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吴门小医话炮制(文末大厨送福利)

吴门小医话炮制(文末大厨送福利)

作者: 中医范儿青年孵化教练 | 来源:发表于2019-02-11 17:53 被阅读149次

           金灯、卷柏、车前草、络石藤、侧柏叶、女贞子等,都是山里常见的植物,也是临床常用的中草药。至今苏州中医医院等中医机构,还会将这里的青山绿水当课堂,带着青年药师、药工去采药、识药;也有些爱好中草药的市民,结伴去太湖边的山里,半是游山玩水,半是采药、识药。苏州的农民,细分有果农、花农、粮农、棉农、菜农、蚕农、渔民等,他们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勤劳栽培各种作物,发展出处处结缘中医药各具特色的农业经济,相应的,这些作物中许多也成了中药资源。

           苏州地处太湖下游,沿湖一带 或连或断分布着数以百计的点点青山,最高的海拔不过300来米,小的才数十米,经过千百年来的植树栽花种茶,景色秀丽,是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的国家级风景区。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这是元末明初“吴中四杰”诗人之一的杨基在苏州城西的天平山看到的景色,可见苏州城往西到太湖约数百平方公里内的每座山陵,都植被丰茂,四季花果。山麓、山坞中时有村落 或古镇,仿佛桃花源,每年都吸引着数百万人前去旅游度假。山上、溪边、林中,长满各种奇花异草,其中许多是产于江南的药材,品种繁多,资源丰富,以 “四小药材”(小草药、小花果、小动物和虫、小矿物)著称于世,有记载的药用植物将近千种。1987年苏州市第三次地产药材资源大普查,发现中草药尚有400多种,这些太湖流域有代表性的药材资源,非常珍贵。

           苏州太湖一带果农早在600多年前就广泛种植枇杷了。苏州的枇杷,现在主产于太湖之滨的洞庭东山和湖中的洞庭西山岛,这两地水土独特,所结的枇杷果,味道特别鲜甜爽口,仅西山岛上枇杷种植面积就近6000亩。枇杷叶是一味止咳化痰的良药,苏州过去用枇杷叶熬枇杷膏,入口不苦,服用方便,疗效又佳,是有特色的中成药。枇杷花为一种民间治咳嗽的草药,果农也常会向游客出售。洞庭东、西山的果农,还种植橘子,满山橘子红了固然景色美丽,其实橘皮经过炮制就是理气、健脾、化痰的中药陈皮,是“吴门医派” 常用的一味药。这里还有何首乌、鱼腥草、佛耳草、石榴、 银杏,也都是传统中药。 苏州城的东、南、北等区域,主要种植水稻和养蚕,糯稻根、桑叶、桑枝、桑椹可称是地产的大宗中药。东乡一带地势低洼, 湖荡众多, 还种植 “水八仙 (鲜) ” ,即芡实、荷、慈菇、荸荠、茭白、 莼菜、菱、水芹等 8 种水生植物。前4种都是中药,芡实在苏州是家常点心和宴会甜品,也是一味中药。苏州还大量栽种荷,荷叶、 藕节、莲子、莲须等也是中药。

           此外,苏州人也会种植一些药草,如薄荷、藿香、佩兰、鸡冠花等。如果看到苏州人在房前屋后 的地上或在小盆里,种上一丛两 丛薄荷,请不要奇怪,那是自己 种了泡茶用的,说不定夏天到苏州人家去作客,进门时汗水涔涔的,这时主人端上一碗绿豆汤,里面还有蜜枣、冬瓜糖、糖莲心、糯米饭等,这些东西备齐在碗里,最后加上清澈的冰凉开水。尝一口,哎呀,水中还有一丝清凉的薄荷香,通过舌尖凉到心里――原来绿豆汤的“汤”,是用新鲜的薄荷叶泡的,这绿豆汤有解暑祛湿的作用呢。苏州主人真诚待客的心意,全在这些细节里。

          蒲公英是常用的清热解毒药,也是一种可以食用的野菜。味苦甘,性寒凉。功能清热解毒,清利湿热,凉血消肿,化瘀散结,通利小便。用于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蛇伤等。其性寒凉阳虚内寒、脾胃虚弱者忌用。蒲公英本以带根全草入药,春夏至老秋间未开花或花初开时连根采挖,洗净晒干入药。而今市售蒲公英大多只有叶片少有带根者,即使有根也只有一二厘米。时贤张琼林老先生在其临证经验中反复强调蒲公英连根,连根蒲公英,"但蒲公英最好勿久煎(据报道其另一作用抗溃疡的有效成分含在根中,故连根用,须切碎)。”不光是它的”抗溃疡的有效成分含在根中“,它的根更具有凉血化瘀消肿散结的功能,连根用凉血化瘀消肿散结作用较单用叶显著提高。蒲公英十分常见,南北皆有,至贱而有大功,有心之人可以采挖备用,凡咽喉肿痛,口鼻生疮,疮疡肿毒,急性扁桃腺炎,气管炎,小肺炎,急性乳腺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道炎,痔疮发炎出血,盆腔炎,附件炎,阴道炎,等实热性或湿热性的都可以用,单用鲜草二两至半斤(100克至250克)或干者五钱至一两(25至50克)水煎服即有良好效果。胃寒以及虚寒性病人慎用。对疮疡肿毒、乳腺炎、痄腮等可以捣烂外敷,妇科炎症、痔疮出血可以煎汤坐浴。鲜根渗出的白色汁液可以点扁平疣、寻常疣、鸡眼,对先天性血管瘤也有报道。

           干姜为什么要捣绒入煎?以前见先师处方,干姜后常缀一捣字,药店司药每有微词,我也觉得大可不必。直到很多年后有一次我自己煮药,肾着汤,干姜我没有捣碎,也没有切片,大火烧开小火煮半小时,揭盖后看见干姜似乎没有煮透,捞起一块剪开一看,果不其然,里面大部分竟然还是干的!仔细想来先师这一个捣字岂是随意乱缀的,二十年后才知这一个捣字并不是大可不必,惭愧啊。不禁想起昔日先师常说的一句话:“处处留心皆学问,无字句处有文章”。

           曾经用黄土汤治疗赤带一例,发现所购灶心土竟然是一种天然红沙土块,不是真正的伏龙肝,是未经火烧的生土。担心这种生土不能代替灶心土,便到一中医群请教同道,一前辈告诉我可以用石脂代替,据说效果比灶心土不差,甚至更优。于是将灶心土改成赤石脂五十克煎汤代水煮药,说是赤石脂仔细看看其实里面夹杂着不少白石脂。七剂后复诊,赤带已无,带下色清,微有腥味,继以原方加减进七剂,遂愈。后用黄土汤治疗一例慢性腹泻病人,仍以赤石脂100克代替灶心土,原方加炮姜十克,以九蒸地黄代替干地黄,五剂后复诊效果明显,继以原方加减调理三周余,痊愈。经此二例对赤石脂代替灶心土产生探究欲望,经查原来古已有之,前清陈修园早已试过,并说“以赤石脂一斤代黄土如神”,现代很多医家实验过,并有论文发表在不同时期的杂志,权依经先生编著的古方新用一书也提及此法,并说疗效更好。网上也有很多帖子介绍这个经验,并说效果很好。我以前也试过用炒白术的黄土代替,效果也可以。现在柴灶早已被煤气灶电磁炉代替,灶心土确实不太好找了,同道不妨试用赤石脂代之。欢迎同道试用后交流经验。

           皂角树是雌雄异株的,雄树的刺肥大粗壮,一般不结荚,雌树刺比雄树显得细弱,能结皂荚。皂角刺是从树皮里萌发出来的,像人的头发指甲一样,可以从树皮里拔出来,拔出来后过段时间又会长出新的来。这种能够拔出来的皂角刺才是中药用的皂角刺,那种长在小枝上筋骨相连要剪下来的不做皂角刺用。皂角树还有不少近亲,有山皂角 日本皂角 野皂角 猪牙皂角等,除猪牙皂角的果荚和皂荚一同入药外,其余几种一般不做药用,野皂角有剧毒更不做药用。皂荚刺也是的,一般以皂荚刺为正品,猪牙皂荚的刺也可以,其他树种一般不采用。

           古人说“橘逾淮而北为枳”其实非也,橘枳本为同科不同种的两类植物。橘不耐寒,淮之北地气寒冷,不适宜橘的生长,是以淮之北少有橘树,现在全球暖化,气候变暖,北地也能种橘,京津都有作盆景种植了。枳不光生在淮之北,淮之南也有,俗称臭橘,枝生尖刺锋芒锐利,古人种作藩篱,以敝人畜,结果有毛,皮厚紧结,酸苦不堪食用,用以为药,绿时采为枳实,黄时便叫枳壳。今之绿衣枳实即此,枳实之正品也。今之枳实多为橙柚等多种芸香科植物之幼果,稍大去瓤则为枳壳。芸香科多种植物的果皮都可用为陈皮(橘皮),橘皮柑皮橙皮柚子皮都用作陈皮(橘皮),以各种橘和柑最常用。多种橘柑的幼果和未成熟的去瓤果皮用作青皮,因为柑、橘的幼果皮薄,不作枳实枳壳用,而多种橙柚的幼果果皮厚实如枳,故作枳实枳壳用。柚子皮也做陈皮用,柚子皮很厚又常分为橘红橘白两种,成熟柚子皮削取外层有油室的一层用作橘红,内层如棉絮的一层是为橘白。说橘红橘白是专指柚子皮而言。产地百姓常以之入馔,只取内层皮做菜,果肉及外层皮俱弃之。

           蛇床子本经列为上品,然今世之人除用作外洗竟绝少使用,本草正义亦言及‘故近今医籍,绝少用为内服之药’,又说‘况市肆中以为贱品,皆不炮制,而可妄用以入煎剂乎。’现在情况也是如此,只作外洗用很少有内服用的,市场上的蛇床子没有炮制的,就连中药炮制学上都没有提及蛇床子的炮制方法。蛇床子的炮制雷公炮制和日华子本草有提及,后世也有羊脂炙、酒炙的方法。蛇床子生用气味恶劣,损脾败胃令人作吐,若内服入煎及丸散等必须炮制后用,正如本草正义所言:‘况市肆中以为贱品,皆不炮制,而可妄用以入煎剂乎。’入煎不可不治,入丸散更不可不治。房中秘方秃鸡散即用蛇床子为主药,好多人配了之后说服药呕吐,都是因为没有炮制的原因,其中远志、蛇床如果不炮制会引起恶心呕吐、头晕、视物异常等不良反应,大云炮制不当则全无补益之能,这个药方每味药物都要炮制。

    炮制方法:

           1 雷斆制法:凡使蛇床须用浓蓝汁,百部草根自然汁,二味同浸三伏时,漉出日干,却用生地黄汁相拌蒸,从午至亥,日干用。

           2 日华子本草法:蛇床,凡合药服食即挼去皮壳取仁,微炒杀毒即不辣,作汤洗病则生使。

           3 其他炮制法:羊脂炙,酥炙,酒炙。

           本人习惯用酥炙法和酒炙法,每蛇床子一斤用酥油二两小火拌炒至酥油吸尽,噼啪作响,恶气出尽,香气渐浓即可,如用酒炙法则先以酒拌湿,拌到手捏成团稍触即散,放置待酒液吸尽再拌一次,连续拌酒三次再入锅炒,锅热后微火炒至劈啪作响,恶气尽出香气渐浓出锅即可。

    乌梅常见的质量问题大约有一下五种                               

           1 染色:这是比较常见的问题,这个用眼睛一看就能看出来了,特别黑,用水洗一洗就会脱色,水就变黑,变得很黑,真的浸泡的水是烟黄色并不黑,而且泡后皮也是黄色的或黄褐色,捣出来的乌梅膏也是酱黄色的不是黑色的。但是也发现有的染色乌梅水洗不脱色的,不知用的什么颜料染的色。真的乌梅是黄中带黑,黑中带黄乌而不黑。

           2掺杂:常见的掺杂品有杏子、榧子、李子、毛桃甚至樱桃,据药材市场的朋友说有人到水果批发市场捡别人丢弃的烂水果回来制造假乌梅,掺杂在真乌梅里销售。我在做药的过程中也发现有的乌梅剥出来的核是桃核,还有的核特别小,很像是樱桃的核,证明他说的不假。这样的假货往往很难区分,我只是在剥肉的时候发现核不对就扔掉了,但是杏核和梅子核相仿很难区分,榧子核也像梅子核但个头略小。

           3非时采收:这个听药商讲一个是果农收集落果卖给药材商,再一个是果农在疏果的时候摘下的小乌梅。还有一个问题是过时采收,乌梅已经成熟了变黄变红变甜了不酸了,这个也是不行的。小的乌梅苦涩不酸,过分成熟的乌梅味甜,乌梅入药用的就是酸,不酸了就没有使用价值了。

           4非法加工:使用煤块烘焙 煤块燃烧会释放有害物质污染药材,烘培温度过高 使乌梅完全碳化, 性味变成焦苦,失去药效。或者一直高温烘干中间不经堆捂,乌梅受挤压或翻动中破碎汁水流尽只剩一层薄皮。近来从医药公司进货发现这种情况,大部分乌梅已经变成焦炭,口尝没有酸味了。

           5熏硫磺:采摘后不用木炭烘焙 而是熏硫磺后日晒,然后堆捂,再晒再堆捂,堆捂过程中还要熏硫磺,晒至半干就装袋出售了。这样的乌梅外观很好看个圆表面皱纹均匀不干瘪,颜色也正,而且耐储存不易霉变生虫,很重很出称,有一股刺鼻的硫磺味。 

           为了避免假货我尝试购买青梅自己熏制乌梅,但是成本实在太高,耗时费力。从网上购买新鲜青梅一斤都要五块多,大约五六斤出一斤干品,一公斤干品光梅子就要60多块,还不算木炭人工。而市场出售的乌梅价格只有15到35一公斤,相差甚远,不知道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别。

           灵芝是中药中较难粉碎的药物之一,一般多做汤剂或浸酒服,或做药膳入馔,很少做丸散服。灵芝的研磨方法其实简单,就是研磨之前先炮制一下就行了。泡制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炒法,就是把灵芝切成碎丁,放锅中大火翻炒至外皮焦黑里面焦黄酥脆即可。要点是要切得细碎均匀,翻炒要快,出锅要快,出锅后立即摊开筛动防止起火,或者立即喷水稍稍湿润一下亦可。另一种方法是炮法,先把把灵芝切三四毫米厚的片,用沙炮,要把黄沙洗净炒干,炒到翻炒时有滑动感把灵芝片倒入炮至焦黄酥脆即可。要注意砂子要稍粗一点,用之前要过筛筛去太大的沙粒和太细的沙粒。药材每次放入不能太多,太多的话炮不均匀。仔细观察掌握火候,不要太过。炮好后立即把药材连砂子倒入钢丝筛或铜网筛快速筛去砂子,以防过火。我习惯用炮法。

           民间中医合制膏丹丸散恐是寻常之事,免不了粉碎草药,粉碎看似简单实有门道 :

     干法中有混合法有串法;有单研法。

           湿法,就是借助水或醋、酒等来研磨药物的方法。常用的有水飞法和湿润法两种,一般          干法大家都了解,湿法中水飞法也都知道,湿润法好多人不知道。

    现将其具体操作简介如下:

    一、干研法

           1 混合法

            所研药物不含胶不含油及树脂等难以研碎或易沾粘的药物  或含有较少比例含有这些成分的药物的时候可以将诸药干燥后共同研细。

            2 串法

            串法也叫串合法 是所研药物中含有熟地黄 天冬制黄精枸杞 玄参 山萸肉 等比例较大时所采用的方法  方法是先将方中其他不黏的草药先粉碎成粗末然后把粗末拌入粘软草药中捶压成饼低温烘干再研至所需粒度。

            3 串油法

            就是方中油脂含量大的药物如桃仁、杏仁、核桃仁、火麻仁、郁李仁、白芥子、黑芝麻、胡麻、苏子、柏子仁等比例较大时,先将含油脂的药物碾碎或捣如泥再将其余药物粉碎成粗末掺和其中吸收油脂然后共同粉碎。如所含比例甚小直接混合粉碎即可。

            4 单研法

           即将方中各种药物单独粉碎过筛,然后称取其细粉混合配制丸散,此法计量精确,比较科学。还有就是方中有一味或几味药因质坚或贵重或容易粘附器具等情况,需要单独研磨如丹类、子类树脂类矿物类结晶类参茸类等

    二、湿法

           1 水飞法

           多用于矿物类、丹药类,如雄黄、硫磺、朱砂、寒水石、炉甘石、滑石等。其法是先将要研磨的药物粉碎成细末,每取少许放入乳钵(约占乳钵容积十分之一)再加入净水至乳钵深度一半左右,用研磨棒小心研磨勿令洒出,研至水中出现大量混悬颗粒并达到一定浓度后将上层混悬液慢慢倒在一洁净容器之中,乳钵中剩余药物再加水研磨直至药物全飞于水中,所得混悬液静置沉淀倒掉上层澄清液体取出沉淀物,摊与纸上晾干,既得极细之粉末。

            2 湿润法

           就是将药物拌湿之后放入乳钵研磨或把药物放入湿润的乳钵进行研磨,如冰片、樟脑、薄荷冰、天然牛黄等,之前所说樟脑的研磨就是用湿润法研磨,量大要拌湿后研磨,量小用湿毛巾把乳钵和研磨棒擦湿就可以了,用湿毛巾擦湿乳钵和研磨棒再研磨就不会粘附器物。就是这么简单。还有要注意冰片不能和薄荷冰一同研磨否则可能会化成水。

           炮制对性味的影响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是通过炮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如栀子苦寒之性甚强,经过辛温的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即所谓以热制寒,称为“反制”。

           二是通过炮制,使药物的性味增强。如以苦寒的胆汁制黄连,更增强黄连苦寒之性,所谓寒者益寒;以辛热的酒制仙茅,增强仙茅温肾壮阳作用,所谓热者益热,称为“从制”。三是通过炮制,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的用途。

           杀酶保苷:中药炮制法中有一种抄法,就是将药物快速投入沸水中,翻动片刻捞出的方法。常用于肉质多汁类药物,如抄马齿苋、天门冬等以便于干燥贮藏,或用于种子类药材如抄杏仁,桃仁等以便于去皮。同时还可以促进药物中所含甙类的变化,如苦杏仁所含有效成分为苦杏仁甙,同时还含有使其分解的苦杏仁酶,但经过抄制别热后可使酶受到破坏,从而使苦杏仁甙很好地发挥止咳平喘的功效。

           近因蜂蜜造假疯狂遂弃用蜜丸,唯用水丸糊丸二种剂型,水丸泛制殊难采用渐少,糊丸相对较易所用较多,糊丸配制与蜜丸近似、比较简单:

           1)照方抓药 日晒至干或低温烘干 粉碎过100目箩筛 (如果想偷懒可以过80目箩筛) 记住要过两遍到三遍  要不然做出药丸可能有毛 

           2)称量过筛后药粉重量 记住重量 放入光滑盆中

           3)以小锅称取药粉相等重量的冷水

           4)在水中加入十分之一重量的面粉或二十分之一重量的糯米粉 并搅匀 气泡都要搅破

           5)将搅匀后的面糊水在火上煮开 边煮边搅勿令糊底  煮开后便成糨糊

           6)将糨糊趁热倒入药粉中搅匀和成面团 多揉几遍 以拧干的湿毛巾或湿棉布或塑料纸盖住 略醒片刻

           7)用指头抠取少许面团轻轻捻成药丸 放入牒扁或大盆中 并不时滚动

           8)将捻好的药丸晒干或烘干 紫外线照射消毒后 密贮备用

    注意:

           1)药粉和水和面粉的重量比是10:10:1(千万要记住,这个比例刚合适,水多水少都不好捻丸)

           2)药粉中如有矿物类甲壳类丹类等不吃水的材料 则要从药粉重量中扣除这部分原料的重量 然后按扣除后的重量按比例加水 

           3)如配方中含有油脂含量较大的药物 则需从药粉重量中扣除这些药物的一半重量计重按比例加水 因为含油脂的药物不吃水 或吃水较少

           4)在和面和捻丸过程中手上常常粘附大量药面 此时可将手在清水中沾湿在大面团上轻轻拍打手上的药面自然会附到大面团上  但不可频繁操作 否则面团水分增加太多不利捻丸

           5)如果用小型制丸机制丸,药粉和水和面粉的比例则需调整到10:9:1(同样扣除不吃水药物重量然后按比例配水,水分过多,常常粘附机器,麻烦多多)

           6)手工捻丸耗时费力,粒度大小不均很难控制,没有耐心不可合药。

    《吴门医派中药炮制技艺》内“用粉”有14个品种:

        【用粉】

        1、大黄粉

        2、黄柏粉

        3、薄荷末

        4、甘草粉

        5、姜黄粉

        6、牡蛎粉

        7、海石粉

        8、胡椒粉

        9、荸荠粉

        10、铁线粉

        11、海粉

        12、姜粉

        13、铅粉

        14、瓦楞粉

           除专设的“用粉”外,尚有部分炮制后制得粉末或使用中进行粉碎者:

        15、人参末:粉末状,淡黄白色。

        16、三七粉(参山漆末):将原药敲碎研成细末,用细绢筛过筛即成。

        17、川贝粉:将净川贝放在铁船或石磨中研磨,用细绢筛过筛即成。

        18、白及末:将原药用清水洗去泥沙,晒干,用鎯头碎粉机打成粉末。

        19、沉香末:将原药放入石臼中捣成碎屑,研成细末(铁研船或石磨均可),用细绢筛过筛。

        20、山慈菇粉:将原药用清水洗净,晒干,敲碎,研成细末,用细绢筛过筛。

        21、肉桂末:将原药刮去粗皮,敲碎研细末,用细绢筛过筛,(或用铜锉在临用时锉末)。

        22、姜粉:取姜汁放在固定器具中,使粉沉淀,去上层汲,将沉淀粉倒入上铺桑反纸之竹筛内,晒干即得。

        23、珍珠粉:将珍珠用清净布包扎好,放入锅内,每斤原药用豆腐浆1斤加水2斤同煮,候滚再煮2小时为度,取出用清水洗净,晒干,放在石磨中磨成细粉,用细绢筛筛过,再放入乳钵内(或球磨机)加水飞至极细,尝之无渣滓为度,取出放在铺好纸的竹匾内晒干,再放乳钵内研细。

        24、珊瑚:将原药放入铁船中研细,用细绢筛筛过,再放在乳钵内加清水飞至无声为度,取出放在铺好纸的竹匾内晒干,再研极细粉末。

        25、玛瑙:将原药在铁船中研细,用细绢筛筛过,放在乳钵内,(或球磨机)加清水飞至无声为度,取出放在铺好纸的竹匾内,晒干,再研极细粉末。

        26、飞琥珀:将原药拣去杂质,放在铁船内研细,用细绢筛筛过,放在乳钵内加清水,飞至无声为度,取出放在铺好纸的匾内,晒干,再研细粉。

        27、飞朱砂:将原药用吸铁器吸去铁屑,放在石磨中磨成细粉,(或铁船研),用细绢筛筛过,放入乳钵内(或球磨机)加清水(水不要多)飞至无声为度,取出放在铺好表芯纸的匾内、晒干,再研细。

        28、飞腰黄:将原药放在石磨中磨成细末,(或用铁船研),用细绢筛筛过,放入乳钵内(或球磨机)加清水,飞至无声为度,取出放在衬好纸的匾内,晒干,再研细粉。

        29、雄黄:将原药用石磨磨成细粉(或铁船研),有细绢筛筛过,放入乳钵内加清水,飞至无声为度,取出放在垫好纸的匾内,晒干,再研细末。

        30、雌黄:将原药用铁船研成细末,放入乳钵内加清水,飞至无声为度,取出垫好纸的匾内,晒干,再研极细粉末。

        31、制甘石:处方:芦甘石3斤,黄连、黄柏、大黄、黄芩、归尾、赤芍、生山栀、荆芥、龙胆草、木贼草、薄荷、连翘、防风、羌活、小生地、川芎、菊花、甘草、细辛各3钱。

        第一步:将上药除甘石外放入锅中加清水(水要多些),煎2小时,取出榨取汁,将渣再放入锅中加清水煎1小时,取出榨取汁去渣,将2次所得之汁和匀,用绢筛(上铺丝棉)滤过,放入缸内沉去脚备用。

        第二步:将甘石放入铁汤罐内(约盛6成)架在风炉上,四周和罐底均加炭火,烧至甘石发红,用铁钳将铁汤罐倒出,将甘石倒入以上药汁中淬透,用竹箩滤出未煅透的甘石,仍放入铁汤罐内如前法再煅2次,将甘石渣放在石臼内敲细,照前法再煅1次后,弃余渣,将药汁内沉淀之甘石放入乳钵(或球磨机)内,加清水,飞至无声为度,放至舌上无渣滓为度(约水飞20天),取出放在垫好纸的匾内,晒干,再研细末。

        32、滑石:煮透,晒干研末。方:绿萼梅花丸。(成药手册)

        33、飞滑石:将原药拣去杂物,放在清水中浸24小时,带水取出,放入石臼内研杵细腻,放竹箩内在清水缸中淘,将淘剩之粗渣仍放有石臼中杵细,过筛后将粗渣再在石臼中杵细,至无粗渣为止,一并放在清水缸内沉淀,然后将沉淀的取出放在垫好纸的竹匾内,晒至半干,划成方块,晒干。

        34、生赤石脂:将原药敲成粗末。

        35、煅赤石脂:

      (一)将原药放入铁锅内,用武火煅2小时,至紫黑色为度,取出冷12小时。

      (二)敲碎,放入锅内盖好,用炭一斤,煅至炭尽为度,待冷研末,水飞晒干。(成药手册)

        36、轻粉:将此药扜过细筛,再将细粉复扜,扜至无光。方:二号桃花散。(成药手册)

        37、红升:升药扜细,过筛后再扜极细…

        38、生石膏:全部研细,后在研钵中扜至极细。方:五五丹。(成药手册)

        39、熟石膏:研细。

        40、人中白:煎用、末用(苏产)

        41、飞人中白:取漂净人中白用铁船研细,用细绢筛筛取细粉,放在乳钵内(或球磨机)加水飞至无声为度。

        42、犀黄:研细成黄色粉状。

        43、犀角粉:将原犀角用细钢丝锉锉成细粉,用绢筛筛过,放在乳钵内研至极细,过筛。

        44、羚羊角粉:将原药用钢锉锉成细粉,(锉至近骨处将骨钳去),绢筛过筛,放入乳钵内研成极细粉末。

        45、鹿角粉:取片放在铁船内研细,用细绢筛筛取细粉。

        46、狗宝:将原药用锉刀锉成细粉,或用铜冲筒打碎,放在铁船内研成细粉,用绢筛筛过,再在乳钵内研成极细粉。

        47、马宝:将原药用铜冲筒打碎,放在铁船内研成细粉(或用锉刀锉成细粉),取出,在乳钵内研成极细粉。

        48、象牙屑:将象牙放在鲨鱼皮上锉成粗屑;另:象牙屑研至极细末。方:玉屑散。(成药手册)

        49、猴枣:将原药放在铁船内研细(或用锉刀锉),用绢筛筛过,在乳钵内研成极细粉。

        50、全龟粉:将活乌龟用黄泥固封,文火煨煅存性,研细末备用。(常用中草药P107)

        51、蛇皮粉:(成药手册)

        52、蟾酥末:取干蟾酥饼放入甏内,微洒水润潮,每天翻动2次,闷2~3天候软取出,切成薄片,晒干,用石磨或石磨机磨成细末,再用细绢筛过过筛。

        53、地龙末:取炙地龙研成细末,用细绢筛过筛。

        54、煅蛤粉:方见“青蛤散”。(成药手册)

        55、血竭:…研细则色如朱砂。(研粉宜在冬天,夏天容易还潮)

        56、制乳香末:取制乳香乘干脆放在铁船内研细,用绢筛筛取细粉。

        57、制没药末:取制没药乘干脆放入铁船内研细,用绢筛筛取细末。

        58、风化硝:将玄明粉置于铺好纸的竹匾内,放在风口处吹至风化如粉状为度。

        此处的玄明粉为芒硝经过萝卜制后的芒硝,2015年版药典内的 “玄明粉”为芒硝风化而成,二者名称相同,但工艺不同,需加以区别。

        59、飞针砂:取筛净针砂放入铁船内研细,取出,置大乳钵内加清水飞至无声为度,倒入垫好纸或布的竹匾内,晒干。

        60、青黛:将原药筛去杂质,放入乳钵内研细,用细绢筛过筛;飞青黛:(苏配本、成药手册)

        61、升药底:将原药放入铁船内研细,用绢筛筛取细粉,再在乳钵内研成极细粉末。

        62、密陀僧:将原药放入铁船内研细,用绢筛筛取细粉,放在乳钵内研至极细为度。

        63、儿茶末:取敲碎儿茶放入锅内,用文火烘软,乘热取出,置风口吹脆,放在铁船内研细,用绢筛筛取细末。

        64、硫黄(猪大肠制)1、先将硫黄用豆腐三块,水煮六小时,去豆腐,晒干敲碎候用;2、将硫黄纳入猪肠内,两头扎紧,用水煮三小时,去肠晒干研末。(成药手册)

        65、烟膏:将原药放在铁船内研细,用绢筛筛取细粉。

        66、漂半夏:生半夏,春季漂七日,夏秋漂五日,冬季漂十日,然后取出,日晒夜露,七日为度,晒干研末。(成药手册)

        67.1

        大黄(青麟丸)

        先将十四味药(黄柏、黄芩、猪苓、赤苓、泽泻、木通、车前子、米仁、粉萆薢、生侧柏、元参、陈皮、薄荷、制香附),大黄除外煎汁去渣。

        将汁拌大黄蒸黑晒干。

        将蒸余之汁加入黄酒,再拌大黄蒸三个小时晒干。

        将锅内余汁拌大黄,再晒干研末。方:青麟丸。(成药手册)

        67.2

        大黄(秋水丸)

        制时应在夏秋两季,将大黄切片,用黄酒拌透,日晒夜露,不时将药翻动,约二十天左右,以黑为度,最后晒干,研成细末。冷开水泛丸,如绿豆大。方:秋水丸(成药手册)

        68、雷丸:将原药拣去杂质,用清水洗净,晒干,敲碎,研成细末,用细绢筛过筛。

        69、漂南星:生南星,春季漂七日,夏秋漂五日,冬季漂十日,然后取出,日晒夜露,七日为度,晒干研末,用生姜三两打汁,姜渣煎汤去渣,和汁泛丸,如绿豆大。方:青州白丸子。(成药手册)

        70、漂川乌:生川乌,春季漂七日,夏秋漂五日,冬季漂十日,然后取出,日晒夜露,七日为度,晒干研末。(成药手册)

        71、生草乌:切片,炙脆研末。方:蛀发癣散(成药手册)

        72、漂白附子:生白附子,春季漂七日,夏秋漂五日,冬季漂十日,然后取出,日晒夜露,七日为度,晒干研末。(成药手册)

        73、苦楝根皮:炒炭末用,油调治疗头癣、疥癣有杀虫作用。(常用中草药)

        74、冰片末:将原药放入乳钵内研细,用细绢筛筛过。

        75、代赭石:敲碎,放入锅内盖好,用炭一斤,煅至炭尽为度,待冷研末,水飞晒干。(成药手册)

        76、青礞石:打碎,用银硝一两,同入瓦罐,泥封晒干,用炭火煅透为度,取出研末,水飞晒干。方:礞石滚痰丸。(成药手册)

        77、禹余粮:敲碎,放入锅内盖好,用炭一斤,煅至炭尽为度,待冷研末,水飞晒干。方:震灵丹。(成药手册)

        78、紫石英:敲碎,放入锅内盖好,用炭一斤,煅至炭尽为度,待冷研末,水飞晒干。方:震灵丹。(成药手册)

        79、荷叶:炙灰存性,研末候用。(成药手册)

        80、炙黄牛鼻:炙灰存性,研末候用。(成药手册)

        81、蚕茧壳灰:炙灰存性,研末候用。(成药手册)

        82、珍珠母:煅研成细末。方:珍珠散。(成药手册)

    最后,五星大厨给中医范儿们家福利,哈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吴门小医话炮制(文末大厨送福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koq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