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比一下买基金和买股票哪个更好一些,更符合我们的投资心理。
同样是10万块钱,如果拿来买股票,在一笔买入的情况下,买入之后我可能就会一直期盼这只股票开始上涨。
但是事实和想象永远不会一致,有可能这只股票不会上涨,而是下跌,而且有可能会一跌就跌个两三年,在这个过程中将会非常考验持有人的承受能力。
即使你长期看好这只股票,可是在你拿了它两三年的时候它还不涨,你是不是有一些犹豫徘徊了呢?
如果我们把这10万块钱分成10笔,每一笔1万,分批买入这只股票。
这个时候我们至少有10次的买入机会,有时候会买入到高点,有的时候会买入到低点。
未来的市场永远不可预测,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市场会走到高点,什么时候市场会走到低点。
人为的预判,永远有预判不准的时候。
如果每一个月买一次,可以买10个月,问题是10次买完了,股票依然没有上涨怎么办,这是不是就要求这只股票在开始买之后10个月里就一定要上涨呢。
假如运气不好,从市场的高点开始买,买了10个月,股票一路下跌,那岂不是越买亏损越多,到最后还能坚持得住吗?
但是总体上分10次来购买一只股票,总比一次购买完要强很多倍。
接下来还是这10万块钱,假如我们用这10万块钱来买基金,会是怎样的结果?
由于基金的起投门槛比较低,每一次10元或100元就可以买入,可以设置的买入频率稍微高一些,每周买一次。
一年下来,除去节假日,至少会买入40次。
如果把这10万元分成40次,分批买入,每一次只要买入2500元就可以。
如果觉得2500元还是有些多,那么可以选择两只基金,多只基金进行买入,这样会极大的分散风险。
甚至如果觉得在未来的一年内就把这10万块钱买完有些太快的话,还可以把它的买入周期设置的更长一些,可以设置为一年半的时间,这样我们就能够覆盖更长的时间周期。
不会因为市场跌到了最低点而没有钱进行买入,也不会因为市场涨到了最高点,而没有及时的落袋为安。
定投总周期设置的时间越长,定投的次数就越多,每次定投的金额相对来说也会稍微减少一些,当然总体的风险也会随之降低。
从灵活性和更长期的角度来考虑,选择基金似乎更加合适一些。
而且基金每一次都是自动定投,根本不需要手动买入,在整个买入的过程中,就为我们节省了不少麻烦。
等到未来有了比较满意的收益率,再手动卖出就可以了。
在股票和基金之间,我更愿意选择基金。
从购买方式、购买频次、买卖费率各方面考虑,基金都要比股票更胜一筹。
具体如何选择,还要看个人的实际情况,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