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视频上经常会刷到这样的视频,一个女生长期受到黑头的困扰,某试过许多方法都不管用。有人推荐了某个产品,一用,黑头马上除得干干净净,皮肤像鸡蛋一样光滑。
这样的护肤产品会让每个同样深受黑头困扰的观众心动,但是实际效果并没有那么好,有时候甚至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面对琳琅满目的护肤产品,怎样才能选择靠谱、有效的护肤品呢?
《成分护肤》认为,只有知道自己的皮肤特性,了解各种护肤品中各种成分的效用和副作用,才能挑选到一款适合自己的护肤品,让自己的皮肤变得越来越好。
《成分护肤》由日本的西一总和白野实两位作者合著,是一本化妆品成分的百科全书,书中通过详细介绍各种化妆品成分,教会我们根据自己的肤质选择适合的护肤品。
西一总是美容化学研究者,长期致力于有机化学的研究,对各类护肤品有深入的研究,并参与护肤品策划开发。他从2013 年开始运营博客,详细讲解化妆品,帮助了数百万在皮肤、头发方面有烦恼的用户。
白野实是护肤品配方专家,从事护肤品处方开发 23 年,是山野美容短期大学客座讲师,东京医药专门学校客座讲师。同时,他积极开展演讲和举办讲座,向更多人科普正确的护肤品、美容知识。
01 化妆品的主要成分你知道吗?
在各种护肤品广告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像玻尿酸、抗氧化因子、海洋深层水、植物提取等名称,对于大多数而言,这些词语可能会让我们觉得一款产品很厉害,可是到底厉害在哪里却没有多少人知道。
实际上,不管广告做得怎么天花乱坠,化妆品的基础成分无非是水性成分、油性成分、表面活性剂和美容成分四种,前三种被称为基础成分。
每种基础成分都有不同的作用,比如水性成分的主要功能是保湿,我们熟悉的甘油、乙醇都属于水性成分,而像凡士林、石蜡则是油性成分,它们同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
表面活性剂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让水和油能够融合,另一个作用是清洁。表面活性剂主要有四大类,分别会用于不同的产品中。
每一种基础成分中,都有很多品种,每个品种会被用于不同的护肤品中。
在制作过程中,不同比例的基础成分能作出爽肤水、乳液、霜等等各种形态的产品。
因为是介绍化妆品成分的书籍,书中有大量的化学名称,作为非专业人士,要记住这些名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这并不会影响我们使用本书,它已经很全面地列出了我们可能会遇到的皮肤问题,并且分为9个部分,分别作了详细的介绍。
而且对于每一种皮肤问题,都介绍了详细的成分及具体的特性和作用,即使我们不熟悉这些拗口的成分,也只需要在购买护肤品前翻一翻这本书,找到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记下适合自己的有效成分,再去挑选护肤品就可以了。
02 9种最常见的皮肤问题了解一下
每次在购买护肤品,店员总会询问我们知不知道自己的肤质,有时候也会问更加详细的问题,帮助我们挑选适合的产品。即使是在网上购买,通常也有各种关于肤质的选项。
不同的肤质需要不同的护肤品,这应该已经是大家都认同的知识点,可是很多人却并不清楚自己的肤质。
很多人对自己肤质了解,都停留在干性、皮肤、混合型这三种简单的分类中。实际上,如果只按照这三种最基础的分类方法来选择护肤品,是无法解决大多数的肌肤问题的。
《成分护肤》中,作者介绍了9种最常见的皮肤问题,包括长斑、皱纹、干燥、皮肤敏感、皮肤出油、黑头、痤疮、暗沉和黑眼圈。
对于每一种皮肤问题,书中都详细讲解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正确的护理方法,以及针对该问题的有效成分。
而真正能够对上述皮肤问题产生效果的,不是三种基础成分,而是美容成分。
以黑头为例,黑头产生的原因是皮脂过剩、污垢混合形成的,要想解决黑头,做好清洁是最根本的办法。
而只靠水和油脂是不能溶化黑头的,要想清理黑头,只有做好清洁,同时做好日常的护理。
书中针对毛孔问题,书中推荐了多种美容成分,这些成分有的能够抑制皮脂分泌,有的能够去除角质,也有的具有抗炎效果。
03 针对自己的皮肤问题,选择成分合适的护肤品
“如果使用后皮肤紧绷或干燥,那就证明这款产品不适合你的皮肤。遇到这种情况,请毫不犹豫地尝试其他类型的产品吧!”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是两位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
怎样才能选到适合自己的产品呢?每种产品都先用过,出现症状再弃用,这显然不是一个好办法。
正确的方法是学会解读化妆品的成分表。
化妆品中的成分会按照含量从高到低进行标注,大多数化妆品中含量比较高的都是水性成分和油性成分,活性成分和美容成分的含量要低很多。
《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中规定:“如果成分的加入量小于和等于1%时,可以在加入量大于1%的成分后面按任意顺序排列成分名称”。
因此,如何掌握1%分界线是一个掌握化妆品成分的重点,通常情况下,当植物提取物、功能性成分、增稠剂或抗氧化剂、香精或精油中的某个成分第一次出现时,就意味着接下来出现的就是含量小于1%的成分。
即使有这个诀窍,要找到1%分界线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此时,另一个方法能够帮助我们,书中提出了以下几个注意点:
看是否含有刺激性强、不适合自己肤质的成分;
通过水性成分的使用感受、油性成分的性状,推测出产品的触感;
在洁面类产品中,重点关注表面活性剂成分。
04 写在最后
对于一个对各种化学物质或提取物毫无了解的小白,这是一本需要反复翻看的书籍。
只有实际应用到化妆品挑选中,各种枯燥的成分名称才会变得有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