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进行了心理学本科学习的第三次考试,因为我本身不是心理学专业的,学习起来有点吃力。且前两次考试的科目比较少,这次有7门课程,压力还蛮大的。加上考试题型不知道有没有变化,更是有点忐忑。看学霸们每次考试都风轻云淡的,自己哪怕努力准备,依然还是提心吊胆。
考试,名词或者动词,指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现场操作等方式考查人的技能或知识水平。
和菜头老师关于考试的文章重点是拆解,告诉我们考试的方法。他把考试看成是一场对话,只不过对话的形式是通过试卷来进行。
首先一定要把基础打扎实,基础分一定不要丢,因为粗心大意而丢掉的分其实付出的代价最大,要想得到同样的分数在困难的题目需要花费10倍不止的努力。所以,没有必要一张卷子必须从头答到尾。而是先回答那些最简单的问题,那等于是老师赠送你的分数。这些分数务必要全部拿在手中。
而且当我们把简单的题目回答完毕,那就相当于对话完成了第一部分,证明自己的确在认真学习,完全掌握了基础知识。老师会认为我们还是值得挽救的。
其次在中等难度的题目上要花最多的时间,这是基于效率的考虑。因为难题短时间内不容易解开,但相同的时间投入中等难度的题目,可以破解其中的相当一部分,这样就可以从及格进入到良好。抢中等难度的题目对于师生关系也很重要。老师也想在学生身上看到希望,能够解答部分或者全部中等难度的题目,这样的学生就是值得培养的对象。所谓个人的学习能力,是靠这一部分的解题能力来得到体现的。能回答出来,说明不单听了课,记住了内容,而且自己还愿意去思考,那这样的学生也就值得多看一眼,多提点几句。
最后是难题,考的不仅仅是知识储备,还有心理压力等等。想要证明自己的确聪明,想要拿到更高的分数,这就是赌博心态。而赌博是需要本钱的,本钱就是自己前面拿到的分值。如果你确信自己拿得足够多,心态上自然也就更加放得开。挑战难题需要的是松弛和专注,于是灵感闪现的可能也就随之增加。
和菜头老师也建议我们反过来倒推成年人如何学习,先做题,因为做题才知道自己差在哪里,然后再学习掌握这些知识点。带着问题学习,教材也会自动分层,你会清楚地知道哪些应该先学,属于基础部分,哪些应该后学,算是进阶部分。通过考卷的提问,你也会认识到这门专业最关心的是哪些问题,应该优先学习哪些问题的解答,知道什么才是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
我学心理学也是这样的进程,先粗粗的略读一遍教材,然后开始做题,刚开始真的是每次都不及格。刷几遍题目后再重新去仔细研读课程,然后再刷题,这样反复,理论知识总算是能搞懂七七八八了。只不过我学习是拿来用的,离实践还很远,需要去线下练习,需要有督导指导,对于一个上班的人来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这么多科目的考试都过了,剩下的再难也要挺下去。
如和菜头老师所说,从复习到考试,再到拿到成绩,考试只是过去了一半。拿到批改好的考卷,如果内心没有羞愧、恐慌、痛苦之类的心情,那么考卷上都是自己和老师的对话结果。然后我们去查漏补缺,争取拿到满分;工作也是如此,在不断犯错了进行改正,到年终考核时判定自己的业绩及有否进步。
也就是说,考试也是有方法的,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拆解重点,拆解基础,然后扎扎实实地补漏求全,总比盲目来得有底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