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纳须弥于芥子”作文法 ——《最后一课》艺术概括力

“纳须弥于芥子”作文法 ——《最后一课》艺术概括力

作者: 认真说话 | 来源:发表于2022-09-30 14:40 被阅读0次

“芥”为蔬菜,芥子即菜籽,佛家以"芥子"比喻极为微小。“须弥山”原为印度神话中的山名,后为佛教所用,指释天(天帝)、四大天王(四大金刚)居所,其高八万四千由旬(一由旬约11.2公里),佛家以"须弥山"比喻极为巨大。

很多文学作品虽然短小简单,但却含有深刻的思想。

法国小说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就是有“纳须弥于芥子”的艺术概括力。小说全文只有两千字,却纳入了极为深广、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为了更鲜明地突出主题,文章布置了“最后一课”这一典型环境,既避免了不必要的枝蔓,使笔墨倾注于“最精粹的一点”,又能以小见大,对整个时代氛围、时代情绪作聚焦式、折光式的反映。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取材时独具慧眼,并对材料进行开掘、提炼和浓缩。

普法战争是欧洲近代史上一次战争,法军累战累败。都德目睹了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的惨状,战争生活使他扩大了视野,同时受到了人民爱国精神的感染,获得了创作源泉。1873年的短篇小说集《月曜故事》以普法战争为题材,颂扬普通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反抗侵略的意志。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是这个集子的第一篇。 

《最后一课》虽以普法战争为题材,却不正面描写战争,而是运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方法,选择了日常生活的一个场景——小学里的一堂课,来表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和人民悲痛的情感。虽说巨大的非常的历史事件都是由普通的日常生活表现出来的,但这并不是说任何一个日常生活的场景都能表现出某个巨大的事件,正如“不是每一朵花开都代表春天到来”一样。都德所选择的正是集中表现了这一巨大事件的生活片断: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以后学校里不许再教祖国的语言了,学生们从此要学异国统治者的语言了!作者把意义巨大的主题浓缩在一件日常生活的事件里,从而把一堂小学法语课提高到向祖国告别的仪式的高度,这就使得普法战争悲剧性的结果表现得异常鲜明,从而使得作品的主旨——普通人民的爱国情感和反抗侵略的意志不断地被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读者所理解所颂扬。

一旦日常生活的场景有了庄严的非常的意义,就会使每一个普通的细节都具有一种动人的力量。

文章所要表现的严肃的民族感情是从一个孩童的精神世界出发,完成了他想着如何逃学到后悔没有好好学习自己民族语言的情感的转变。普鲁士人在占领阿尔萨斯和洛林后,推行德语教育,禁止在这两地教法语。然而可悲的是,孩子们以前由于不重视学习并未掌握好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大人们以前只知道让孩子们去干活挣钱,不关心孩子们的学习。现在时间只有一天了,明天学校就要改教德语了,矛盾就这样尖锐地摆在了人们面前。面对这无力扭转乾坤的一堂课,法兰西人民该如何去面对,这就是这篇小说最摄人心魄的地方。在强烈的爱国心的驱使下,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力气教完了最后一课,奥塞老头也捧着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发出颤抖的声音,教室里每个人都恨不得一口气学完所有的法兰西语言。最后当韩麦尔先生用尽全身力量写下“法兰西万岁”两个大字(法文)时,这两个字就不仅仅是写在黑板上,而是刻在了每一个法国人的心中。作者在无声地呐喊:法国人民,尤其是法国的孩子,只要牢牢记住你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就永远不会被征服。不论异族的统治多么严酷,这个民族的人民怎样被分离,民族的精神文化随时可以把他们团结到一起来。侵略者只能奴役其身,不能奴役其心。 

相关文章

  • “纳须弥于芥子”作文法 ——《最后一课》艺术概括力

    “芥”为蔬菜,芥子即菜籽,佛家以"芥子"比喻极为微小。“须弥山”原为印度神话中的山名,后为佛教所用,指释天(天帝)...

  • 冈仁波齐:信仰灵魂净化的圣地

    对冈仁波齐的印象,来自于2011年高考湖南满分作文《芥子纳须弥》文中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再然后,于电影《...

  • 纳须弥于芥子

    佛教中人说:'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须弥”是指“须弥山”----佛教徒心中的“宝山”。“芥子”好像就是“菜籽...

  • 纳须弥于芥子

    有没有觉得鸡蛋是很神奇的存在呀! 煮熟的时候,​白色的蛋清就是月亮,黄色的蛋黄就是太阳,日月包揽在一颗蛋上,继而进...

  • 12号当铺征文——芥子(小人物)

    芥子 佛经上说: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在佛说中,芥子比喻极其微小,而须弥原为神话中山名,后用须弥山比喻极巨大。此...

  • 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

    佛经上说:“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 意思是巨大的须弥山含有许多微小的芥子,同时微小的芥子中能容纳巨大的须弥山。...

  • 须弥藏芥子 芥子纳须弥

    眺望纷繁世间 芸芸众生百态 莫不事中有理 而理中亦有事 事不可废理也 理不可无事矣

  • 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

    唐代白居易在《问僧》中有一段问话:“问《维摩经·不可思议品》云芥子纳须弥,须弥至大至高,芥子至小至微,岂可芥子之内...

  • “芥子纳须弥”是怎样的一种胸怀!

    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 芥为蔬菜,子如粟粒,佛家以“芥子”比喻极为微小。须弥山原为印度神话中的山名,后为佛教所用...

  • 芥子纳须弥

    出处 《维摩经·不思议品》: “维摩诘言:唯!舍利弗!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 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纳须弥于芥子”作文法 ——《最后一课》艺术概括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jdd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