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好文关于写作 生活
保守年代里,那些聪明的“臭美”小妙招

保守年代里,那些聪明的“臭美”小妙招

作者: 陪你读书_ | 来源:发表于2018-03-23 17:20 被阅读123次

    编者按|会穿是种能耐。大热韩剧《迷雾》中女主高惠兰的装扮,简直像行走的时装杂志,勾起心中买买买的小火苗。但是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人是不能随便买衣服的。今天分享的文章,就是一份衣服的简历。

     / 

    衣服是人的第二张脸,也是时代的名片。

    无意间在网上看了一集小众纪录片《国家相册·那年流行色》,短短五分钟节目,却囊括了建国以来近七十年的服装流行变迁。

    节目中有句话:在长达几十年里,蓝、灰、黑是中国服饰的主流颜色,服装款式更是千人一面,再爱美的姑娘,也只敢在细节上小小地花些心思。多掐一点腰身,多系一条丝巾,就能兴奋好一阵子了。

    这句话有两处很有意思,一个是“长达几十年”,另一个是“敢”。为什么这三种单调的颜色可以长期统治数亿人的生活?为什么稍加改动都胆战心惊?在“每天都缺新衣服”的我们看来简直不可理喻,但节目中却只字未提。

     1 

    时间再往前推20年,那时世界的时尚之都不是巴黎,而在魔都上海。因为上海,modern(现代的、流行的)第一次被译为“摩登”,摩登就是上海另一个名字。

    假如你一觉醒来,站在1930年的外滩,你可能分不清自己置身巴黎、伦敦、还是上海。巴黎时装、英式下午茶、瑞士银行、美国大片、歌舞厅、台球馆、私人订制的裁缝店热热闹闹地包裹着你,最新款劳斯拉斯驶过堪比第五大道的南京路。白俄罗斯舞女刚刚下班,身穿短裙和高跟鞋从身边走过,像一阵温柔的香气。

    上海这个风情万种的少妇,用她特有的流光溢彩迎接每一个异乡人。那句有关巴黎的话,用在它身上正合适: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到过上海,那么它将永远陪伴你,上海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创办于1925年的《良友》画报是时尚界的大IP,它类似于《时尚芭莎》+《知音》,封面上当红女星的时装是女孩子们的穿搭指南,你完全想象不到近百年前的衣服竟然如此大胆开放,放在今天也不过时。

    这是《良友》(1934年1月)最著名的封面之一,时髦的泡泡袖洋装,夸张的耳环,修长的手臂摆脱了长袖的束缚,背景的罗马数字钟表充满了现代感。英文标题为“中国最风行最有魅力的杂志”。

    一丝不苟的大波浪,性感红唇配上高挑的眉毛,微胖也很美。

    胖女孩不用遮遮掩掩粗壮的手臂,波点的红色紧身背心裙,不锈钢伞柄的遮阳伞是夏天出游标配,说不定还抹着防晒。

    猛一看这位小姐姐,神似英剧《唐顿庄园》里的大小姐(右图)。

    潮流是水,随着城市的风格改变方向。如果说上海是风姿绰约的少妇,那么北平就是秀外慧中的淑女。

    电影《无问西东》还原了民国的北平气质。女孩子们穿着裁剪得体的短旗袍优雅地走在校园里,男生则是一身西装,充满魅力。

    1924年春,泰戈尔受邀到清华大学演讲,徐志摩和林徽因陪同,因此有了这张照片。林徽因身上完美体现了中西合璧,七分袖过膝旗袍、白手套,还有今天的女孩子都在穿的丝袜皮鞋的搭配,端庄大方。

    2

    青春苦短,容颜易老,只有爱美的心永远年轻。在50年代末,上海、北京的教授、工程师迁居偏僻的内陆接受改造时,随身还带着外国进口皮箱,装着真丝衬衫和皮衣皮鞋。

    “布拉吉”是这时的经典款式,“布拉吉”是俄语“连衣裙”的意思。在中苏蜜月期,俄语就像现在的英语,是中学必修课。俄国电影大量引进,“布拉吉”就是从电影中走出来的。

    它裙长过膝,配有腰带,花色多样,如今夏天还会看到老太太们在穿。在王蒙的《青春万岁》中,就写了几个女中学生换上了五彩斑斓的各式布拉吉来尽情袒露自己健美的身材。

    60年代刮起了一阵“破四旧”的风,号召人们抛弃落后的思想观念,旗袍洋装被赶下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清一色的中山装和军装。一瞬间,世界只剩下了蓝黑灰绿四种颜色。因为沉闷单调的衣服,中国人被西方人形容为“蓝蚂蚁”。

    最壮观的场面是下班时分,从国营大厂的大门涌出的人流,都着蓝、灰工作服,远看呈灰暗一片;片刻工夫,黑压压的人群跨上自行车,辐射状散开,匆匆消失在回家路上。 

    最抢手的是军装,谁都想搞到一套,没有全套,半身也行;没有新的,旧的也行,而且越旧越说明是老资格。有些人还会特意给衣服打上补丁,表明自己艰苦朴素。

    只有在夹道迎接外宾时,女孩子为了完成任务,迫不得已把花裙子套在裤子外面,外宾来了,把裤腿挽起来,外宾走了,再将裤腿放下,把裙子叠起来放进包中,回归千篇一律的生活。

    3

    1978年迎来了改革开放,街上允许更多的颜色出现了。可能是黑蓝灰穿得太久,人的想象力也暗淡了,接受不了世界上竟然还有其他样子的衣服。当人们第一次看到喇叭裤、蛤蟆镜、膝盖以上的短裙时,就像看到了什么伤风败俗的事,唯恐避之不及。在大部分人眼中,那些勇于吃螃蟹的人,男人不三不四,女人不自尊自爱。

    “穿条裤子都缺德”是80年代的事。1980年4月,《北京日报》刊登了一篇《不能眼看这些青年堕落下去》的文章,把喇叭裤,蛤蟆镜看作“二流子”(流氓)的打扮,呼吁大家救救孩子。有些地方还组织了纠察队,在大街上巡逻,看到喇叭裤动手就剪。

    衣服可以每天换,但转变观念却用了十年。直到90年代,“奇装异服”才慢慢变得家常,随之改变的还有价值观,扔掉铁饭碗下海经商、投资房产、鼓捣互联网……

    衣服是人的第二张脸,也是时代的名片。从穿着可以看出人的格调,也能窥见时代的封闭与包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保守年代里,那些聪明的“臭美”小妙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jvx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