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本就没有目的,又何必刻意地设计
一个人满怀期待地去做一件事,直到做完的那一刻,就是抑郁的开始
"其他同学都一样,怎么就你这么特殊"。一个老师只要说出这句话,就知道他是什么水平了…
正儿八经的逻辑学,和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甚至和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这些东西,在我朝一直处于文化遮蔽的状态
讲究形而上学者,分析得都是客观事实。坚持唯物主义者,却不乏空话和假话
人们老觉得哲学在鬼扯,对普通人来说,莫非理工科的术语就能听懂了?哲学科学本就是一脉思路。养生中医和保健品这些词汇,倒是多数人所耳熟能详的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由这句叫得最响的口号,就看出什么叫功利心。学到最后,可能都不知道真正的理工科是干嘛的…
缺少对人文的关怀,科学就像脱缰的野马,加速着人类的灭绝…
古希腊箴言: 认识你自己
还记得第一次看未来简史,觉得这犹太人真能扯;第二次再看,发现逻辑上还是极为考究的;而第三次又读,那可就是一个真实的未来世界啊…
人性的扭曲,一定源自文化的扭曲…
王东岳: 中国所谓的成功,就是一朝得势,看别人猪狗不如。
一直想不明白,相对论那么有意思,喜欢研究的人却很少。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质量和能量的转化,多有趣啊…
《这个杀手不太冷》的里昂,不会因为为马蒂达赴死而感到遗憾,而马蒂达也会为死去的里昂更好地活下去…当然,这仅表现为西方人的生命哲学。张艺谋执导的《活着》中的那一句"像牲口一样活下去",也道出了东方文化的韧性。
《触不可及》这部片子讲的是: 一个只剩下聪明大脑的富人和一个眼里只有鲜活生活的穷人,所产生的羁绊和温情。
我对区块链没什么信仰,但对区块链技术有信仰。
我们生活中的那些不平等,从出生时的亲子关系和小学时的师生关系,就已经开始了。
当年也是最听话和热衷于竞争的那种人,常被虚荣心所裹挟着…可能只有吃了大亏后,才会开始思考生活的意义。
文章写得越长,代表着思考越深入,但写得越短,才会显得更有力量感。
蔡康永向薛兆丰讨教说,人生最重要的是"平静"。可以一个旁观者视角看,薛本就是很平静(冷静)的人,反倒是蔡有更多的情绪起伏。这些细节着实有趣: 人果真是缺什么才喊什么啊。
佛教在现在这么受欢迎,乃是由于人面对的失控场景越来越多,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所有的人最后都会变成"善恶共同体"。
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是一把巨剑,挥舞它不是什么问题,但也要考虑到对象和场景。
学完薛兆丰的经济学,为什么会感到轻松和豁达?因为会发现一切都是客观的,几乎没什么东西是可控的。
"合群"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迷的词语…
人生中两次进入"痴"的状态,第一次是半夜惊觉在长肌肉,第二次是半夜兴奋地写文章。
一个人的时候是自由的,两个人的时候,要考虑一下对方的感受。三个人的时候,就不得不遭受装逼之苦了。
当我们一方面倡导着合群和集体主义的时候,另一方面又严重排斥着少数人,大家就只能都做双面人,单纯的人哪有什么生存空间。
内向型歌手会创作,外向型歌手擅表演。
有的人学习心理学,是向外求,为了操控别人和谋求利益;有的人是向内求,为了了解自己和更懂情感。这是科学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的区别。
艺术家是最谦卑的,普通人是最高傲的。
生活的仪式感分两种,一种类似于毕业典礼、入职工作等,本质还是他人的仪式。另一种,是突然意识到一个道理,从此换了一种生活。那一刻,才是生命的仪式感。
对打辩论的人来说,要面对的是人类知识量的全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