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是英国著名小说家J.K.罗琳的代表作。我虽然看过《哈利·波特》1~7部的电影,但是原著并没有看很多。现在时间越来越紧促,我已经一个星期没有阅读了,一想到妈妈那句话:“一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我就羞愧难当。记得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暑假重映那段时间,我的朋友圈里突然就多了一大堆魔法师:“格兰芬多女孩报道!斯莱特林女孩报道!拉文克劳女孩报道!赫奇帕奇女孩报道!”我翻了好几分钟,发现通讯录里有许多头像都变成了与哈利波特相关的同人图,数一数,一共有五十多个。看来通讯录里真的是藏龙卧虎,哈迷和魔法师们都要大显神通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魔法已经向我奔过来了:“阿瓦达肯大瓜!(阿瓦达索命)”“呼神护卫!”“除你武器!”……
其实一开始,我并不对《哈利·波特》特别感兴趣,可是发现这本书被很多人大力推荐后,也就开始看起根据这七本书改编的八部电影来(第七部分为了两个部分)。不得不说,我看《哈利·波特》真的是越看越有劲,越看越上头。既然电影的剧本都这么引人入胜,那原著岂不是更加精彩?我到了淘宝上一搜,发现这一套书居然要卖几百块,这套书籍的价值果然很高。等以后有钱了,一定去买来看看。
不知不觉的,我也成了哈迷——一个魔法师。很多次我都对霍格沃兹学校充满了向往,不仅十一岁才去上学,而且能学习各种魔法,饲养各种魔法宠物,还可以和其他的人一起打魁地奇,考试什么的肯定也不难。要是霍格沃兹真的存在就好了,真希望有一天我家的房顶上能停留一只猫头鹰,从烟囱里扔下来一封霍格沃兹的录取通知书,随后登上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乘坐火车前往学校,到魔杖店买属于自己的魔杖……想想都觉得开心。为了满足我们这些哈迷的愿望,官方还专门开了一部手游。可惜时间紧迫,我没有时间去体验一下霍格沃兹的生活。如果可以的话,我真愿意做霍格沃兹的学生,每天开开心心的学习魔法。
只是我有些奇怪,为什么哈迷们都会这样介绍自己的学院、守护神和魔杖。霍格沃兹根本就不存在,他们怎么知道自己是哪个学院的?又适合什么类型的魔杖和守护神?一个老哈迷给了我准确的答案:“有官网测试的,你可以去搜一搜,如果这个方法不行的话,你可以去B站上搜索关键词‘哈利波特分院测试’、‘哈利波特魔杖测试’和‘哈利波特守护神测试’,UP主们的互动视频都是按照官网上面的题目来给你们做测试的。”B站?这个我自然很熟悉,于是我立马选择了第二种方案,按照这位哈迷的方法一一搜索了互动测试。
结果出来了——这个结果挺让我意外的:斯莱特林学院一年级,守护神牝鹿,魔杖白桦木13.5英尺长,蛇的神经。我左看看右看看,怎么看都觉得这个结果和一个人特别像。经过一番搜查,原来是斯内普教授,他是斯莱特林学院的院长,后来成了霍格沃兹最年轻的校长。守护神也是牝鹿,魔杖同样是13.5英尺长,杖芯也是蛇的神经。
为什么我们两个人如此相像?我一开始对西弗勒斯·斯内普并没有太大的关注,只觉得他的好坏与真假就像被层层迷雾包裹着一样,令人傻傻分不清。可是等到我再次把关于斯内普的全部段落读了一遍之后,我对这位教授的看法就大大转变,以前热衷于狮院(格兰芬多)的我开始爱上了蛇院(斯莱特林),斯莱特林的作风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我也不清楚我是不是这样的,我总是感觉,自己的性格很是复杂,四大学院的作风都挺适合我的,难道我是四学院的潜质?
从头到尾,我都觉得斯内普非常神秘,他效忠于伏地魔,却又在霍格沃兹尽心尽力的帮助哈利——这难道是一个碟中谍?他居然还应邓布利多的要求杀死了他,发明了“神风无影”等咒语……斯内普的人生在我看来极为复杂。
于是我从斯内普的童年开始探究:斯内普童年的时候爱上了莉莉,希望莉莉和她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可是因为斯内普热衷于黑魔法,莉莉便与他决裂。最后,斯内普分到了斯莱特林,而莉莉分到了格兰芬多。这在斯内普心里留下了很大的创伤。青年时期,他处处被詹姆·波特(哈利·波特的父亲)欺负……之后斯内普就开始讨厌格兰芬多的任何学生,在莉莉被伏地魔杀死后,斯内普幡然觉悟,并开始暗中保护着莉莉的儿子——哈利·波特,尽管哈利是格兰芬多的学生,而且铁三角对斯内普没有好感,斯内普依然以对莉莉的爱为理由帮助着哈利勇闯刀山火海,不图回报,无怨无悔。
在第七部里,斯内普真的使我泪目。他一个人站在霍格沃兹的窗口,那孤独的背影,隐隐约约的,我产生了一种凄凉感。还记得斯内普那句“Always”,不仅代表着他对莉莉最忠诚的爱,还代表着他那为保护哈利而至死不渝的决心,代表着他燃烧着的生命的永恒。西弗勒斯·斯内普的演员艾伦于2016年1月14日去世,但是他的生命也想斯内普一样,仿佛一根燃烧不尽的蜡烛。
斯内普教授表面看上去异常的冷漠,但是内心拥有自己的春天。
斯内普教授表面看上去异常的凶狠,但是内心拥有自己的温柔。
文/如一如清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