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压力是一个不好的东西吗?
很多人也许会说:当然,压力会令我们非常难受,最好的情况,是只有动力、没有压力。
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我们可以把压力分为两种:慢性压力和急性压力。
一般情况下,当我们说「有害的压力」时,一般指的是慢性压力。而急性压力不但无害,反而对我们是有益的。
为什么呢?因为急性压力的本质,就是对大脑的一种锻炼。
它会给我们的机体发送信号:「注意,我们正面临威胁,需要迅速进入应敌状态」,从而,促使机体从日常状态中「唤醒」过来,调整自己,以更好地应对外界威胁。
适度的急性压力,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状态和「应敌状态」之间来回切换,从而提高大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避免我们的大脑「生锈」,怠于现状。
但一旦这种急性压力超过限度,它就可能转化为慢性压力。这时,机体这种来回切换的能力就会失控,陷入长期的「应敌状态」,无法抽离出来。
心理学家 McEwen 的研究发现:当人长期暴露在「并不紧急,但是持久」的压力下时,大脑的 HPA 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就会失衡,从而,无法抑制激素的释放,使得我们长期处于「高唤醒、高警觉」的「应敌状态」。
这就像一台机器,长期以120%的速度全力运转,那当然会造成损耗。
那么,为什么急性压力会转变成慢性压力呢?这两者之间的区隔,到底在哪里呢?
这里面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当你接收到外界威胁的警告时,你能否让自己相信:这个威胁并不可怕,我可以掌控它,我可以应对它。
如果能,那么压力就会消失,你的大脑相当于做了一个「健身」,使你进入到一个充分热身、充分准备的状态里,更好地应对外界威胁。
反过来,如果你感到「我很害怕出现坏的结果」「我没有办法应对它」「我不知道它会如何对待我」,那么,这种压力就会延续,由急性转为慢性,使你时时刻刻承担着巨大的心理负荷,破坏你的精力和思考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