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的“三个刘老师”改一改,完成“学党史 崇师德 育新人”师德师风主题征文比赛任务,意外获得二等奖,mark一下)
我们的一生有很多个老师,塑造了我们的灵魂和生命。
身为教师的我,每年的教师节,都会想起三个刘老师。他们师者仁心,以爱心诠释师德;他们教书育人,以使命诠释师魂;他们立业以恒,以传承诠释师风。
第一个刘老师是我的小学班主任。
那是一个70年代的民办小学,由一栋四合院改建而成,东厢的教室和西厢的老师们的住家环绕起来,圈出一块上体育课的场地。
小学条件差,教具不全。为了让我们理解水的各种形态,刘老师走出教室,从对门的家里拎来一壶开水,还有一个陶瓷脸盆和一块玻璃。她把开水倒进盆里,盖上玻璃,顿时热气升腾,我们则围在脸盆旁惊讶地看着玻璃上结出一颗颗的水珠。
我的家里不太平。一天清早大人们又吵起来了,我没有吃早饭的心情,背着书包来到学校,正碰着刘老师从家里出来。她很意外,因为还没学生到校呢,她问我怎么这么早?我瘪了瘪嘴,没说话,眼泪珠子却忍不住滚下来。刘老师也没追问,转身回了家。我坐到课桌前,打开书包准备看书。没一会儿,刘老师进来了,端来一碗面,上面卧着一个香喷喷的煎蛋。我又开始流泪,刘老师说:快点吃,要上课了,吃饱了就好了。
刘老师从没问过我为什么哭,这让我充满了感激。多年以后我想起她,就会想起这碗荷包蛋面条,那是她对小小的我的尊重和保护。
我那个时候觉得,刘老师是一个英雄——现在仍然是。
刘老师们度天量地,无论在多么贫瘠的教室,都能随手找到教学的工具。他们呵护孩童的自尊,用做人和感恩为学生的生命打下丰富的底色。
第二个刘老师是我的高中英语老师,他对我是父亲一样的存在。
他了解他的每一个学生,包括他们的家庭。每当有学科竞赛的集训,他就会让师娘来接我去他家吃完饭。为了不让我局促,师娘就安排我做一些打杂的事情。
刘老师的第一节课就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中国人为什么要学习英语?答案有很多,但有一个答案,像一道光照亮了我英语学习的道路: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我的八十年代的刘老师就开始践行了。在他的指导下,我们用英文去描绘春节的热闹,清明的哀伤,我们演示筷子的使用,表演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刘老师英年早逝,他六十余年短暂的一生,没见过一个外国人,没跟他们用英文说上一句话。但他教育出来的我,在美国和墨西哥工作和学习的时候,穿着旗袍、唐装,开设文化工作坊,把中国变成整个会场的焦点。
那个时候,天国的他一定感到欣慰,也一定在为我骄傲。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由理解社会理想到形成个人崇高的生活目的,在这条漫长的情感教育的道路上,刘老师们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坚毅的路标,为青年学生指引着方向。
第三个刘老师是我以教师身份入职的学院领导。
她是个美丽而富有魅力的女人,漂亮得体的着装,搭配画龙点睛的包包和首饰,我们都叫她“华籍美人”。
刘老师管理着一个学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年轻的接班人,打造出一支思想素质高、学术素养好,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市级教学团队、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市级精品课程,在她的筹划、主持和引导下一个个的建立起来。
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动起来!”努力完善知识储备,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勇于创新教学方法,她带头在常学常新中彰显师者魅力。
看她做事杀伐决断,干净利落,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女人的女人。我们有什么家长里短的事情,都愿意跟她倾述,而她也总是把我们的事情挂在心上,让我们体会到教师的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同等重要。
我永远记得她对我说过的话:“女人,要做到平衡美,心里和外在的平衡,家庭和事业的平衡。”
从此这句话成为我生活的方向和目标。
深厚的知识内涵和高雅的生活品味,是一种精神境界的体现。刘老师们用自我修养作为教师的美德传承下去,让后辈在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中实现人生价值,赓续塑造灵魂的伟大事业。
每年的教师节,我都会想起我的三个刘老师。
我们从学生到教师这个身份的转变,是无数个刘老师用他们的师德、师魂和师风,贯穿我们一生走过的以及将去的路。
正所谓:
俯首栋梁当垫石, 甘为后辈议鸿猷。
杏台三尺说乾坤,师教八荒谱春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