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极速流逝的2018年,真的就悄无声息地过去了,我辗转浮沉的34岁的人生也就轻轻翻过,以至于在元旦过后的好多天里,我都不知道如何落笔总结我已逝的2018,那么究竟如何定调我的2018呢?那么究竟如何反思我的2018呢?
就从我今天看完的电视剧《冬至》和前天听完的《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引出话题。通过对我多年经历的总结,我曾得出过一个结论:因人成事,我们人生的机遇浮沉,往往是从认识了某几个人开始的,而且往往带有某种偶然性,虽然这种偶然性在长长的人生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但这些人对人生走向的影响的权重很大,大到足以改变你一生的命运。就像《冬至》中陈一平认识薛非,如果不是薛非留下的光盘,也陈一平也不至于落到家破人亡的下场等等。有太多太多故事足以证明我的结论:
所谓人生,就是你遇见了什么样的“人”,就遇到了什么样“生”活。人生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能不能控制和管理“遇到什么样的人”呢?我思考的结果,可以借用罗振宇在跨年演讲里的观点“小趋势”,其实他绕来绕去,也就想说明:影响一个事情走势的是有许多个“小趋势”组成的,而且这些小趋势的排列组合是不可逆的,就像冥冥之中安排但无迹可寻,我们把这些统统称为“运气”,经管很多成功的人不愿意承认,并编造出一大堆可供大众慰藉和意淫的理论,但是真相就是:
真正决定事情性质的往往就是运气,就是那1%的运气。
文章写到这里,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我们人生的走向取决于认识了什么样的人,而认识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运气。
那么问题又来了,怎么样能提升我们的运气,以我目前的见识来看是:吸引力法则决定了运气,也就是你心里想什么便来什么,说得通俗点就是信仰,就连《圣经》里也讲:信念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未见之事的确据。
你看,讨论到最后,我们凡人思考到极致的问题和伟大的爱因斯坦思考到极致的问题都是殊途同归,所有的哲学问题到最后都是神学问题,难道不是吗?你为什么恰好在哪个时间点,恰好在哪个地方,恰好在哪个机缘巧合下,认识了某个重要的、甚至是改变你一生的人,你现在回头想是不是很“巧”呢,早一点晚一点都不行,当时如果一念之差说不定就是另一个天地,那么这个“巧”到底是谁安排的呢?或许是许许多多个“小趋势”,我把它统称为“吸引”来的:
你的生活都是你吸引来的,你有什么样的念想,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和事。你的生活是你吸引来的
难道不是么,我们学习,我们读书,我们修炼,不都是在修炼心吗,不都是通过一切法门来提高自己的“吸引力”吗?我们儒家讲的“修身齐家平天下”,不就是这个理吗?
那么,我们到底能不能通过各种法门,以修炼自己心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吸引力呢?
这个问题就像“小趋势”一样太复杂了,但我个人的结论是:在信息社会以前,我们身体以外的世界相对来说运转的慢,更多时候符合“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也就是说人的“本质”起关键作用,即“修身齐家平天下”的这个“吸引力”的心再起关键作用。
但是信息社会来临以后就不一样了,高速流转的信息根本不等你“心”修炼成功,就已经把你异化了。就是说“修身”“齐家”和“天下”,这三件事情没有先后,相互交织且密不可分,成了一个“塑造”和“反被塑造”的过程。注意在这个塑造的过程中前文所说的“偶然性的机会”起到关键性作用,也就是哲学里说的“外因”,我的结论就是:在信息社会,什么样的信息决定了什么样性质。
所以我们看完《冬至》以后就很困惑,陈一平这个人的悲剧,究竟是性格悲剧还是命运悲剧。我想应该是两者合一,悲剧性格恰好偶然“运气”事件下造成命运悲剧。
文章写到这里,所有的论点都可以落脚了,我认为:
命运就是个随机事件,在过程中随机遇到的人和事,都可以影响其走势。其影响程度取决于“心”和“信”相互转化。心有信念,信有吸引,秉承一个强烈的积极向上的信念,持续性不间断地去吸引,便是改运之道。
命运就是多变心情在复杂信息催化下的产物贰
说的再文艺一点,命运就是多变的心情在复杂信息催化下的产物。为什么说“多变的心情”,大部分人真的修炼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也就是说不具备坚定的信念,容易随波逐流。再加上社会变革的信息化,人是很容易被信息社会化的,人是被社会的信息流推着走,就以我个人2018年的经历举例佐证吧!
呵呵,文章写到这里才开始涉及主题,是不是饶的有点远呢,远就远吧,反正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我还是那句话:因人成事,是我们一生的主题。2017年我是因为WZ去了西安,也是因为这个人而亏的血本无归;2018年因为ZG又开始走向人生和事业的高峰。虽然在写文章的此刻,和这两个人很少联系,或许他们都不知道是如此深远地影响了我的人生,就像我此前说过的:这些人事在你的人生里所占的比重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这些人事对你影响的权重大到足以决定你人生的走向。
2018年的人生因为三个人而分成三段,以这三个人为基点开始总结我过去的这一年。
ZG这个给了我重返深圳的机会,至此我展开2018的非常漂亮的逆袭,直至到七月份,那么这七个月又有哪些可圈可点的记录呢?
再多细小的成功,也赶不上一个关键性的失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