道之”,尽心劝诫...

  • 2018-08-08

    2018-08-08 事件:今天听群里分享,觉察自己有份自责。 感受:内疚,自责。 想法:我应该勇敢的去做,去担当...

  • sftp远程与本地文件传输

    writed at 2018-08-08 1.名词解释 ①SSH:是一个安全外壳协议, SSH理解:传统的网络服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8-0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lt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