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在我老家江西上饶五小校园内发生了一起恶性案件,一名小学生男孩被捅了十多刀,最终男孩被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另人感到惊讶的是,凶手竟然是男孩子女同学的父亲。这件事情也迅速传遍了网络,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据网络的报道,男孩子有霸凌行为,女生长期受男同学欺负,但具体如何欺负我们不得而知,我想班级的同学或是老师会了解更多事实。如果真实如此,那么这个男孩的行为理应得到教育。在家里男孩的父母有没有发现孩子这种性格倾向,还是并没有对这种问题给予重视。的确,在我们许多我大人的思想中,有时会有意无意地默认自己孩子地霸道,会把这种行为看成是孩子有勇气,有胆量的表现。认为这样的孩子就不会被别人欺负,就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为什么家长会有这种思想呢,这大概是源于家长对自己孩子的爱和保护,只是殊不知,这种爱和保护会纵容了孩子恶习的形成。
每一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都怕自己的孩子吃亏,受欺负。当孩子被欺负的时候,也都会想要去保护自己的孩子,这种情感是非常正常的。然而这位女同学的父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自身失去理智,选择了最极端最恶劣的方式,实在是有点残暴了。同样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和保护,他却夺走了另一个孩子宝贵的生命。
另外在学校里,班主任老师有没有观察到班级学生的行为性格,对一些孩子表现出的不良行为予以重视,针对问题比较严重的孩子有没有经常与家长保持沟通。在这个事件当中,孩子之间发生的矛盾,班主任老师理应有责任去协调解决,包括约到双方家长当面沟通,避免矛盾激化升级。相信绝大部份的老师都是尽职尽责的,但是老师也会有放弃某些屡教不改的孩子的念头。我有次去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就听到老师提到一些特别不听话的孩子,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但是话语里的意思就是,对这些孩子老师们已经有点无能为力了。不过都说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如果父母都管教不了自己的孩子,完全寄希望于学校老师显然是不行的。
归根结底,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源于大人的失职,只是有些失职,代价实在有点大。做为孩子的家长,我们大多数人未必扮演好了家长角色,对孩子树立了正确的榜样。我们更习惯和擅长地可能是,以爱之名,过度地保护了孩子,扼杀了孩子处理矛盾,保护自己的能力。也许,我们正确地姿势是教孩子去勇敢地说不,去表达愤怒,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安全界限不可侵犯。我们应该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有不可被侵犯的权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