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欣赏了一场“俄罗斯钢琴大师安德烈·皮萨列夫 & 帕维尔·纳塞希安马拉松音乐会”。再次听到了安德烈·皮萨列夫的演奏。去年11月他在上海的音乐会依然记忆犹新,安德烈•皮萨列夫是俄罗斯功勋艺术家,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作为“俄罗斯钢琴学派”的传承者,他的演奏有着丰富的音乐表现力。本场演出他和另一位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钢琴系柴的教授帕维尔•纳塞希安接力完成了三个多小时的演奏。让沪上乐迷有机会再次领略俄罗斯钢琴学派的魅力。
首先我们听到的是钢琴家帕维尔·纳塞希安带来的两首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作品13》和《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作品27之2》。这两首曲子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不过帕维尔·纳塞希安的演绎有一点陌生的新鲜感。音乐中没有贝多芬的那种阳刚和力量感,相反充满了阴柔的气质。慢乐章甚至非常肖邦的感觉,细腻温柔,略带感伤。
中场休息后帕维尔·纳塞希安继续带来的三首肖邦的作品《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作品47》,《F小调第四叙事曲,作品52》和《B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作品58》。感觉纳塞希安的确能够非常精准的把握肖邦的气质,触键细腻而精致,每个人都仿佛一阵带着香气的清风,沁人心脾。
第二次中场休息后是安德烈·皮萨列的演奏,他首先带来了舒伯特的《降B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作品96》。钢琴家的音色透明唯美,充满了歌唱性。音乐中的情感随着呼吸起伏,真挚自然,丝滑流畅。
下半场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78》同样十分动人。这首曲子是李斯特题献给舒曼的,虽然克拉拉并不喜欢,但是并不影响它成为了至尊级的奏鸣曲。而且因为内容丰富,结构庞杂,技巧艰深,被人称作“恶魔般的曲子”。安德烈·皮萨列的演奏有着很强的穿透力,让人在聆听过程中充满想象。特别尾声时有力的低音和高音声部的灵动合在一起时,仿佛身处美丽的欧洲小镇,听着教堂钟声响起,夕阳西下,鸟儿归巢,霞光渐渐被夜色淹没,内心唱出的虔诚祈祷。
最后返场的曲目两位钢琴家一起献上了四手联弹。他俩同为已故俄罗斯钢琴泰斗谢尔盖·多连斯基的弟子,演奏中的默契感和对音乐充满色彩的表现力应该是多年培养出来的同频共振。今天的这场音乐会虽然很长,但两位钢琴家精彩的演奏让观众意犹未尽。回家路上还听到一个小妹妹跟父亲说更喜欢白头发的钢琴家。颜值有时候也是很重要的,也许因为这场演出,小朋友会因为有了偶像而更努力地练琴。今天中元节不能晚回家,音乐会结束还是黄昏,下过雨后天空如洗,凉风习习,完美的周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