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代小镇做题家那些事儿

古代小镇做题家那些事儿

作者: 猴得住 | 来源:发表于2022-08-17 15:32 被阅读0次

八月,蝉鸣,风静,却又是一年中,高考考生最为忐忑的季节。

或有快递送来,或无短信打扰,几家欢乐几家愁是八月总会上演的桥段。

多少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就是金榜题名。多少小镇做题家们苦盼地就是那封录取通知书。

高考做为国人心目中最公平神圣的考试,自从隋朝开辟科举制度,考试做官作为底层寒门学子”鲤鱼跃龙门“的唯一通道,承载了太多人的期望……

1

自隋炀帝改革选官方法始,至二十世纪头几年,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历史,如此长久地影响着历朝历代的知识分子。

若你读过《儒林外史》一定会记得“范进中举”,可见科举之艰难,可见文人对科举之重视。

缘何这科举就悠悠荡荡地存在了一千三百年之久?又缘何就一定由这科举才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古代的小镇做题家们,又是要经历怎样的“厮杀”才能功成名就?

寒来暑往多少个春秋,文人士子,监考官员,你来我往,又有多少辛秘往事?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时候,他的内心究竟想的是什么?

我们被太多的历史后宫争斗,穿越爽文影响着。而这些对历史的严重篡改对广大受众会构成一种误导,会将他们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理解引入歧途,一味沉溺在逃避现实的空虚里。当大量似是而非的“历史”故事铺天盖地而来,当太多视频消耗着我们的精神时,我们的确需要维护历史的严肃性!《隋唐科场风云》正是这样一部还原了科举历史的书籍。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科举一直是选拔官员的标杆尺度。

举凡历朝历代的贤人,奸相,忠臣,佞党几乎都由科考而出。足见科举这一制度,是诸多文人晋升的唯一道路。而科举到底是什么?

《隋唐科场风云》中,作者王士祥用详尽的史料和丰沛的细节为我们一一道来科举,这一具有深远影响的堪称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的制度的由来。

2

自隋炀帝改革科举至唐全面发展,几百年烟雨里的几百种读物,书里书外的千字短文,渐渐形成了这本书上的文字和佐证。

选择这样的一段时间来解读科举,正如后记中王老师自己所说,其中有许多富有趣味性和智慧性的故事,想必大家会喜欢。

于是,书中,我们看到了想当小镇做题家都当不上的李白;四处拜访求引荐的王维;陈子昂摔琴,白居易行卷……

这些趣事,秘辛,引领着读者渐渐走进自唐一朝那些熠熠生辉的天才过往之中。

而唐代进士科所取的人数,前后期有所不同,但大致在三十人左右。据唐宋人的统计,录取的名额约占考试人数的百分之二三。明经科较多,约一百人到二百人之间。进士、明经加起来,也不过占考试者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可以想见,风尘仆仆奔波于长安道上的,绝大部分是落第者。

我们又看到了小镇做题家之难,之痛。

3

《隋唐科场风云》不仅有着读者喜闻乐见的八卦,趣事。更是严肃的,审慎的。

王老师从科举入手,探讨了诗歌和科举的关系,科举与文学的关系,从更广阔的背景来认识了唐代的文学。也看到了唐代幕府,翰林院中知识分子的生活。

唐朝人对科举的疯狂从书中可见一斑。而批评之声,清醒之声也一直未断。

于读者而言,透过隋唐那些科举背后的历史,重新和继续思想,才会生出烛照现实的思想之光。

《隋唐科场风云》勾连起一个时代的文化和社会氛围,让我们见到科举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特殊痕迹。

巴尔扎克曾说:“我也许能够写出一部史学家们忘记写的历史,即风俗史。”

《人间喜剧》就是这样一部内容丰赡的巨著,说它是巨著,主要是这位艺术大师写出了那个特定时期的整体形象,这整体形象包含了这个社会的思想史、情感史、风尚习俗,而这些又是通过生动形象的各种人物来体现的。

同样,通过《隋唐科场风云》的折光也反应了隋唐时期的状况。而且反映得是如此的完整和深刻。这也从不同的侧面昭示着我们,文化本就是一个整体,想把握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历史活动,需要从文学、历史、哲学等等的著作中,做广泛而细心的考察,把那些曾经的生活特色的材料集中起来,链接成立体交叉的研究,让读者看到的无论是一个人、一群人,或是一个社会,都站起来,活起来。使我们仿佛走进了那个时代,迎面所接触的是那个社会所特有的色彩和音响。

相关文章

  • 古代小镇做题家那些事儿

    八月,蝉鸣,风静,却又是一年中,高考考生最为忐忑的季节。 或有快递送来,或无短信打扰,几家欢乐几家愁是八月总会上演...

  • 小镇做题家,惹你了!

    当个小镇做题家,有问题吗? 有什么不好吗? 最近“小镇做题家”很热,很受嘲讽! “小镇做题家”没有准确定义,泛指出...

  • 小镇做题家

    以前在豆瓣上看到这个小组,并且在里面逛了不少帖子,虽然有所感触,但是终究还是纸上看到的。 但是最近越来越感觉到了。...

  • 小镇做题家

    昨天跟孩子聊天,他突然说到:小镇做题家。我问什么意思?网络词汇太多了,孩子想了想说:就是做题很厉害,家不在北京的意...

  • 小镇做题家

    近期很想写一篇关于“尊重”的文章,一直在想要如何下笔,寄托于哪种社会现象才能表达内心所想。直到高考结束后的这两周,...

  • 小镇做题家

    其实我们小时候直至高中所接受的信息来源都是来自于我们的父母和老师,这意味着我们的信息渠道将会是非常闭塞的而狭窄的,...

  • 小镇做题家

    今天看到一个词,小镇做题家,指的是出身平民,靠自己努力考入名校的人。但这其实只是打了个初级boss,相对于混社会,...

  • 小镇做题家

    这两天网上讨论着“小镇做题家”这个词。我了解到前因后,感觉有被冒犯到~也不敢相信这样的论调是从一个权威的账号发出来...

  • 小镇做题家

    忽然发现了一个新名词-小镇做题家。而且,这个名词似乎暗含某种嘲讽。 每个人都只能靠自己自身或原生的能力(包括能力带...

  • 小镇做题家

    最近明星考编的新闻冲上热搜,小镇做题家又拿出来被嘲讽。 对于我们这些从小历经中考、高考、专升本、考研等等一轮轮考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代小镇做题家那些事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mj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