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快速阅读
30分钟阅读,其中8分钟看目录,22分钟详细阅读一个关键章节或者一个关键概念。
我修改一下五字诀:提鱼嫂切腹(提问-预习-扫读-切重点-复习)
提问:让大脑感兴趣。
预习:值得读(容易读,不容易读),不值得读。
扫读:荧光笔标注、贴便条、折页
切重点:九宫格笔记、RIA便签、概念卡片
复习:从知道到会用,需要”复习“。(工具:印象笔记。还有什么问题?还有哪些书要深度研究?还要读几遍?
早上提问预习,中午扫读,晚上切重点,第二天早上复习。
第四章 卡片笔记法
阅读3大能力:搜索、好奇心、独立思考。
把读书笔记变成输出工具和帮手。
知识晶体:思维模型、思维结构
不同场景用不同的框架(知识晶体)。
比如:5W1H框架。Why、What、Where、When、Who、How。起因、经过、地点、时间、人物、方法。
昨天在教室里发生了打架事件,因为A把B的书包撕破了,我已让A给B道歉并写检查。
如何做读书笔记?
标记-收集-整理-个人图书馆-输出-应用
收集:康奈尔笔记、印象笔记、全能扫描王、花瓣app(收集别人的读书笔记)
整理:读书卡片、画思维导图、视觉卡片、制作读书PPT。
个人图书馆:将读书卡片分类,建立目录。在于快速记录和检索。
输出:写文章、聚会讨论、分享课。
应用:把书中的精华提炼出来,理解应用。
第五章 主题阅读
围绕某个主题在一定时间快速阅读多本书。
碎片化主题阅读:1~2小时,印象笔记把需要的文章收集起来。即刻App订阅关注的文章、云笔记。公众号“曹将PPTao”分享各种有用的工具。
书籍式主题阅读:先花2小时泛阅读,建立基本认知。搜狗可以搜索公众号文章,知乎是作者喜欢的信息来源。建立书单:豆瓣、百度、公众号、微博、书的内部链接。
快速扫读书名目录序言,挑出要读的书籍(不需要买书),建立书单。然后对主题内容扫读,在有答案的地方贴上便利贴。主题越具体,越容易建立框架。框架学习是成人学习的基础。
作者推荐:网易云课堂唐青梅《聪明人都是这样思考的》,关于常用的结构和框架知识。慕课上有密西根大学教授关于思维模型的课程。
问题的框架:为什么做?怎样做?需要什么?
基于框架把书单里剩下的书再读一遍,寻找答案。
长时间研究一个领域:作者讲他用10年时间对“故事力”进行主题阅读、用故事去说服别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