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早起型”的人,我的早起,是有渊源的。
早起父亲和母亲养育我们五个女儿,非常不容易。在农村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的环境下,我家劳动力的缺乏和家中男性气场的薄弱,没有使父亲怨天尤人,颓废叹气,反而激发了父亲的斗志,他非常争气,既坚强又勤快,对我们的影响很大。
从我记事能干些活开始,大约10岁的样子,每天早晨天微微亮,父亲就起床了。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院里刷牙,刷牙时必发出一声咳嗽声,声音在寂静的早晨极其响亮,相当于现在的闹钟一般。在西屋睡觉的我们姐四个(五丫头尚小,跟着父母睡)会从睡梦中一下子清醒,随着父亲的一声“起床了”,一骨碌地从床上爬起来,简单洗脸梳头,跟着父亲去地里干活。
那时的活计,记忆最深刻的就是秋冬季节去树林里扫树叶。我们姐四个分成两组,抬着大框去到父亲找好的地点。开始时,大家一起将树林里的落叶杂草扫成一堆一堆的,然后装进大框里,分组抬框,运送到家里。一部分闷到猪圈里,洒上水;余下的堆到一侧备着。猪圈里的树叶杂草经过几周发酵,形成肥料。父亲和大姐二姐轮流跳到猪圈,把肥料翻出来,叠累成梯形,由生产队专人量出立方(那时还没有包产到户),换算成工分,记到生产队的工分本上,将肥料交给生产队,以此分给家里粮食。想当年我们家靠这些挣了不少工分,成为我们家主要的生活来源之一。
还有,早晨起来担茅坑。农村那时都是旱厕所,没有水冲的条件,垒个露天小房,挖个坑,放上两块砖儿当垫脚石,不分男女,这就是厕所。过一段时间,从茅坑中把粪便淘出来,担到自家的小块儿菜地里,气味虽然奇臭无比,但那可是最好的肥料呢。用上它,菜长的旺盛。想当年我们家的菜园,父亲侍弄得最整齐,菜长的也最水灵。父亲的争心争气表现在各个方面。
勤劳还有,就是割猪草,家里喂了两头猪,早晨起床后,背着小筐,去地里挑拣猪最爱吃的菜割回来,喂猪吃饭,加上剩饭剩菜,一直养到一定斤称份量,卖出去挣些零花钱。
家里除了父亲,没有男劳动力,父亲把日子过的有滋有味。从我记事起,我们没有挨过冻,没有受过饿;虽然吃饭不能全是白面,掺杂着窝头和红薯等粗粮,但搭配上父亲种的绿油油的大葱和青菜吃,也是“你争我抢”,吃得有津津有味,同时,在穿戴上,母亲是有文化的人,又爱面子,我们一直都穿的很得体,在我们那儿十里八乡也是小有知名度的“五朵金花”。
这样的早起生活一直延续到我去附近村姑姑家上初中,每天在父亲的咳嗽声中起床,慢慢地变成了习惯。在姑姑家上初中、后来到县城上高中、到保定完成中专学业以及到后来就业工作、结婚成家,虽然早晨听不到父亲的咳嗽声了,但脑海中一直有父亲咳嗽的声音在回响,自此,早晨没有睡过懒觉,从不赖床,这真是得益于父亲当年的勤快、他的带动和影响。
现在的早起已然成为习惯,每天不管睡的早晚,大多都是五点多一点就会醒来,醒醒起床气,看会儿书、写一小会儿文字,春夏季5点半、冬秋季5点40起床,洗漱喝水,6点出去跳舞锻炼。
锻炼我经常很有感慨地说,早晨的时间是自己可以把控的,人人可以早点起床,有一大块儿时间能够自己支配,并且早起时头脑最清醒。我一般写东西列提纲,日更写文拉思路或更改,会在早晨完成,效率非常高。
早晨出去锻炼,对血液快速循环热身,极有好处。有时因头一天晚上睡得较晚,早起时眼睛有些困涩,但出去锻炼一个多小时后,返回家中的路上,会感觉神清气爽,那种酸涩的感觉就会消失。
一天之季在于晨,早晨的时光是宝贵和充足的,就看你会不会、能不能利用好。多少人把早晨的光阴耗在睡懒觉上。我一直认为凡是早晨睡懒觉的,大多数肯定是头一天晚上熬夜的,这样会造成恶性循环。
早起是一种习惯,当你形成早起的习惯后,你对偶有的一次赖在床上的自己都会感觉不满意,或者说有些讨厌,身体也会感觉不舒服。
当你喜欢上早起,你一点力气都不用费;当早起成为一种习惯,你会受益良多。不信?你试试看。
早睡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