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最近在看特立独行的猫的《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
文中说作者刚上初中时英语成绩是全班最好的。
初二开始学学会了偷懒。因为课文变长了,同时她又认为背课文是无厘头和可笑的。于是再也不背课文,只停留在熟读的基础上。
到了初三的时候她的老本吃光了,原本扎实的基础瓦解了,英语越来越差。中考时满分150分的试卷,只考了120分。
而她的前桌从初一时就认认真真地背课文,直到初三,从未偷过懒,中考她考了满分。
后来,前桌女孩上了全省排名第一的高中;作者只上了全省排名第三的高中。
等作者上了大学,迫于形势,不得不起早贪黑地恶补。熬了很多夜,下了很多功夫,最后也没有能够使英语成为自己的优势科目。
作者参加工作后也受到英语不够好的影响,很多事不得不比别人下更多的功夫。
英语比不过别人,只得从码字上找自信。好在,她码的字没有白码,出了几本书,有了名气。
但是她用在码字上的功夫远远超过了当初背熟那些英语课文的时间。
惰性是人人都有的,所以做事想偷懒也是人之常情。

所以你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与惰性斗争的结果。
2
赵桃大学毕业后,在一个普通中学做老师。年轻人的工作激情过去后,她开始得过且过。教材已经都过了几遍,拿着备好的旧书,不必再麻烦地重新备课。上课一直照本宣科,好几年讲的内容都是一样的。
她不仅不再好好备课,还不主动学习。
看到工作了十几年的老同事依然认认真真地备课,她觉得他们都傻。一样的内容有什么好反复备的。
看到跟她同龄的同事不断学习新的内容,她觉得他们不是一般的傻。学不学不就是那点东西吗?有什么好学的,真是不懂偷懒,不会享福。
七八年过去了,跟她一起进学校的几个同事,都已经升了职称,只有她还是原来的样子。有几个同事还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了大城市,进了更好的学校教书,有了更好的生活。
回首这七八年的工作表现,赵桃非常后悔。如果没有偷懒,她也完全可以去更好的学校。刚参加工作时她的业务是众多年轻老师中最好的。
如果她没有自作聪明地偷懒,七八年后的今天,她不可能还是如此碌碌无为。
好在现实让她明白了人生不能偷懒,每偷一次懒,以后就得花成倍的时间补回来。
她现在已经重新开始努力。但是付出的心血比起那些同事要多很多。因为年龄不饶人,记忆力和精力都不如从前。
赵桃是如何一步步落后于别人的,她心里特别清楚,就是从她一次又一次的偷懒开始的。

惰性是我们身体中的恶魔之一,我们应该消灭他。否则被他左右,被他牵着鼻子走,以后要么永远平庸,要么需要付出加倍的汗水。
在流下悔恨的泪水时,你才明白现在流的泪是你从前偷的懒。
3
前段时间公司掀起了跑步热潮。大家通过钉钉运动软件记步数上传到公司群。
开始几天,大家热情高涨,每天超万步的人挺多。随着时间的推移,超万步的人越来越少。
21天后,整个公司四百来号人,就剩下了两个人。一个是30+的史明,一个是50多岁的老蔡。
史明每天都超过一万步,风雨无阻。
后来我才知道,她每天跑步一万已经坚持了三年。三年来她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从没有间断过。即使身体有小的不适也不停下脚步。
刚来公司时,史明比较胖。身高165,体重有140斤。
在一次高中同学聚会时,史明看到从前比她胖的同学,全都比她瘦,大受刺激。当时就下定决心减肥,回来以后就开始跑步。
三年里她从来都没有偷过懒。现在有了一副傲人的身材。
50多岁的老蔡,原先是个病秧子。三天两头往医院跑,每月工资有一半送给了医院。虽然经常听说,谁谁谁得了癌症,但因为都是不相识的人,就当只当故事听听。后来邻居,一个比他年轻七八岁的公务员,得了贲门癌去世,丢下老母幼儿,他才明白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从那时起他就开始跑步,先是每天3000步,后来是5000步,现在每天都超1万步。从他开始跑步至今,他连感冒都很少有。
4
偷懒我想是大多数人都曾有过的想法。每天扫地,擦洗油烟会觉得我是不是可以偷懒,十天半月才打扫一次?但是十天半月以后却要花几倍的时间才能打扫干净。
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包括运气。运气从来只垂青有准备的人,而这准备就是日日夜夜不偷懒。塞万提斯说:“勤敏是好运之母,反过来,懒惰就空有大志,成不了事。”

大圣人孔子读《周易》多次翻断了编连竹简的牛皮带子;鲁迅先生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写作;马克思在大英图书馆磨出了脚印……古今中外成大事者无一不是勤奋刻苦,从不偷懒之人。大人物尚且如此,小人物要想做成某件事更得如此。
“勤奋能将戈壁滩变成绿洲,懒惰能将绿洲变成废墟”。
这个世界从来都不会亏待不偷懒的人。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1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