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幸福的皇帝:时逢盛世,在位时间长达60年,本身又颇具情调,虽非大家行家,但却酷爱书画、瓷器、玉器。王朝虽然开始走下坡路,但足够支撑他的奢侈嗜好。
公元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八月十六日,造办处官员,工匠在内务府太监陪同下,来到紫禁城乐寿堂。
他们认真量画着,还小声讨论着,准备在此摆放一件名传后世的玉雕作品-5000多公斤重的“大禹治水图玉山”。
这件玉雕作品的原始玉坯,来自万里之外的新疆和田密勒塔山,体型巨大。而密勒塔山海拔5000米,终年积雪,空气稀薄,每年仅仅只有七、八、九3个月能进山开采玉料。
这件玉坯,光开采,运到山下,就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用时三年多。
而跨越千山万水,将它艰难远运至北京,又耗时三年多。
事情才刚刚开端。这件玉坯之所以要运到北京,是因为需要皇帝过目拍板。乾隆对它满意后,上万斤的玉料再次启程,南下运至玉雕中心-扬州。
玉料经水路,三个月后,方才到达苏州。苏州顶尖的玉雕大师们,用了六年时间,精雕细琢,将其打造成一件繁复的,高224厘米,重5300多公斤的精品玉雕作品。
玉雕上峻岭叠嶂,瀑布飞流,古木苍松,悬崖峭壁上,成群的人在开山治水。
乾隆五十二年,成品“大禹治水图”玉山,被运回到紫禁城,安放在乐寿堂。
从玉坯开采、运输至北京,北京→苏州,雕琢,再次苏州→北京,安放,整个过程用时十年之久,五十余万人工,耗银五百多万两。
乾隆为了个人雅好,劳民伤财,却给后世留下一件极致的名贵文物,不知道,制这件玉雕,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大禹治水图玉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