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诡辩整理









二 五大逻辑缺陷
1 概念模糊
我们讨论美女时,一个人说这个女孩好漂亮,另一个人说一般,又有一个人说根本就是个恐龙嘛!之所以产生这种差别,因为在他们心中,美女的标准是不同的。按照不同的标准来讨论,这种争论是不会有结果的
2不懂集合概念
中国人的集体观念比较强,这就产生一个普遍现象:对于中国人来说,往往是批评个人就等于批评集体;批判集体就等于批评集体里的每一个人。
我们说南方人善于做生意,这里的“南方人”是集合概念,但不代表每个南方人都善于做生意;再比如,我在这里谈到的“中国人缺乏思辨力” ,这里的“中国人”是集合概念,并不说明每个中国人都是如此。
3 类比推理,生拉硬扯
我们常说的一些谚语,比如“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等等,都是用的类比推理,这些话真的很有道理吗?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流传久远的成语、谚语都是用类比的方式。如“无风不起浪”、“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等等,这些说法同样是有问题的,是不能把它们当成真理的。
无风也会起浪,印度洋海啸的浪大吧,不是风引起的;苍蝇也会叮无缝的蛋,只需给蛋抹上狗屎就行了,许多人正是通过造谣生事来诋毁别人的。
4 非黑即白,二元思维
二元思维是中国人常见的思维,这是一种很简单的思维,小孩就会的好坏人思维,很多中国人上了这么多年的学,思维还处在小学生水平。
这种思维是片面的,没有认清人性的复杂性与多面性。对待现代人同样如此,中国人很容易将某一地区、某一阶层或是某一职业的人妖魔化。
5 乱立靶子,错误推理
你说的话明明不是这个意思,但某人却认为你就是这个意思,然后他根据这个错误的理解对你进行批驳。
这种行为,有人给了一个形象的比方:他自己树立了一个靶子,却说是别人的靶子,然后对着这个靶子进行猛烈的攻击。
社会学家李银河曾多次谈到同性恋的问题,引起不少人的攻击。有个人在网上发评论说:“我是个医学院的教授,我认为,同性恋不宜提倡。”这里面有明显的逻辑错误,他作出了错误的推论。因为李银河从来没有说过要提倡同性恋,只是说政府和公众要正视,而不要装作看不见而已。
这位教授的逻辑是:你替同性恋说话,你就是提倡同性恋。他所反驳的观点根本不是李银河的观点,这不是乱放炮嘛!并且,此人还以“教授”自居,似乎做了教授就代表了正确,显示了其无知与自大,格调更低一等。这种思维的错误就在于从别人的论述中推不出反驳者所理解的观点。
三 识别诡辩的五方法
1 四项错误,一个三段论中只能有三个不同的概念,有四个必然是错误的; 人存在了几百万年,你没有存在几百万年,你不是人!
2 中项两不周延:用来联系大小前提的内容即为中项,中项需要对两遍都周延。(如果一个范畴项被称为是周延(Distribute)的,那么表明这个范畴的所有个体都被涉及到。在陈述如“所有 A 不是 B 就是 C”中,项 A 是周延的,因为集合 A 的所有元素都被指出了。而项 B 和 C 不是周延的,有的 B 和 C 不是 A。) 一部分中国人有钱,北京人是一部分中国人,所以北京人有钱。 一部分中国人是中项
3 大项扩大,小项扩大:红薯是高产作物,红薯是杂粮,所以杂粮是高产作物(小项扩大)。运动员需要锻炼身体,我不是运动员,所以我不需要锻炼身体。(大项扩大)
4 前提都是否,结论不必然。大前提、小前提都是否定句,所以不出必然的。
5 前提有一否,结论必为否:人非草木,哲学家是人,哲学家非草木。
四 引用
https://mp.weixin.qq.com/s/y2buOrDanZ2kV4j7tIS1eg 《中国人思维的五大逻辑缺陷,BBC用一部趣味纪录片给解决了》
《诡辩术——60种诡辩方法》
《刘润五分钟商学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