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位父亲向我求助,孩子又要求转学。怎么办?一个学年不到,之前已经在孩子的要求下转过一次学。现在孩子又闹着要转学,理由是不喜欢第二所学校的严苛管理。做父亲的有点手足无措,帮他转学怕没完没了,不帮他转,又担心孩子无心学习,甚至闹出幺蛾子来。
其实作为朋友,我也没法提建议。我就讲了《我的事业是父亲》作者蔡笑晚的故事。
这位平凡父亲的理念朴素而异样。他朝着自己“父亲就是一生的事业”的目标,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三十多年后,六个孩子个个长大成才,其中五个读完了博士,一个硕士毕业。长子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毕业,36岁即成为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还担任美国国家基金会的论文审查工作,2008年荣获世界统计学“诺贝尔奖”——“考普斯总统奖;次子蔡天武,14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岁时考上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主办的CASPEA留美博士班,25岁获得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后曾任华尔街基金管理经理,曾在美国最大的、素有“金融界哈佛”之称的美国高盛公司出任副总裁,现任纽约自己经营公司;三子蔡天思,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曾被美国圣约翰大学录取为博士生,现国内开办实业;四子蔡天润,华西医科大学毕业,曾被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录取为博士生,现正在上海创办私立医院;五子蔡天君,中国科技大学硕士,现中国建设银行工作;六女蔡天西,14岁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18岁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22岁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28岁时成为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她指导的博士生比她大12岁,30多岁时成为哈佛大学终身教授。
看蔡家六个孩子的故事,每一个孩子的成就都觉得是无法企及的高度,望尘莫及。倒是蔡笑晚早年接受央视采访的时候,讲述的一个小故事让我觉得普通父母可以借鉴的地方。
他家老四蔡天润看完《少林寺》后,深受影响,决定不读书了,想去学功夫。蔡父对老四说,这么重大的决定!我给你一段时间考虑,你再告诉我。没有想到,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后,老四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想走一条和哥哥们不一样路。蔡父说,既然你意志已定,那你就要好好走下去。你几个哥哥考上大学,我都做个酒席送他们上学,你既然选择学功夫,那我也做酒席送你。老四去到武术学校没有多久,写信给蔡父说,他后悔了,觉得这不是他想象的学功夫,想回家。蔡父说,那不行,你去的时候我给你交了一年的学费,再苦再累你也得把这一年坚持下来,人总得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你想好了,如果想回家,一年期一到,我就接你回家。老四无话可说,一年后回到家努力学习,考上了华西医科大学(后来并入四川大学)。
我对对电话那头的朋友说,我没法给你建议,听完这个故事你自己去做个判断、做个选择吧!
秉持全人教育理念刘启辉,青岛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先后出版畅销书《其实你不懂孩子》《学习好其实并不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