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时无论你多么善辩,都不如不辩

有时无论你多么善辩,都不如不辩

作者: 作家雪漠 | 来源:发表于2022-11-08 20:11 被阅读0次

“贰|将灾难扼杀在襁褓之中”

《金人铭》原文: 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以戒,无行所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何残,其祸将然;勿谓莫闻,天妖伺人。荧荧不灭,炎炎奈何;涓涓不壅,将成江河;绵绵不绝,将成网罗;青青不伐,将寻斧柯。诚不能慎之,祸之根也;曰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众人惑惑,我独不从;内藏我知,不与人论技;我虽尊高,人莫害我。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荧荧不灭,炎炎奈何”“荧荧”就是萤火虫那样的光,很小,很微弱,但你如果不扑灭它,它就会很快发展成熊熊大火。人的贪心也是这样,刚开始贪点小便宜,说点坏话,图一时口快,慢慢地形成了习惯,习惯又形成你的性格,就会影响你的命运。当然,这个大火也可以理解为祸患。最初的一点贪心如果不及时扑灭,还在它的诱惑下做出了不好的行为,这点恶行就会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形成罪恶的大火,吞噬你的人生。过去有很多气功师死于非命,就是因为他们夸下海口,说三道四,介入不该介入的纠纷,说话不小心,还展示自己的神通,各种原因结合在一起,招致诸多的嫉妒和不吉祥,最后他们的人生——甚至生命——就整个摧毁了。所以,我们不要小看一点点负面的小火苗,不要觉得随口说一句话也没有什么。不是这样的。有些人就是因为太随便,不懂得藏,才会招来很多负面的东西。有时,你一辈子只张扬那么一次,也会给人生种下致命的恶因。

“涓涓不壅,将成江河”,当流水的水量还很小时,你是可以阻断它的,如果你不及时把它阻断,它就会慢慢流淌成江河。到了那个时候,你再想阻断它,就很难了。你想一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话,一个小小的蚁穴就能毁掉千里长长的大坝,何况流水呢?蚁穴也好,细流也好,代表了什么?还是代表说话。大部分人都差不多,基本上做不了什么坏事,因为有法律的约束。很多人有的不是明显的恶行,而是不好的念头,只要不用语言把它表露出来,就没关系,没人在乎你的念头,也没人知道你心里在想些什么。就连释迦牟尼,成道前也一定有坏念头,否则他是不会修道的。所以,念头只要不说出口,不让它变成事实和行为,就不要紧。你一旦说出口就不一样了。

“绵绵不绝,将成网罗”,说话太多,滔滔不绝,语言就会像渔网那样罩住你。最后,为了消除这些语言带来的祸患,你又要说更多的话,越说越多,越说越乱,你闯的祸可能就会越多。尤其是谎言,如果你说了一次谎,为了圆谎,你可能会不断地说谎,最后越说越乱,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自己把自己给套进去了,言多必失。小时候,妈妈就叫我不要多说话,她说:“少说话威信高,多说话惹人骂。”沉默是金。很多时候,无论你多么善辩,都不如不辩。佛陀也说过,“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青青不伐,将寻斧柯”,你想砍断小树苗很容易,用手一掰它就断了,如果你等它长成大树,就不可能再用手掰了,你只能用斧头砍。这个“小树苗”也可以理解为说话引起的祸患,从一开始就要把言语的祸患消除。

看了《金人铭》之后,我之所以非常震惊,就是因为我做不到,我不是一个善于说话的人。早年,哪个高僧大德哪里说错了,哪里说得还不够,我都会直接指出来,甚至会点名道姓地说。现在我不说话了。为什么?因为说了也没有意义。人家有成千上万的粉丝,你就算说上一百句,那些粉丝也不会反思,还会集体来骂你。这样还有什么意思?所以,现在我们不说别人,我们做好自己,也只说自己。尤其是从解读《道德经》开始,我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口无遮拦了,我开始点点滴滴地从说话上注意。这就是老子教给我的智慧。

其实,老祖宗很早就说过“口不臧否人物”——这是《晋书·阮籍传》中对阮籍的表述。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他从来不非议别人。当时,司马昭刚刚取代了曹魏政权,很多人对他都非常不满,老是对他明讥暗讽,结果一个个都被司马昭收拾了。最典型的就是竹林七贤中的嵇康,他无论言谈还是行为,都不对新政权妥协,最后就被杀头了。阮籍跟嵇康不一样,他虽然行为怪异,但嘴巴很牢,从不胡乱说话,哪怕喝醉了酒,也有很强的控制力。当时,他在文士中的影响很大,司马昭想跟他联姻,拉拢人心,但他既不同意也不拒绝,只管每天大醉,让媒人搭不上话,最后司马昭就只能不了了之。这也是“非暴力不合作”——我不跟你对抗,但我也不跟你合作,我连话都不说,这样你就抓不住我的把柄,拿我没办法。后来,我们看了他写的那些优美的咏怀诗,才发现他他的内心很苦闷,但不管怎么苦闷,他都不说,这样才能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名节。我所说的不说,就是不评论别人——如果你即使说了想说的话,也改变不了什么,只会给自己招致祸患,就不要去评论。因为,不仅批评会招人怨恨,赞美也会得罪人。就像我前面说过的,你赞美一个人,就会得罪所有你没有赞美的人。所以,少说话,包括赞美。

“诚不能慎之,祸之根也”,我们一定不能不谨慎,因为语言是祸根啊。

“曰是何伤?祸之门也”,祸从口出,祸患通常都是从嘴里出来的。大家一定要明白,话一旦说出口,就不是你自己的想法了,它会影响别人,甚至影响社会。如果你的话是负面的,而且你的影响力很大,就会慢慢形成一种不好的社会风气。所以,有些话不在于你说的对不对,而在于它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影响。文章也是一样。所以,政治家一般会特别注重自己的语言,不多说,不该说的尤其不要说。

作家雪漠: xuemockh1963

相关文章

  • 有时无论你多么善辩,都不如不辩

    “贰|将灾难扼杀在襁褓之中” 《金人铭》原文: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

  • 妈妈,我没法去爱你,恨你却也无能为力,只因我是你的孩子

    世上总有一个人,无论她对你多么不好,你仍然会爱她,无论她多么坏,你都不忍心别人伤害她,无论你多么恨她,却仍然渴望她...

  • 人间韶华最难留

    人生是一场旅行, 无论你多么快乐, 也无论你多么悲伤; 无论你多么年老, 也无论你多么年轻; 无论你多么傲气, 也...

  • 无论……你多么努力

    杀人见血的是刀子,害人不浅的是污言, 无论你多么坦然,都有人抛去白眼, 无论你多么善良,都被人说长道短, 人难做,...

  • 三行情诗0208《告诉你妈:我买不起房;告诉你吧:我娶不了你》

    《无论你说话多么谨慎》 无论你说话多么谨慎,总有人能够曲解你的用意,毕竟这汉字博大精深。 《冷别赋》 有时候时间能...

  • 无论多么相爱,都不要失去自我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圆,只有这样,才能去找另一个圆结合。 但这两个圆一定要各自有自己的圆心和半径,两个圆相切时...

  • 心灵自由写作作业02--团体,是最好的母亲

    无论你多么富有,都不会富有到不需要接受,无论你多么贫穷,都不会匮乏到不能做一点点付出,让我们互相支持,互相温暖,一...

  • 我懂了

    我渐渐地渐渐地明白,所有的事情,无论你多么害怕,无论你多么不想看到它的发生,它都不会因为你的意愿而发生改变…… 你...

  • 我是你的谁

    我是你的谁? 无论我哭泣,无论我多么想你,无论我朋友圈有什么更新,都不能博得你的关心! 我...

  • 2021-12-03

    无论你懂多少道理,都不代表你能过好生活。道理只是道理而已,有时候很有用处,有时候毫无用处。 无论你付出多少,都不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时无论你多么善辩,都不如不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xg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