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中国通史》,看到了贞观之治。不知为何没有看前几集的酣畅淋漓之感了,可能是因为换了撰稿人,前几集都是梁满仓老师写的稿子,听起来富有哲理又发人深省,到结局还能来个升华,真是不得不佩服。
开始这部纪录片之前,我最期待的部分就是贞观之治和王阳明心学这两集。现在贞观之治看完,感觉并没有达到我之前期望的水平,反而对隋炀帝杨广多了几分敬佩之情。
历史就是个圈,大道理从古至今一直在循环。隋炀帝在位期间的贡献很大,开凿大运河,联通南北商贸,兴修水利,努力恢复汉朝的疆域版图,本是可以媲美汉武帝的功绩。可隋炀帝太心急了,三百多年的战乱和分裂,百姓并没得到很好的休养生息,还要面对沉重的徭役和兵役。他急于成就自己的千古伟业,可忘了汉武帝之所以能青史留名,有相当一部分是文景之治的无为而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战乱后的百姓经过了二代皇帝的与民休息,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和人口,这些先决条件才成就了汉武帝的一番霸业。
命运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得益于鲜卑族的拓跋焘,拓跋宏,汉族文化在战乱的北方得以保存流传下来,花木兰替父从军也传颂千古。而励精图治的拓跋宏估计不会想到,就因为过于重汉抑鲜,引发了六镇起义,鲜卑皇族拓跋氏辛苦建立的北魏就此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分别被宇文泰和高欢掌控,而两国经历多年征战,崇尚汉文化的西魏最终战胜东魏,宇文家族建立了北周。
北周武帝,一位志向远大功绩卓著的皇帝,可惜空有一身汉武帝的才能,却三十多岁就死在了实现抱负的路上,他建立的良好局面,为杨坚创建隋朝打下基础。
区别于汉承秦制,隋唐权利交接应该说更为顺畅,本身两朝皇帝同属于关陇贵族,况且还是姨表亲,唐朝算是摘了隋朝的桃子吧。可往上数,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也摘了北周皇帝的桃子。
同样的,贞观之治之所以取得如此效果,不能否认有隋朝铺垫的功劳。唐承隋制,三省六部,科举制,水利工程,疆域国土,这些都是隋朝打下的良好基础。
以前只叹千古一帝唐太宗,走进历史才发现,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不可否认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功绩,所有的成绩都不是空穴来风凭空产生的,没有丰厚的物质的基础和蓬勃的生产力,任何伟业都难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