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别人的课,容易,听出点什么,学到点什么也不容易。
从十月的第二周起,学校教导处安排了大家自由推门听课,并拍照上传校务群,备案填写评价表,以累计积分。于是乎,我盲目跟风也好,学习成长也罢,相互照顾情面也行,我也加入了听课的行列,前前后后,不同的年级也听了有几节课。
最先听的是师傅黄老师的一节议论文三要素的课,整节课黄老师奔着实用的角度,思路清晰,学与练结合,从理论到运用,从课本到生活自然过渡,娓娓道来,朴素而不乏幽默。我知道深厚的功力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而是背后积攒了无数的辛勤的付出。
听路老师的那一节公开课,纯粹的生本课堂,教师收放自如,学生积极活跃,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显而易见的课堂效果,让人啧啧称赞。
后来又听了华老师的九年级的课,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稳,老师能在课堂中耐着性子放慢节拍,等着学生去读去悟,去有所感,有所收获,这也是非常难得的。
听九年级普通班苏老师的课,漂亮的苏老师教态优雅自然,整节课没有学生积极的个性参与,但却在老师和学生的一问一答中,让我们明显的感觉到师启生答的和谐与自然,一个个问题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同学们都自然的找到了答案,整节课既有知识积累,也有技法学习,得到了比较明显的语文效果。
听七年级孙老师的课,觉得这不像是一个新老师的课,无论从课件还是板书看,都显得老师特别有心,课堂细腻生动,充满着温情。同样是听七年级刘老师的课,一个美丽的小姑娘,以加减分激活课堂,课堂上只听见小姑娘思维特别活跃,上一句话我们还没有反应过来,下一句话便又如蹦珠子般流畅的从她口中出来了,语速自然也非常快,快捷的语速来自于灵活的高速运转的思维,让人惊叹,而在他的语言带动下,同学们的思维也非常的快,整节课学生气氛热烈,情绪饱满,积极参与,从字形字音字义到句段篇,听说读写,复习思路清晰,课堂节奏感强,紧凑高效,根本不给学生留开小差说闲话的机会……
听了本校老师的这些课,每一课都带给我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收获,引发了我不同的思考,让我看到他们的优点,以思考自己今后授课的方向,还没有细细咀嚼,甚至可以说还没有在课上想明白呢,又参加了区域联动教研。我们语文组培优班的老师一起在教研组长的带动下来到南阳市伏牛路三中校区,听了三中一位优秀语文教师上的七年级的阅读习作融合课:花开有声静静品——秋天的怀念复习课。其实看到这个非常富有诗意的课题的时候,我的心就充满期待,心想这肯定是一位资深教师,必定是很美妙的课堂。然而课堂上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表现,虽然也彰显老师高度的课堂定位,学生的优良素质,但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并不那么令人满意。感受最深的是在人物语言细节指导朗读的时候,一位男生站起来,本来读的已经非常有感情了,可以说已经深深的触动了我们在场的老师,评课的人也是这样说的。但老师并没有让他读完一段停下来,加以评价并让其他同学试读,而是让他一口气把文段读完,也没有给予很有针对性的鼓励性评价,只是说这位男生读的不错但还缺少点什么,谁再来试一试。这样的话音一落,我们都在想,究竟缺少点什么呢?并不是他读的这三段话都感情不到位,只是有一段用史铁生当时对待母亲的态度,那种急躁那种恼怒,他在语言和表情当中没有表现到位,可是老师并未说明,然后又启发下面的学生,谁再来试一试呢,那究竟缺了点什么?听课的老师都觉得模糊,那学生相信更难悟出,举手的学生自然就非常少,这是第一个地方。第二个地方就在于写作展示交流环节,学生根据本节课的语言品味学习,修改完头天晚上的习作之后,老师挑一名第一排举手男生起来让他展读,当学生读完了自己月考之后回家和母亲的一段对话,老师听了问道:你妈妈是做什么职业的?这样的问话大概反复了两三次,继而我们又听到老师说“哦,是位农民,我们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人物语言,要与人物身份相符合”,听到这里我们暂且不去点评这位老师,我觉得这位学生在当众说出了自己母亲的身份时,他的内心一定充满了深深的自卑和难过,不知道这样的问话,这样的师生对话是否会影响他以后的语文学习,影响他以后语文学习的热情,语文学习的课堂表现。这里再次显示了老师课堂评价语言的重要性,一句好的课堂评价不仅是对前一位同学的课堂回答的评价总结,也会对后面同学有效回答的引领。而这两个地方,显然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是不够恰当的,是不具备引导性,鼓励性的,让前面参与的同学得不到自信的鼓励,让后面的同学不知道如何更有效的去参与课堂与老师互动,课后却被强硬的冠以学生状态不好,总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后面正需要教研员给我们深入浅出,全面细致的分析的时候,却因时间不允许而匆匆作结,教研员提醒我们课堂是慢的艺术不能单纯快速处理完环节,应该注重一课一得,让学生在上课中有所收获。
回来的路上我就在想,如果这一课让我去上,我该怎么上?我又能如何灵活自如的带学生从文本外走进去再走出来。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听别人的课想象并反观自己的课,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我觉得自己欠缺的太多,以后课余的时间我还需要好好研究教材,如何基于学生的自身接受情况,个人的课堂驾驭能力,去用教材教知识,且不能掉以轻心,力争我也可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出属于我的哪怕一点点成就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