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微信里,有一个战友丢过来一个信息,说自己想要众筹,愿意给他众筹的回复777。我对这个战友一点印象都没有,就像是那种只加了微信,之后连一次深度链接的聊天都没有过。我自然是不会回复。
这是第二次碰到这种形式的众筹,想要参加007组织的一个游玩活动,费用大概在4000-5000元,有人可能是自己拿不出这个钱,有人是美其名曰为了跟他人深度链接,然后众筹请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人帮助支付这个外出游玩的费用。
最早以前遇到的众筹,都是那种生疾病或者家里遇到大变故的,以前每当碰到这种情况,不管认识不认识,都会支持一下。都说救急不救穷,一个人一生难免会碰到紧急情况,一时之间周转不过来。但后来经常报道,也有好些人众筹不是已经拿不出这个钱,只是借这么一个缘由向广大人民群众捞钱,挺恶心的,把一个很好的众筹项目搞得面目全非。当然,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会稍作辨别,视情况而定。
但这种自己出去游山玩水却让别人来买单的众筹,从一开始我就很反感。第一次碰到的是一个失业了一段时间的战友,刚加微信不久,聊过一些话,有点熟悉又不是太熟悉的那种。本来那些聊天就不是太愉快,到后面都实在不知道能聊什么。然后丢过来一个微信,说想自己要去参加游玩活动,因为失业暂时拿不出那个钱来,希望大家赞助一下。虽然当时还是赞助了一点,看在有点熟悉的份上,但我也直接说了,以后这种事不用找我,我很反感这种事。
三十来岁的年轻小伙子,才失业三四个月,日子都要过不下去了。大学毕业后,怎么说也在社会上混好几年了,这种状态以后怎么养家,怎么养孩子呢?
我去年请过一个阿姨,阿姨六十多岁,找了好几个保姆的活,有一周干一次的,有每天做几个小时的,有上午做的,有下午做的。阿姨的儿子,没技术,没文化,在外面跑外卖,去年放开后全面爆发的时候,大家都发烧在家,阿姨家的儿子也发着烧,还在外面跑外卖。但凡有阿姨家这种为生活而努力奔波的劲头,即使没有技术,没有文化,又何愁生活无着落?
不管你给了众筹一个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选择众筹不是因为负担不起,而是想和有缘的你来一次深度链接”,比如“众筹已不仅仅是筹集资金,更是一次价值的交换,一场情绪共鸣”,比如“众筹不是施舍,而是爱的流动”,我都不会感冒。因为在这场众筹游戏里,没有我想要的,你所谓的“情绪价值”对我来说更多的只是麻烦和累赘。
我是一个喜欢安静地做自己的事的人,而且我都恨不得把一天当两天来过,跟远方的家人和亲戚、朋友的电话都很少了,为什么还要费尽心思花时间去维持这种低效的弱相互关系?
小茜是在大学时玩得特别好的同学,我们还不是一个院系的,上课时间之外的很多时候,我们俩都在一起玩。毕业后,小茜在老家县城工作,我在远方外地。每次回家后,都会去找她玩。后来我们都结婚有了孩子,回家的时候就少了,偶尔打个电话聊一聊。
慢慢地,几年后,小茜还停留在十年前的认知里,每次聊天都是我十年前说过的话和当时的看法,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这人生的山早已翻过了一重又一重,当年的认知、心境、想法早已翻篇,我明白你在说什么,你却完全不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这天还怎么聊啊。
当聊天都聊不到一起去的时候,偶尔问候一声,有事说事,没事也别强求,大家各自安好。上有老,下有小,我们都是匆忙的赶路人,没有多少时间在路边停留,我花在一个地方的时间多了,另一个需要我的地方肯定就照顾不到。
前不久,一个周日的下午,为了给一个小妹当“知心姐姐”,从下午4点多聊到7点多。这个时间段,我们家是最忙的时候,儿子5点到6点要上英语课,接回来吃完饭,路上都没时间耽搁,6:50又要送去上篮球课,而女儿晚上7点也要上英语课,女儿上课的地方还挺远的,中间还要准备晚饭。还好那天老鼠心情不错,没说什么,一个人默默地做完了一切,但到底男人比较粗心,儿子受凉了,第二天感冒了。
或许,等我们把孩子养大,又不用再为孩子忙活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起出去游山玩水,畅聊人生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