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议论的价值——读书笔记《战国策:江乙为魏使于楚》

议论的价值——读书笔记《战国策:江乙为魏使于楚》

作者: 秘密的脑洞 | 来源:发表于2018-11-21 10:14 被阅读0次

最近网上,无论是娱乐圈还是国际关系,太多的消息或者爆料让吃瓜群众,躺着就被喂饱了,甚至反转的速度都超出了反应慢一点的吃瓜群众了解事情的速度。

在这个信息量爆炸的时代,想制造一个维持热度的新闻,少不了吃瓜群众的参与和议论,就算有些看似一边倒的信息,也能冒出不同的声音,例如:张雨绮怼俞敏洪事件,网络大V和有影响力的公众号基本上市站队张雨绮,但也有人敢冒被骂的风险占俞敏洪,认为他的观点同时体现出了女性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还有志愿者递国旗导致马拉松选手同是冠军事件,99.9%的人都在责备志愿者和举办单位,但网络上也有责备选手丢到国旗的言论,连央视网都站出来评论“用国旗来道德绑架的人,不配爱国”。

对于一些事情,即使大部分人都能看清楚想明白是怎么回事,但判断的标准不同,站的立场不同,发出不同的声音也是很正常的。而这些不同的声音,就变成的对事件的议论,这是维持事件热度的基础。

议论有没有价值呢?当然有价值,否则就会出现一言堂,相比于议论带来的社会舆论,一言堂带来的灾难更大。《战国策:江乙为魏使于楚》就记录了这么一个故事。

江乙作为魏国的使臣出使楚国,见到楚王问:“我听说楚国有一个风俗,要求不掩盖别人的优点,不议论别人的缺点,真有这样的事吗?”

楚王回答:“有啊。”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很好的风俗,当时的楚王,或许还等着江乙说一番佩服自己,羡慕楚国民风的话呢,但是江乙偏偏不按规矩出牌,他对楚王:“我终于知道楚惠王时,白公在楚国杀令尹,劫持楚王,制造的祸乱的原因了。如果真的是这样的风俗,我们这些做臣子的罪过,也就没有了。”

等等,明明是讨论楚国引以为傲的风俗,怎么跑到白公叛乱和臣子罪过上去了,相信那个时候的楚王也是疑惑的。

这个问题在江乙看来却很简单:“您的宠臣州侯出任楚相的时候,地位尊贵,独断专行,大王您左右的近臣都说他‘州侯并没有专权的事’,听起来就像从一个人口嘴里说出来的话一样!”

由此可见没有议论的危害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议论的价值——读书笔记《战国策:江乙为魏使于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jeq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