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2941/cbddae2c11563eb8.png)
正当秦军准备缓一缓口气时,更大更猛烈的冲击开始了。赵括身先士卒,率先冲锋,带领赵军开始了最后的垂死挣扎。
人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求生意志爆发出来的力量是可怕的,它似乎无往不利、无坚不摧。赵军排山倒海般地压向秦军的阵地,双方再度绞在一起。双方冒着如雨的箭矢;踏着如山的尸体,顶着漫天的血雨,向前、向前……。此时每个人被激发的不是胜利的渴望,而是求生的本能,只有足够顽强的人,才有可能逃出生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2941/8ea2ed821c17be1a.jpeg)
这是春秋战国史上最惨烈的战斗,双方谁都没有后退或放弃的迹象。这是世间两支战斗力最强、最彪悍、最坚韧的两支军队的终极搏杀,惨烈之像足以惊天地、泣鬼神。长平, 真正成了生命的绞肉机,双方都有数十万的士卒倒在了血泊中。
白起彻底惊呆了,这应该是他见过的最强悍的军队和最顽强的战斗。他从未见过秦军有过如此惨重的伤亡,如此被动艰难。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2941/a521181be545ecc7.jpg)
但攻击逐渐减弱,因为赵军主帅赵括中箭身亡的消息在阵地上传播蔓延。赵军群龙无首,且断粮多日已成饿殍,羸弱的身体已熬到极限。主帅已死,希望破灭,他们的精神意志瞬间崩溃,无心再战……。
《资治通鉴》载:赵括自出锐卒搏战,秦人射杀之,卒四十万人皆降。
而秦军在封锁赵军的此次突围中也伤亡惨重,史无前例。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2941/06154adb9b244ae6.jpeg)
《史记.白起传》中有一段白起和秦王的对话:“今秦虽破长平,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秦攻赵开始六十万大军,前期的战争中有所折损,但主要的伤亡就是这次赵军的拼死突围中产生的,伤亡人数应该在二十万左右。
白起作为秦军的主帅,亲眼见证了如此惨烈的场面,他的内心一定被深深震撼了,赵人的勇猛与强悍,坚韧与无畏,深深地镌刻在他的脑子里,一生都会挥之不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2941/da3b1b318a9f9f56.jpeg)
如果赵人不是断粮四十余天,如果不是因为他们被重重包围,如果不是主帅战死……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他面前这些放下了戈矛,眼神疲惫的降卒,在他眼里依然是那支顽强不屈,足以摧毁一切都军队。他不能再放虎归山,让他们重新披甲持戈在下一个战场上相遇,那将会是秦军的又一个噩梦。他必须利用现在的机会将他们毁灭,以绝后患。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2941/5bfe824429e0451d.jpeg)
于是他在给秦昭襄王的上书中陈述了自己的意见:“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其实他更想说的是赵人的战斗力太强大了,他们的意志力太顽强了。如果不利用这次机会将他们彻底消灭,秦的一统天下,就只是一个梦。
赵军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战斗力骤然飙升,败林胡、扫东胡、灭中山,扫荡以武立国的游牧民族,成为战国七雄中的佼佼者,也被认为是秦军最强劲的对手。此次长平突围,在诸多不利的条件下,给秦军以致命的打击,真正展示了他们彪悍顽强的战斗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2941/74dfa3ed6647589d.png)
这是他们最出彩的表演,但也是他们最后的表演。因为他们已彻底震撼了秦军,白起也被打怕了,他不会让这支军队继续存在,这支铁血劲旅,将从这世上永远消失。
一个巨大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
为了不激起赵人的反抗,白起假意安抚他们:赵人中身强力壮的,秦国会留下;年老体弱、伤残幼小的会放归赵国。又赐他们酒和肉,让他们放松警惕,去除戒备。
白起密令秦军以白布裹头,凡头上无白布者,即是赵人,悉杀之。于是一场疯狂暴虐的屠杀在长平悄然展开,一夜之间,多达四十多万的赵人在手无寸铁,毫无防备间被杀死坑埋。只留下240名尚未成年的少年,惊恐万状的奔回赵国报信。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2941/0f1821361a17e634.jpg)
白起“屠夫”的骂名因此留下,他不惜当世之责,身后之名,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毁灭赵军,以绝后患。如果单从军事角度考虑,自有它的道理,但如此残忍暴虐之举,绝对有悖天理,有违人性。没有仁义之心的军队和政权可能会一时得利,但绝对不会长久。白起不久后被赐死和秦国的速亡无不昭示着这个道理。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2941/f6027665cc38334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