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188548/acb507cc7bd195dd.jpg)
今天的行程是这次旅游的主要景点,大小吴哥窟.当我们站在吴哥城外,仰面与城门上的四面佛相对,内心想起的是一句流传颇为广泛的导游词:高棉的微笑就是在笑你不懂他为什么笑。
吴哥城也叫吴哥通城,“通”是大的意思,梵语中“吴哥”就是城市,所以吴哥通等同于大城市之意。高棉盛世时,首都吴哥占地15平方公里,人口多达百万,是当时世界上最为繁荣的城市之一。
吴哥城里的主要遗迹包括巴戎寺(Bayon)、巴芳寺、癞王坛、非敏那卡寺、空中宫殿、斗象台、胜利门等。
巴戎寺是柬埔寨建筑艺术的代表,建于1181年-1218年,历时37年,位于吴哥城的中心,距离各个城门的距离都是1.5公里。巴戎寺原名“耶输特拉芝里”,是“耶输跋摩山”的意思,象征高棉人想象中宇宙的中心——须弥山。古人修巴戎寺是出于信仰,把它当作升天的阶梯,今人却是因为“高棉的微笑”而对其心驰神往。
高棉的微笑差不多可以算是柬埔寨的象征了。这张可以和蒙娜丽莎的微笑拼一下人气的笑脸,位于吴哥古迹巴戎寺的顶层。在巴戎寺,一共有54座四面佛塔,216个不同的高棉的微笑。
高棉的微笑,在柬埔寨暹粒(siem reap),吴哥城里面的巴戎寺中,有49座巨大的四面佛雕像,佛像为典型高棉人面容,个个面带笑容,据说是建造巴戎寺的神王阇耶跋摩七世的面容。佛像脸带安详的微笑,这就是令吴哥窟蜚声世界的“高棉的微笑”。
巴戎寺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寺院,基本建筑非常简单,只是一座三层塔,其内部却异常复杂,谜宫似的廊厅、通道、石阶相互交错、四通八达,更兼狭窄的过道、低矮的顶棚,行走其中,哪怕外面艳阳高照,里面依然阴暗潮湿。第一层和第二层是方形廊厅,长达1200米的浮雕刻画了11000个人物,内层回廊主要为神话和宗教故事,而外层回廊则描述了众多的世俗生活场景。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88548/f66757fb02557f2d.jpg)
整座建筑在第三层达到高潮:54座四面佛塔连绵耸立(四个面分别代表慈、悲、喜、舍),216张微笑的脸,构成了一张巨大的无形的网,迷离而具体,亲近而疏远,永远走不进却又无法逃离。行走其中,任何一次抬头或者转身,那佛就在你眼前,你永远都逃不出那暧昧的眼神。石头堆砌的脸斑驳而沧桑,前额宽大,眼睑下垂,大鼻子,厚嘴唇,嘴角略微上翘,安详而悲戚,貌似宽容又似乎内含嘲讽。你问佛为什么笑,佛自拈花不语。
在自然面前,人类恍若蝼蚁般微薄而渺小。在历史面前,我们也只能是无限接近而永远无法走进。那些过往的万般美好,原本与我们就是不相关的。而在后人的心里,我们也只是一个细胞的集群,一把逝去的尘埃罢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88548/92f6da6a836e29b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