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国久了,渐渐习惯了各种英雄人物陆续登场,他们无一不是容貌甚伟,高大勇猛,或是风流飘逸,儒雅文静,他们的外貌和内才相互映衬,表里如一。今天继续读三国,见了庞统、张松,才发觉并非如此。
庞统名声在外,世称“凤雏”,当时流传这样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人者可安天下。”火烧赤壁之所以能成功,也和庞统献计曹操连环计有极大关系,可见他有勇有谋,是世人所认可的。可如此智士,却在被鲁肃引荐给孙权时,被孙权轻看,不得重用。原著这样记载“权见其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原来庞统外貌丑陋,同时因有奇才,所以对自己的才能显得狂傲,孙权刚失去重臣周瑜,而庞统又表示出对周瑜的轻视,所以孙权对庞统不仅不爱,而且丝毫没有想用他的意思。这次没有得仕,固然有庞统不懂屈伸的缘故,但很大原因,也是被他的容貌所连累,“以貌取人”,是人的惯性,在这点上,庞统实在吃亏。
容貌的亏,庞统吃了不止一回。见在这当不了官了,他转而投了刘备,虽然带了鲁肃和诸葛亮的荐书,但他也有傲气,更想看看玄德是否真的是个贤明的长官,所以,并不提诏书的事。可想不到仁德名声在外的玄德,见到庞统时,同样以貌取人了,只是比孙权做的委婉些,说暂时没有合适的职位空缺,就让庞统先去做了个县官。这让庞统很难受、很憋屈,他不甘也不愿做个小县官,这不是大材小用嘛!所以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政事,就是不好好干活。好在后来刘备派张飞巡县时,张飞亲眼见着庞统半日之内把半个多月的案件现场批阅,现场审问,是非曲直,条理分明,才向刘备证明了自己的大才,得到玄德礼遇,和孔明两人一左一右,共同辅佐刘备。
被自己的容貌所累的,还有一人,姓张,名松,字永年。书中这样记载他的容貌:“其人生得额䦆头尖,鼻偃齿露,身短不满五尺,言语有若铜钟。”他在益州,侍奉刘璋,见刘璋懦弱,打算代刘璋进献曹操之时,把本州的地图偷偷地献给曹操,好投奔曹操。但不幸的是,曹操对他的第一印象极差,书中记载:“操见其猥琐,五分不喜。”所以之后张松以言语挑衅曹操,并不见曹操像对待陈琳、陈宫一类人的包容和爱惜,反而“拂袖而起,转入后堂。”不搭理张松了。张松想投奔不成,曹操也失去了得到西川地图进而一举拿下西川的机会,反倒把人才并地图推向刘备,拱手让人了。
看来,对人才而言,容貌端庄同样是很重要的,想要伯乐一眼就能从外在看到你如黄金般可贵的才能,几乎就是期待伯乐同时也得是一位圣人,这是很难的!虽然最终决定重用与否的是人的才能高低,但如果碰到只会以貌取人的上司,第一眼没有看上你,几乎就等同于你与机会失之交臂,再无进一步认识和证明自己的可能了!真是悲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