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了22-32条,可以说近期有点懈怠,一阵忙碌过后,总想偷懒,放松,这种习惯在读书方面是影响巨大的,这会造成自己读书浅尝辄止,虎头蛇尾,一知半解,不求甚解,甚至很多书,只读了一个开头,就不了了之了。既浪费时间,又无法形成对整本书的深度思考,着实不科学,因此,以我自己过去读书懒散的例子为诫,一定要坚持读完一本书,哪怕时间轴长一点,哪怕每天啃一点,只要坚持读完,就会在整体上得到提升。这种提升的兴奋持久和浓烈,会内化成行动和思想,语言和气质。
阅读这十条,我感到苏霍姆林斯基对于儿童教育的激情分享和科学解读。他从兴趣的获得和注意力的获取,阅读对思维的帮助和对智慧的构成,直观教学,、劳动教育、操作能力、发现孩子兴趣学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
我明白了学科教师要对自己的学科充满热爱,充满想象力,时刻用阅读来的智慧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一成不变的套路式教学是枯燥乏味的,无法引起学生兴趣的。我还知道了阅读应该是孩子养成的第一个兴趣爱好,一所校园一定要有书,一个班级也要有书香为伴。劳动,尤其是复杂的劳动,是需要多种官能配合才能达成的,所以我们的教室要面向室外、走进农村、田地、大自然。
近期硕同学的父母都来到学校,我们用了一节课的时间探讨天的行为和表现,父母刚开始显得很焦虑,孩子懦弱、内向、、懒散、缺乏男子汉气概,这已成事实,那么我们怎么去在这基础上对他进行好的引导和教育呢?家校共育,这是肯定的,家长态度非常好,也非常认可和支持我的各项工作。最后我们决定:爸爸多带孩子去体育锻炼,妈妈不再催促,而是学会欣赏。老师接纳他的现状,鼓励并呵护自尊心。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再沉默不语。
就这样,下午他就得到了表扬,他的字体好了,他的作业写得快了,他这道题写得很有水平……他果真进步了,感到了自己脑力劳动带来的惊喜和快乐。
我们都很惊喜,孩子带来的改变,这说明了我在请家长来学校之前就抱着解决问题和帮助改善的目的,而不是把问题抛给家长,让家长自己痛苦接受孩子的现状,所以请个别学生的家长来聊聊,这就是我给孩子们的话,不是告状,让孩子感觉如临大敌,活不过今晚的那种天崩地裂的感觉。
所以我们抱着什么心态做事做教育真的很重要,每个孩子都不同,并没有哪种方案立见成效,只有摸索与尝试,欣赏与帮助,接纳每一个孩子的特性,他已经如此,我们该怎么在这个基础上向好引导呢?而不是改变了这个人的特点再变好。谁都无法改变,只能互相影响,学生也影响老师做事做人的态度,对教育和人性的理解。
铭同学爸爸来学校时,我才知道父母早就离婚了,看着父亲谈及此事眼里的强忍的泪花,我有点理解,放学时铭的姐姐在教室门外等他回家,清秀文静的姐姐,邋遢的弟弟,每个孩子都在用力过好属于自己的那份童年,他们真的试着独自努力过了,好像不那么成功,那就应该让老师科学指导,鼓励帮助,指点迷津。
老师,老是好为人师,因为,每个孩子的童年都与众不同,所以你得用心让每个属于你的孩子花团锦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