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看过最“无趣”的电影,在进度条行进到二分之一的时候,我还看得云里雾里。心想,这到底是个什么故事,难道只是像《河西走廊》一样,是个纯粹的只是长得像个电影的纪录片。
当我在腾讯视频电影频道看到这个电影名字的时候,我以为是个爱情片,是个和《后来的我们》或《七月与安生》一样的文艺中夹着生活,生活中夹着爱情的文艺爱情片。
更容易让人觉得这是一部关于亲人或兄弟相依为命的情感催泪片,比如《姐姐》或《亲爱的》
其实不然,这是一部关于两个陌生人相识相知,相亲相离的剧情纪录片。一个人情感一隅的空缺和苍白足以毁坏一个人,让其生无可恋。在剧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没有波澜壮阔的剧情故事,我们却在平淡如水中看到本真的可贵,看到萍水相逢的两人同样也能相濡以沫。
出字幕的时候一片黑色背景配着白色的字,一片沉默,只是不断出着字,看到了韩三平的名字,可惜只是个制作人。最后出来了导演的名字:马俪文。
不认识,第一次听说,后来在剧情进展超过二分之一还是不知所云时候。还是搜了搜,这马俪文究竟是何方神圣。咋就导出了这么一部电影呢。韩三平还担纲制作。
剧情不知所云的时候,人物也是乏善可陈。
没有多少波折,没有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也没有宏大场景,只有寻常百姓,只有凡尘故事。
就连寻常百姓也没有几个。人家张艺谋的谢幕演员硬是滚动了好几分钟还没滚完。常让等彩蛋的我迫不及待得想要随着人流离开散场后的影院。
而这里的谢幕只有屈屈一个女主、两个老太太、主要太太的女儿女婿孙子、女主的男友、搬家人合计8人,以及一只狗,比《河西走廊》纪录片的历史角色扮演者还要少。
比人物更乏善可陈的是布景。一开场的直到三分之二处,我才知道这是北京。还在想这到底是哪一年的北京。是80年代的北京还是90年代的北京。终于在四分之三处,见到了,原来这是2001年的北京。
那一年我在干嘛,初二开始偏科。马导开始当北漂,成为了戏剧专业的一名学生。租住在北京的老四合院里。那时的北京蒙蒙一片。
后来去过北京好多次,见识过北京的金台夕照,中关村的高楼大厦,也骑着小黄车奔袭在北京后海的老且旧的胡同里。
运镜手法很专业,开头的一镜到底,好几分钟的默片。以及好几次运用的蒙太奇手法,前后两个并不关联的小情节竟然就莫名其妙得就衔接上了。这不能不说是导演的一种专业功底。
每一次情节转换的山峦特写,那也是季节转换时光飞逝的标志。也是人物内心的一次深华。戏里的我们俩走过冬天、走过春天、走过夏天,也走过秋天。戏外的我们也从毫无期待到情绪崩溃。
然而,就是这样一部看似“小气”的影片,却囊括国际大奖。
它在第十八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拿了最佳女演员奖、在第二十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拿了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奖等。
这一切与导演马俪文耗时三年,心血厚重地拍摄密不可分。一次采访中马导说这是她刚闯北京的一段真实的生活经历。所以电影里的主角也是曰小马。
好的作品从来都是在时光沉淀之中磨砺而出,所以好的作品也从来都经得起观众的推敲和时光的考验。
影片真正动人的还是电影本身捕捉和挖掘的人性之中那种本真之美。总是会让我想起我的爷爷和奶奶。下次回家,要给奶奶洗一次头发。
影片导演兼编剧马俪文,制片人韩三平,这部制作成本仅200万的影片,却有口皆碑,这样的影片不应该被埋没。
所以值得我再看一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