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专利,有不少科研人员在内心有点抗拒:既不希望别人申请专利“私有化”科研成果,自己也不愿意真正的私有化科研成果——在他们心中,申请专利和发表文章一样,只是学术成果的发布,为了传播知识,而不是“私有化”。因此,对于稳定的、尽可能大的专利权,对与他们来说,在内心深处有一个结。
今天看到一项发明的介绍,特别有感触,借此来聊聊“私有化”。
这项发明非常的普通,就是带刺的铁丝网。用这种铁丝网,你可以把一个地方围起来,用上面有刺儿,防护入侵者。别小看就是这么个简单东西,它对美国的影响,可以说是“国运”级别的。
铁丝网,来源于网络1862年,林肯总统弄了个“宅地法”,号召人民开发中西部地区。凡事年满21岁的美国公民,不论男女、哪怕是刚刚获得自由的奴隶也行,只要你到中西部地区去,就可以免费得到160英亩土地 。
当时普遍的观念,西部那些大片土地是公共的牧场,牛仔赶着牛群走到哪儿吃到哪儿,你怎么能私有化?因此,老百姓对这个好政策反应比较冷淡。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给开发者踏实的“拥有感”,也就是围栏把自家的地给围起来才行。当时,农业部做过评估:如果不解决围栏的问题,宅地法案就等于没用。于是,一时之间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围栏,有关围栏的专利大量涌现。西部大开发顺利进行,大草原被各家各户圈成了自己的土地。
故事非常简单,却值得深入思考:
1.关于私有化
在美国,有些海滩都是私有的,你要有钱还可以拥有一整个湖。
英国,17世纪的时候就有很多土地被私有化了,贵族、特别是国王占有大片的土地。
土地私有化合理吗?印第安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美洲的土地上,凭什么白人用铁丝围起来,就立即变成了白人的私有财产?
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创人洛克的理论是: 印第安人是生活在美洲的土地上,可是他们只是放牧而已,他们并没有对土地本身进行劳动改进啊!是白人在土地上种庄稼,是白人赋予了土地文明!所以印第安人不拥有美洲土地,白人拥有美洲土地。他的观点是:谁开发了土地,谁能使土地增值,就有拥有土地。
听起来,这个理论也许你会不爽。
美国西部圈地,来源于网络不过,经济学家支持这样的观点:私有化可以让土地获得“改进”,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我还想起了另外一个著名经济学定律和一个著名的法案:拜杜法案充分运用了科斯定理,按照“谁能更好地管理新的发明,管理权就归谁”的原则,将原来完全由政府享有的科研项目成果的商业开发权归为科学家或者科研机所有。科研成果“私有化”的结果是,科学家搞科研有了积极性,他们搞科研的方向也不一样了,拜杜法案由此成就了今日美国的科技繁荣。
“私有化”看起来,不像我们观念里的那么“不好”。其实,专利制度也是巧妙的借用了“私有化”的机制,激励更多的科技创新,以及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商业化开发。
很多道理表面和实际是不同的。我们希望科技成果能造福于人类,不是完全的开放、免费,而是要充分的保护,先“私有化”,使它有更多的机会被开发,产业化。
技术传递模式如果没有专利制度巧妙地在背后起作用,很多奇思妙想只会一闪而过,财富资本会被挥霍殆尽,许多努力也可能是徒劳无功。有了专利制度,科学家、企业家就容易协作起来,思想和资本就有机会结合起来。
2.关于拥有
有这么一句话:只有你能控制的东西,才真正是你自己的。
白人要是没有武力,光靠种地和哲学家的理论是不能从印第安人手里把地抢走的。老百姓要是没有铁丝网,联邦政府天高皇帝远的法案就是一纸空文。
这个道理很显然,但是实际中,高校中的科研人员未必明白。
高校科研人员大量申请专利,一个老师甚至有好几百件专利,这相当于美国西部大开发期间的跑马圈地!问题是,我们拿到了专利证书,这些专利技术就是我们的吗?
我们回顾一下,美国真正的西部大开发中的圈地历史。当时的人首先想到的可不是圈上多少地将来怎么升值,而是铁丝网。没有铁丝网,那些所谓的“地”,根本就不是你的。
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明白这个道理:赚钱生意的背后,都得有铁丝网才行。
所以,他们想尽办法,提高用户的使用黏性、品牌、专利权等等。
所以,科研人员不仅要积极圈地,还要经常检视自己的“铁丝网”是否真的存在,有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