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这似乎是一个长期以来被人曲解的问题。
由于受过去“文以载道”等功利性认知误导,加上新文化运动以来各种激进思潮的熏陶,许多人至今依然认为文艺的功能或者是歌颂与批评,或者是为某某特定的群体或政治目的服务,或者是陶怡人们的情操,或者是上述几个方面兼而有之。此类调调都是把原本应该呆在地上人间的文学和艺术,硬生生地跟一些宏大叙事和天上事物紧密捆绑起来。这样就限制了文艺自身天性的张扬,缩小了它广阔的表现范围。
实际上,文艺最初发源于人性深处,中国文艺在产生《诗经》的那个比较纯朴的年代,便首先代表着人的感性与潜意识的向外抒发,然后才被人们后天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捕获,用来为社会某些特定的目的服务。真实的文艺应该是最人性的东西,人性所需要和涉及到的东西,文艺都可能涉及。人所能想像到的事情,人的思想所能涉及到的领域,除了极少数代表极端主义的禁区,文艺也都可以一一加以表现。
实际上,在今天的世界上,真实的文艺并没有过去特定时期人们认为的那么高大上,一味高大上的文艺一般是虚伪的文艺。真实的文艺既可以用来表达个人的不同偏好,抒发各种仅仅为私人所拥有的感受,也可以用来进行自娱自乐。文艺可以是主流大众化,支流小众化。或者今天的小众化,变成明天的大众化。但是今天的文艺,尤其是文学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人人都可以参与文字的写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学创作越来越变得像说话一样大众化。到那个时候,就更加不必对它寄予太大的承载宏大叙事的希望。
总之,既然文艺来自于人性深处,那么文艺的天性应该倾向于追求自由,文艺应该是自由的载体。现实生活可以不够自由,但是文艺比现实生活需要更多的自由,文艺也可以做到比现实生活更接近自由。文艺自由是对现实生活不够自由的一种补偿,由于文艺的存在与对文艺的宽松,人们才会觉得现实生活值得一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