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纳须弥

作者: 中医术数 | 来源:发表于2018-08-29 22:41 被阅读84次

出处

《维摩经·不思议品》:

“维摩诘言:唯!舍利弗!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

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

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译文

“维摩诘居士言:舍利弗啊!诸佛、菩萨,有一种解脱方法,名叫“不可思议”。

若菩萨中有入住此解脱道者,即使以须弥山之高广纳入芥菜子中,亦无所增减,须弥山的本相不变。

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得、不知道自己入道,唯有应得度者,乃见须弥山入芥菜子中,这叫“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注释

1、舍利弗: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

2、须弥

为梵语Sumeru的音译,意为“妙高”、“妙光”、“善积”等,因此须弥山有时又译为“妙高山”等。

须弥山是古印度神话中的诸山之王(故曰“须弥山王”),位于一小千世界的中央。

(一千个一小世界称为一小千世界,

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中千世界,

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一大千世界,

小、中、大三者合为“三千大千世界”。)

李勃问禅

《五灯会元·归宗智常禅师》

江州刺史李渤问:

“教中所言,‘须弥纳芥子’,渤即不疑。

‘芥子纳须弥’,莫是妄谭(谈)否?”

师曰:“人传(刺)使君读万卷书籍,还是否?”

曰:“然。”

师曰:“摩顶至踵,如椰子大,万卷书向何处著(zhuó,附着)?”

李俯首而已。


译文

江州刺使李渤问归宗智常禅师:

“如果说‘须弥山容纳芥菜子’,我就没有疑问。

而(佛)教中所言‘芥菜子容纳须弥山’,不会是妄谈吧?”

禅师说:“人们传说,刺使你读过万卷书籍,是不是?”

李渤说:“是。”

禅师说:“你的脑袋也就椰子般大,万卷书向何处安寄?”

李渤低头不语。


注释

1、《五灯会元》

中国佛教禅宗史书。

“五灯”系指五部禅宗灯录。

《五灯会元》合“五灯”为一书,叙录简要,遂除叠合之弊。


2、归宗智常禅师

江陵(今属湖北省)人,俗姓陈。

六祖慧能三世法嗣。

出家后,得法于马祖道一禅师,元和年间住庐山归宗寺。

他目有重瞳(双重瞳孔),曾用药去除,致双目皆赤,故人称“赤眼归宗”。

圆寂后唐文宗谥号“至真禅师”。


3、李勃

唐朝画家,善画山水树石,明·董其昌推为“北宗”之祖。

其子昭道亦长山水画,父子被称大小李将军。


4、摩顶至踵

摩:摩擦。顶:头顶。踵:脚后跟。

从头顶到脚跟都磨伤。形容不辞劳苦,舍己为人。

原作“摩顶放踵”。《孟子·尽心》:“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相关文章

  • 纳须弥于芥子

    佛教中人说:'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须弥”是指“须弥山”----佛教徒心中的“宝山”。“芥子”好像就是“菜籽...

  • 12号当铺征文——芥子(小人物)

    芥子 佛经上说: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在佛说中,芥子比喻极其微小,而须弥原为神话中山名,后用须弥山比喻极巨大。此...

  • 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

    佛经上说:“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 意思是巨大的须弥山含有许多微小的芥子,同时微小的芥子中能容纳巨大的须弥山。...

  • 冈仁波齐:信仰灵魂净化的圣地

    对冈仁波齐的印象,来自于2011年高考湖南满分作文《芥子纳须弥》文中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再然后,于电影《...

  • 须弥藏芥子 芥子纳须弥

    眺望纷繁世间 芸芸众生百态 莫不事中有理 而理中亦有事 事不可废理也 理不可无事矣

  • 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

    唐代白居易在《问僧》中有一段问话:“问《维摩经·不可思议品》云芥子纳须弥,须弥至大至高,芥子至小至微,岂可芥子之内...

  • “芥子纳须弥”是怎样的一种胸怀!

    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 芥为蔬菜,子如粟粒,佛家以“芥子”比喻极为微小。须弥山原为印度神话中的山名,后为佛教所用...

  • 芥子纳须弥

    出处 《维摩经·不思议品》: “维摩诘言:唯!舍利弗!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 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

  • 芥子纳须弥

    一枣叶。炒熟了东方睡梦酝酿几许消瘦时光。九窍之外十方寂静散落在针锋之上沉入一泓幽逸的鸣泉是无声的月影枕着弯弯的流水...

  • 芥子纳须弥

    那些把灯背在身后的人,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泰戈尔 我问佛:世间为何多苦恼? 佛曰:只因太专注于自我。 我问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芥子纳须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eo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