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息桥上有两扇窗户,犯人每每压送至此,望着窗口外的蓝天白云,都会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后悔当初犯下的罪行,这便是它名字的由来。
它甚至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只要在叹息桥下吻过的恋人,爱情都会天长地久。
我不懂威尼斯的如梦如幻,不懂它如诗如画般独有的魅力,不懂诗人们为何对它赞许有佳,甚至流连忘返。
这一切都源于我没有去过威尼斯,我甚至在未看到那些文字以前,根本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里还有一座桥叫叹息桥。
然而就在不知某天的一个黄昏后,我静静的坐在书桌前,映着夕阳的徐辉,徜徉在您的文字间,我甚至有些明白,为何诗人们总称它为“上帝掉下的一滴蓝色的眼泪。”
而后,我上百度去搜索关于威尼斯的内容,我渐渐的开始迷恋这座意大利的水城,一点点的沉醉在它风情万种的景色里。
那湛蓝的大海,那嬉戏的海鸥,那雄伟的建筑,那里的啤酒,咖啡,还有红酒,无一不是浪漫的。
我多想有一天,可以携手我爱的人,一同前往这令人如痴如醉的地方,感受着它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它浓厚的风土人情。
我知道,这一切荡在心头的思绪,都来自您笔下的文字,它是一种舒适的美,它没有过多的插入式简介,也没有那些背课式的枯燥,有的只是一种源于内心最直观的感受,这便是我喜欢的文字。
而您文字的力量又岂止于这篇《威尼斯风情》里的那般优美惬意?
我继续不断的翻看着您曾经写下的文章,我承认自己是一个泪点很低的人,而您的文字也总会在某一刻深深的触动我。那些曾经的过往也总会翩然而至,没出息的我,还是眼眶微微的犯了红。
每天,或俯首看着熟睡中的女儿,或抱着女儿在楼上轻摇走动,或用手刨刨女儿的小脸,我心中都有一种感动:这个幼小的生命,好似上天赐给我的礼物,她,我和她妈,紧紧连结,组成了一个最好,最暖的名字——家。
这是您在简书里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初为人父》中的一段,我摘录了下来。
或许这并不是您最满意的文章,但在我看来,它却是最好的一篇,因为我从中看到了初为人父的喜悦,看到您对女儿那温暖的怀抱和强有力的臂膀,看到了一个男人对家庭的责任感。
那一刻,我除了深深的触动外,更多的是羡慕不已,我在心里一遍遍的问自己,我的父亲又在哪里呢?
岁月蹉跎,已然有了老去的痕迹,我虽出落大方,但多少心酸的往事,依旧回荡在那窗外路灯下的夜里,我的父亲,不远不近,却像承载着孤独里的一道光,亦明亦暗,像年轮里抹也抹不去的一缕伤。
我还是没忍住的一遍遍的回想,却终难让自己停下来。我接着翻看您的文章,我试图能从您的笔下,再找到一份久违的快乐,我想忘记往事,我想让一切随风。
于是我看到了那篇《成都人的幽默》,我承认,那一刻我笑得前俯后仰,我忘记了上一秒还无法挥去的忧愁。
我把看到的内容分享给了身边的家人,他们亦同我一样快乐。因为您文字的诙谐与幽默,可以感染每一位读者,都说一万个读者一万个哈姆雷特,而此时,我只想说,一万个读者,却终是同一个你,也许这就是您文字的感染力吧,我们仿若感同身受,我们甚至觉得身临其境。
我的文笔平平,知识匮乏,写不出让人拍案叫绝的好文,我的文字贫瘠,真的不能做到妙笔生花。我总怕自己会写不好,所以,我唯愿能成为一个很好的记录者,来真实的写下这些关于您的点点滴滴,一个我感受到的您。
在您写的这96篇文章中,我看过的已有三分之一,我还会每天陆续的去学习3-5篇,太多了我怕自己不能很好的掌握与消化,所以细水长流慢慢来,毕竟写作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所以我想静下心来,一点点的打磨自己。
很多人看到这里,肯定会想,说了这么多,为何不提您的名字。在这里,我只想说我视若老师的人叫奇宁 - 简书。
我不知道这是否是您真实的名字,我也不知道您的年纪,看照片应该是一位中年人,这样的评价虽然听起来有些太过含糊,但是就我了解而言,却是很中肯的。因为我们唯有的几次交流都是关于文字,而您在写作上却是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与启发。
您是我第一个在简书上觉得写文可以如此自如的人,您的文章不拘泥于一种文体形式,有诗歌,有小说,还有散文,您的文峰也比较多变,有幽默诙谐,有犀利讽刺,有优美雅致,总之,喜欢您文字的理由,纵然能说出很多来。
在我读了您多篇文章后,我还是鼓足了勇气,私信去请教您,望您能从我的文章中,给我一些写文的方法和意见。因为我总觉得,自己因为太熟悉自己的文字,有时真的很难看出问题来,除了一些基本的用词,以及语句的连贯性,而大方向却无法自省,有时真的需要前辈来指引。
很快,我收到了您的三次简信回复,内容如下:
1:切记写文章有则长,无则短。
2:注意文章详略得当,详,详细 ; 略,可不写或少写。
3: 立意:即这篇文你想表达什么?通过表达,读者会受到怎样的启迪?然后,所有技巧、描写、情感都为立意服务,如是,就好。切忌文章重复噜嗦。
我经常回看您告诉我的,其实每一字,每一句,我都已谨记于心。我也按您说的,开始一篇篇的看自己曾经写过的文章,却是发现了诸多存在的问题,便开启了修改的工作。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前天写的那篇《大疫情小故事》我反复回看了不止三遍,每一遍都在用词与文章结构上做出了调整,从原本的3400字到现在的2800字,文章确实脉络清晰,字句精炼了不少,读起来也顺畅了许多,也在改文的过程中,如醍醐灌顶般对您给我的建议有了更深的理解,除了道一声感谢,不知还能说些什么。
关于此次修正文章,也确实有了一些自己小小的感悟:写文的确需要推敲,辞藻同样需要琢磨,第一遍成文后,只是初稿,需要不断的打磨,首写便可成文的人毕竟都在少数,反复琢磨,勤能补拙还是有道理的。
虽然我还是一个守着自己方寸之地默默耕耘的码字小白,但我依旧初心不变,继续向阳,一路砥砺前行,只是这一路,我很感谢遇到您。
我深知不能总去打扰您,但您给我的建议很是受用,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漫漫人生路,有写作相伴,我已知足。也望终有一日,我手上的这支笔,可以写尽生活百态,可以陪我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
也望有一日,我可以实现我的愿望,同时也能写出威尼斯的美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