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凌晨五点钟的闹钟声,一蹬脚就可醒来,我习惯了这样的起床方式,一是我的身体虽然在睡觉意识里却时刻提醒着自己该起床了,二是这样的方式能让我快速起来,便自那时起我便没了赖床的习惯,手机的闹钟也一直只设置一个。
那时候母亲总说我起床的方式是惊吓式的,但那时候我不常做恶梦,不常做梦,我记得我躺在床上,然后闹钟就响了。夏天还好,天是亮的,便心甘情愿地起来,一旦入冬,早上除了习惯性的蹬脚,就是深深地叹一口气,然后掀起被子,头发一抓,高高挽起。
醒来后便下楼刷牙洗脸换校服,与此同时母亲已经开始在厨房里叮叮当当做起了早餐,动作是一整套的,缺一不可。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一般有十五分钟的时间早读,直到母亲把早餐放在桌上。
6:15出门。
6:25到达坐车的地点。
班车一般会在7:10左右到达,为了赶上早读课,运气好的话,我一般会在坐路边拦到的三轮车,然后拼上一车人便可晃晃荡荡地上路。
从坐车的地点到学校一般要四十分钟左右,时间过早,能不能拦到三轮车也全靠运气,加上偶尔路上会遇到些情况,所以不总是准时的,因此我常常会错过跟大家一起早读的时间,这算是我高三时期的一个小遗憾吧。
7:40分的早读课,大多数情况下我只能在外边扫着走廊直到同学们早读课结束,便从后门静静地走回教室。
从出门到学校这一个半小时的折腾,那时候的心情很暴躁也很委屈,觉得自己在浪费着自己宝贵的时间,尤其是高三这一特殊时期,但因为身体原因,我又不得不妥协。现在看来,我却不得不佩服属于自己年少的不妥协,愣是跑完了一整年。
那一年,我坐过大叔两个轮的三轮车,和一箱箱的货物一起挤过一辆面包车,坐过一路飞奔的摩托车,也坐过县城银行长的轿车……听说昨天西市场又有人聚众干了一架,听说最近的猪肉又涨价了,听说桥上睡着的乞丐以前是某个人的妻子后来发生了些事情,听他们说昨天的新闻说国家重新调整哪条政策……
看来那一路上我不全只是在浪费时间,在这之前,我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书本上,初中的时候,想努力考上县城最好的学校,考上了,想努力的考上重点班,考上了,然后,我就生病了。
那时候我没有听从父亲的意见,回小镇上读书,而是倔强地选择两地来回跑。那时候的我只是一味地抱怨眼前的不顺,现在想想我也因此有了机会听他们说说生活的故事,文字里也开始不全是华丽的词藻和传奇人物,而是多了四季,多了人情……
我们常常把挡在我们前往目的地的一切称之为阻碍,归为不顺,每每谈起时也总是耿耿于怀,我们主观的认为要是没这些“阻碍”“不顺”,我们会“更好”,便言之凿凿地告诉身边的人说,告诉下一辈的人说,一切源于那些不顺,然后身边的人,下一辈的人一拍大腿,是啊,我那时候也是啊,如果没有那些,我现在说不定也……
然而现实并没有给我们“如果没那些”的机会,但给了我们可以“还好”的售后服务。还好我选择了两地奔跑,还好我没塞上耳机而是一路听她们说白菜一块钱一斤,还好我有了这段经历,从此不再是表情淡漠的女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