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下午看了顾长卫导演的电影《立春》,片中有两个人物打动了我。
一个是女主角王彩玲,人长的丑,却天生一副好嗓子,怀着音乐梦想,一心想唱到北京去,不甘心在小县城里当一辈子音乐老师,她的梦想提醒着她,不要在小县城里发生爱情,走出小地方,一定会实现大梦想,可是现实很残酷,把她的梦想碾的粉碎,北京没去成,歌唱演员的梦想没实现,后来她成了一个卖羊肉的人,年龄大了没结婚,自己到福利院领养了一个女孩,她成了周围人眼里的另类,一生没有一个知心朋友,只有在领养的小女孩面前,才看到她真实的笑容。
还有一位是跳芭蕾舞的演员,县剧团的胡金泉,上街演出,老百姓对一群跳扇子舞的大妈报以热烈的掌声,到胡金泉跳芭蕾舞时,曲高和寡,观众把讶异和鄙视的目光投向他,大家纷纷离场,不看他演的节目;他到别的单位教人跳舞又被外行领导说比泰国人妖跳的好些;推着母亲去散步,有人竟然当着他母亲的面说不要和这种人学跳舞。经历了一次次被侮辱,被伤害,他竟然制造一个案件,把自己送进监狱 ,以求与周围的人隔离开来,不再相见。
这些内心有追求,不甘心在小县城消耗自己的人,与周围格格不入,孤芳自赏,孤独寂寞,着完电影,我脑子里出现一个人名——李龙海。
2
李龙海何许人也?
与电影里的人不同,他是上海人,北大毕业,七十年代中期分配到我们这个小县城一中,教高中物理。
北大毕业生,知识水平那是没得说,上海大都市的人,看谁都是乡下人,内心自带的自信和对小地方人的鄙视,使他难于融入周围的人群中。
他不是我们班的物理老师,只是偶尔到我们班代一两节物理课,他上课从来不备课,课目都在他心中,只要看看今天上什么内容,上课时就能讲的清清楚楚,有时一节课完,他书都没打开过,对于他来讲,上这样的课是小菜一碟,根本不需要天天备课。
但是他这样的工作作风,理化教研组的组长和校长是不喜欢的,老师上课就是要备课,备案经常要检查的,他常常是被领导批评的对象。
他衣着整齐,经常穿一套笔挺的蓝色毛呢中山装,冬天还套上一件呢子大衣,小平头,头发浓密,好像还带一点卷,脸上长了许多春春痘,身体健壮,喜欢打羽毛球,技术不比体育老师差。
尽管他当时的年龄正适合谈一场恋爱,但他也和电影里的王彩玲一样,是不想在这个小县城发生爱情的人,王彩玲还是有两个男性进过她的单生宿舍,我们这位李老师从来没有女性走进他的房间。
当时不知为什么,同学们都传说李龙海有梅毒,是因为他脸上长痘痘,还是不合群,有人故意要损伤他?大部分的老师同学都不愿和他亲近,与他这个臭上海人保持一定距离。
也有个别老师学生与他关系还融恰,他当然也很喜欢和他们保持正常的交往。
3
当时学校兴搞开门办学,学校有学农基地,师生们时常要去基地挖土种菜,插秧打谷,有一天李龙海老师和我们班一起去挖土,中间休息时,我说“李老师,你唱首歌吧,都讲你唱好,让我们听听?”他有点不好意思,同学们都鼓掌喊着“欢迎李老师唱歌!”他站起来对同学们说“好,我就唱一首,但是你们不能看我,我要背对你们唱。”大家都拍手喊着“好!好!”我也开心地笑了起来,突然觉得这位李老师好可爱了;他的嗓子真不错,上海人唱京剧,也是京腔京韵,字正腔圆的,这次的学农课让我改变了对这位物理老师在我心目中以前的印象,后来有做不出的物理题,也偶尔悄悄向他请教。
4
当年的老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有正规军,也有杂牌军,有的口材好,有的口材差,我不晓得教我的物理老师是哪路军的,有一次给我们上《力的合成与分解》他竟然讲反了,本来是夹角越小合力越大,他教给我们的是夹角越大,合力越大,我还清楚记得,课堂上他还举例说明,两个人抬撮箕,要拉开距离才好抬,两个人挤在一起怎么好抬呢?我像蒙瓜一样,听的一头雾水,凭想象,两个人一起提东西,距离拉大了,要想把东西提起来,那应该是费更大的力气才行啊,你们看,这样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能考上大学,那一定是天才。
偏偏这样的老师领导喜欢,而像李龙海这样的老师,领导是非常讨厌的。
有一天,在老师办公室,他想玩弄一下我的这位物理老师,他找来一张表面光滑的纸,在中间戳了一个小洞,走到我的老师桌前问他,“某老师,你看我把水放在这张低上,猜猜看水会不会漏下来?”
“有个洞,肯定会漏的”。
“你看好了啊!”
李龙海把水轻轻地滴在有洞的纸上,水竟然没有漏,我的物理老师感到很奇怪,明明有个洞,怎么水就不漏呢?还捣鼓了一阵子,旁边的老师不好说明白这是水的表面张力的原理,只好抿着嘴笑,李龙海看到校长眼里的红人,办公室里出了丑,被他玩了一把,心里出了口恶气,开心极了。
5
一九七六年周总理逝世,报低上只出现一张没有任何人哭泣的照片,我们这个小地方没有人悼念周总理,就跟村子死了个老人家一样,与大家没有关系,学校里气氛与平时没有区别,小地方的人消息闭塞,反应迟钝,师生们照常吃饭,上课,睡觉。李龙海则不同,他是什么人?上海人!北大毕业的,他的消息直接从北京上海来,他知道周总理的死,在北京是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他知道天安门前有诗抄,人民英雄纪念碑有大量的花圈围绕,十里长街有自发的群众来送行,而我们则麻木不仁,没有丝毫反应,他坐不住了,他找来白纸,把天安门的诗抄,用毛笔写上,晚上到花垣街上到处张贴,第二天早上,校长找到他,把他痛骂一顿,“李龙海,你到处张账反动标语,等着写检讨!”
“不是我的写的。”
“落款是花垣一中广播室,不是你还有谁?”
后来,李龙海把他的委屈告诉了他的学生我现在的老公,说人家悼念周总理都不准。
6
我的公公当年也是学校的老师,他们家也住在学校,他并没有像其它的老师那样疏远李龙海,他的儿子们也和李老师正常交往,特别是老二(我的老公)喜欢和他打羽毛球,开玩笑。
花垣一中北边有小门,出门过马路就是一条小河,我们叫坝塘河,小河上有一座小桥,过河就是酒厂,酒厂后面是机械厂,在小桥的下方水流有几米的落差,下面还有一口井,周围的人吃水都从这里挑,花垣一中在河边上建了一个小型水电站,供学校用电。
每到夏天,人们都在河里洗澡,但是都不用井水洗的,因为那是吃的水。
有一天晚上,下了晚自习,河里洗澡的人少了,李龙海去河里洗澡,脱光了衣服,坐在井边,打了肥皂,用井水冲洗,因为水井没有围台,洗澡水流进井里,就会污染了整个水井,他这幕正好被在电站玩耍的老公看见了,“好一个李龙海,我今天要让你暴下光”!他把电站里的一百瓦电灯挂出来,照的李老师无处藏身,狼狈的不得了。第二天见了李老师,假装打个招呼“李老师,昨晚洗澡好凉快哦?”
“你干的好事?”
虽然有些脑怒,还是忍住了,两个人都心照不宣哈哈大笑起来,这个玩笑有点开大了。
7
还有一件事,是教体育的女老师告诉我的,她说李龙海有一天包了水饺,亲自端来送她一碗。
平时很少跟别人打交道的李龙海,心里是有数的,他认为这位体育老师是值得他尊敬的人,包了饺子要送给她一碗。体育老师感到很吃惊,一般的人是很难获得这样的待遇的,想想他一个单身汉,能够动手包饺子,很不容易了,体育老师不好拒绝,笑着收下了。
她说“孔宪华,你猜猜李龙海是用什么装猪油的吗?”我想装猪油不是用碗、小盆盆之类的装,还能用什么装,她讲“你猜都猜不到,他用玻璃板装猪油!你看我敢不敢吃他的饺子?他一番心意我领了,但是他做的饺子我硬是吃不下,我悄悄的丢了。”我头一回听说有人用玻璃板装猪油的,真是一大发明啊,冬天猪油不会化,是可以放在玻璃板上哟,可是他就是不担心这样卫不卫生,干不干净。
8
还有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
一九七八年,我们高中毕业,正是恢复高考第二年,高考前大家都在抓紧学习,找各种复习资料,我们家的亲戚也从外地给我寄来一些资料,我哥哥从武汉寄来一些考题卷子,我拿到学校做题,有些题不会做,拿到老师办公室请教老师,那天正好李龙海一个人在办公室,我把卷子递给他,说“李老师,麻烦你你帮我讲下这个题目怎么做。”
他看了看卷子,抬起头来盯着我看,问道
“你这个题目那里来的?”
“我哥给我的?”
“不可能,花垣人不可能会出这样的题目,只有我才出的来这样的题目。”
“真得是我哥给我的。”
“你如果不承认是我出的题,那我就不教你做噢。”
为了得到他的解答,我只好回答他“是的,是的,是你出的题。”他这才满意的笑了,并给我认真详细的解答,哈哈,我们俩都满意了。
我们毕业后,李龙海也回到了北京大学,不知是读研究生还是干什么,几年后有同学出差到北京回来,说看到李龙海了,我问“你们打招呼没?”她说“没打招呼,看得出来是他,他正在爬马路上的栏杆。”还是以前的那个李龙海。
我现在都六十岁了,想想李龙海老师也应该是七十多岁的人了,不知是否安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