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

作者: 羞羞的麦穗 | 来源:发表于2017-01-17 02:30 被阅读198次

    《乡土中国》较为全面的讲述了中国的乡土社会,一个以地缘,亲缘关系为纽带的中国。

    费老不以“先进/落后”的成见来看待“城/乡”、“中/西”的文化差异,同时在在抗战结束后,又能预见中国社会正处在剧烈的变迁过程中,数千年乡土社会正在蜕变。(来自后记)

    喜欢这本书的一个原因就是我可以更好的认识我的家乡。我的幸福、无奈都源自它的社会结构特点。让人有了片刻清醒。

    晚市(有些村子也有早市,午市),是农村最常见的“市场”,也是中国最早的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交易形式。村民们可以逛晚市进行消费,购买日常生活所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晚市上的货物也逐渐丰富,就好比城市化过程中的百货超市一样,可以购买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而它也有着“市场”之外的其他社会功能,乡里乡亲之间交际的地方。

    前两天跟妈妈去“赶”晚市,看到整条街都被商贩占满,规模和城里一个小一点的农贸市场相当。

    我小的时候,晚市比这要小很多,买很多东西都要等乡里面五天一个的“集市”。(集市,这两年也有很大变化,比如衣服,和城里商场的品质差不多。)

    从东走到西,一路上不时有人给妈妈打招呼。这些人过去之后,我都会问一句“这是谁啊”。然后妈妈就会告诉你这是你哪个奶,哪个姨,哪个姐。整个村子来说,分成几个姓氏来看,给你打招呼的很可能就是某个“亲戚”,往上看几辈,都是一家人。

    逛晚市的不一定是要买什么,又好比这就是城里的公园,老人们放后活动的场所。一路上看到的尽是些背着手的老爷爷老奶奶溜达在晚市上。“买点什么”,“随便看看。”这是经常的对话。

    而我们也有机会看到一些很乡土的东西,还记得小时候家里的扫帚都是大爷爷爷用高粱杆编的,而现在地里都见不到高粱了。

    在晚市的中间有一个老人,岁数应该六七十了,几把手工的扫帚,几副素色的棉手套是他正在出售的东西。老人席地坐在旁边,看着过往的人群。然而几乎没有人关注到他和他的商品。因为人们的家里已经都换上了更方便的塑料扫帚,不知道晚市散市时他会不会卖出一两把。但愿吧。

    这样的老人在农村还有很多,或者自力更生,或者想替儿女分担,或者就是空巢老人。看他那一刻很想给他拍照,为他留下一些东西。

    上面就是逛晚市时的几个场景,最平常不过的。可是在过多少年之后,是否还可以见到就不知道了,也许就只能在文献资料上找到记录。因为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难以避免会有丢失。

    农村可不就家常理短,我渐渐适应了。

    我妈妈不光和我这个年纪的聊得来,也受那些老婆的待见,时不时的有街上的奶奶辈,老太辈的来找他。

    有一个前邻老奶奶过来了,跟妈说着家常理短,也无非是孩子成家了,怎么处理婆媳关系,怎么分家的问题。

    在我屋里可是听得清清楚楚,只听老奶一直说嗯,妈妈灌起了“鸡汤”。不过妈妈提出的是有道理的方法,她很真诚。

    去姥姥家,一位姥姥(就是同姓氏)到姥姥家抱怨,一进门看见我妈就跟看到亲人了似得。“爱啊,我得给你说说,最近气死大娘了。”

    一件事说了十遍,我妈倒是可以,一直听得下去。事情呢是这样的,她儿子的楼房因为承包的老虎班没有建好,让放钢筋的地方没法,儿子心里嘀咕,别扭,这当妈的也跟着难受啊,得给儿子争理讨说法,所以施工费一直没给。班主呢派了一个又一个不是说事的人去要账,越来越复杂,老人描述的样子就是欺负人,可也要告诉他们“我们家不是好欺负的。”

    最让她难过的不是别的,是儿子老头都不长气,老婆儿一个人面对,很委屈。后来这委屈又直指刚刚辍学的孙子,说他“不争气”,那我做对比“跟你哥一样上了大学多有出息。”

    一开始觉得很荒诞的事情顿时让我很惭愧,上了大学也就那样。

    说十遍,谁不反感,还带着表演。我妈也反感。

    “妈你怎么老听她说,那个老婆好烦人哈。”

    “你不知道,老婆儿怪可怜的。那时候穷,她家里孩子多,她被父母给了人,从小没父母疼爱,嫁过来男人又不知事,儿子呢也是……一个女人撑起了家。”

    生长在农村,可对它还是有太多的不了解。想起看几部乡村题材的影片(比如天注定)时会感觉很近又很远。农村真的是万生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月15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jqm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