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狗十三》又把我看哭了,其实我泪点很高。
小时候看《泰坦尼克号》一堆人哭的稀里哗啦我浑然不动。
如果说之前看《无名之辈》是同情底层心酸而哭的话,那这次就是戳心窝了。
我想说怎么拍的这么真实,真实得就像从小监视我一样,虽然事情不一样,但是事情的意义都一样。特别是酒桌上吹比,跟我爸说的一模一样。
全片的关键应该就是那只狗,因为爷爷弄丢了狗女孩很伤心。但父母始终觉得只是那只狗的问题,其实是苦闷的家庭生活以及枯燥的学校生活中的一种精神寄托。
父母一次又一次的找狗,又重新买又怎么样,完全没有理解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不是狗,而是一种家庭的陪伴和理解。
就像《三体》里的维德,把想要的结果当成了达成结果的手段。
他们不思考自己行为的合理性,只会觉得孩子不懂事。女孩为了找狗,把爷爷推到了弄伤了,其实这个行为应该是她对苦闷家庭生活的反抗。但是到了后面,发现无法反抗,只有带着忧郁顺从。
她始终在寻找某种生活的合理性和平衡点,但一次次被打破。
后面为了哄她,也重新找了只狗,但是女孩认得出它不是。
。呼狗名她的狗(名字叫爱因斯坦),后面也是为了救这只狗也是迫于无奈,就把它当做了爱因斯坦。
这一刻表明了她停止了反抗,向黑暗的现实妥协。
后面他的同父异母的弟弟被宠坏了,打了狗被咬了,于是他爸决定把狗送去狗肉店。女孩拼命反抗。明明不是自己的过错,是他们错误的行为,为什么要自己买单,而且要把自己美好的东西在面前亲自毁灭?但反抗又没用,毕竟要学会“懂事”。
恳求最后她取得了保送高中的名次,他爸很高兴问她想要什么,她只是想看看狗被送到了哪家狗肉店。
最后无果,觉得她并不是要找到狗,而是要和自己青春期那段往事和解。
这句谢谢很真诚。
谢谢可他爸还是没理解这个事情究竟意味着什么。
还是不能理解女儿需求最后的聚餐,亲戚朋友们都在一起。
最后给她端上了一盘招牌狗肉。
她愣了一会,最后还是说了句谢谢。这一刻那个青春期的姑娘已经死了,活过来的只是一个世故的成人。
结局致谢虽然主角是女的,我是男的,但是我还是很能理解,因为青春期的苦恼大同小异。不过有些我也理解不到,那个大的女孩秀了一波内衣,说是男朋友送的,这个啥意思啊?
就像之前看《堂吉诃德》很多人都觉得堂吉诃德十分的逗比, 弱智,可他很快乐啊。和巨人斗殴带着荣誉把某个村妇当做公主迎娶等等。他不需要明白,因为清醒对他来说才是真正的死亡。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非常有意思,叫达克效应。论述有点繁琐,简单的说就是智商不高的人认识不到自己智商不高的事实,因为认识到自己智商不高需要很高的智商。
罗素也说过差不多的话:这个世界的问题在于聪明人充满疑惑,而傻子们坚信不疑。
这个片子投映的应该是一代人,如果你没碰到的话,那么你该多么幸运。
最悲伤的还不是这个故事,而是,真正像故事里面的父母那些人,他们不会看这部电影,而看这部电影的人大多也不会成为那样的人。这是两个完全分割的群体。意识不到自己的不足,便不会改正自己的缺点。
另外谈个其他话题,看来人口的年龄结构真的已经暴露出一些弊端了。
这么大一堆人家庭聚会,就这一个小孩。两个十七八岁的,其他全是上岁数的。我每次过年吃饭都见不到几个同岁数的,都是一群中年和老年。看来老龄化已经不可避免了。
因为人口结构的问题,独生子女的教育其实问题很多。我就是独生子,又可能因为我家的原因,从小惯了一堆毛病,我现在好不容易认识到这点了他们还要接着惯。我说不用你做,我自己来,非要帮忙,然后每次谈到我为你付出了多少多少,其实不用付出,自我感动。
每当我想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的时候,我发现制约我的不是什么资料啊,什么学习氛围或者什么捷径。制约我的都是曾经的习惯,那种经过岁月锤炼留下的资质与人格。这个东西不提高很多事情估计也就办不成。
当然我离成家还早,不过之前也看了看吴军的《态度》他给女儿写的家书,心里那个羡慕,怎么有这么好的父亲。
当然《态度》也好,《狗十三》也罢,都不是让我们自怨自艾的沉沦,而是训诫我们,要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PS:
酒驾又打电话,还边开车边亲女儿。这十二分和进局子蹲两月少不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