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纯文学的“凋零”

论纯文学的“凋零”

作者: 我本悠扬 | 来源:发表于2022-06-09 10:40 被阅读0次

    是作者的问题?

    时代的悲哀?

    还是其他?

    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基本上是个人就在感叹文学的凋零。各种各样的说法,铺天盖地,甚嚣尘上。

    今天我在某视频平台上看到一个人,装逼地评论莫言,说他《丰乳肥臀》把他亲娘写成如何如何,气得我直接决定以后再也不刷这些无脑视频。

    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有些事不是你是一个生物学上的人就能评述或参与的。世间有很多事是有门槛的。看不到这些门槛的那些人,注定你达不到某些高度。要是你还不愿意学习,那么你的子孙后代也够呛。

    别的不提,就说纯文学。纯文学的“凋零”,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你可以试问自己,每年阅读纯文学多还是爽文更多。实际上能深耕纯文学,持久欣赏纯文学的人少之又少。有些从来不看纯文学的人都在抱怨,现在没有好作品。足以看出,这种风气就对纯文学很不友好。

    中国人都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里别说让你写了,最起码你的读了再说吧。很多人人云亦云,实际上他压根没读过,就随便参与观点。这太不好。

    试问,你为纯文学做了什么,想想你们自己,刷没眼看的爽剧多,还是阅读文学读物的时间多。中国最大的纯文学读物一年发行量才四五万份,您是那四五万中的一员吗?

    至少从现在开始,为纯文学提供一点流量再说吧。

    对我来说,纯文学就像大米白饭、面粉馒头。跟快餐比,快餐似乎更好吃,味道更浓郁、层次更丰富,但谁能老吃快餐呢?吃多了容易反胃。纯文学,是一个民族基本的精神食粮,就像米饭、馒头,它存在感虽低,但食之甘甜、回味久远,实则人人都离不开。

    其实,文学是件复杂的事,人们需要它们,因为有情怀需要抒发,有感情需要表达,有共同的民族认识需要启发。可作为一个由人创造出来的作品,它的创作者首先是个人。他需要首先满足自己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从创作的难易程度上来看,纯文学创作不易,花费时间和精力更多,收益更少,对现代社会的作者来说不够经济。

    在经济发达的今天,作者面临的基本生存问题,更容易通过别的方式解决。例如:他发一篇自媒体收益就远高于纯文学,见效还快。并且,除此之外,文字变现途径多样化,甚至社会分工多样化,让人们就业更为便利。而纯文学又创作不易、变现慢,很多作者优先选择了其他更有经济效益的工作,纯文学也就成了一种情怀。

    这应该是目前文学“凋零”的首要原因吧。

    人大多是短视的。特别对于新手作者,能抵制住诱惑不去走快速变现的路,而坚持做纯文学,那是对人性的挑战。并且,对于新手,他们大多无法评估自己的能力,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坚持在未来终究能怎样,走向市场、先养活自己就成了一种更为现实的选择。

    事实上,古往今来,纯文学面临的这些问题都不是新问题,是一直以来都存在的。

    文字出现后,它的文学功能只是其中之一,只不过是流传得最久的一种形式而已。它最大的功用是为现实人们交流、娱乐使用,自从人类有了复杂的思想开始就是这样的。

    小说和戏曲都起源于话本,话本原就是为说书人、说话人所用,他们说话的目的就是为了娱乐大众啊。

    所以说,纯文学的兴衰跟人类的发展历程是有正相关的。但它波动曲线相对娱乐功能是相反的。

    清末民初文学创作兴旺,跟救国救民的时代特性有关,一批有先进思想的文人试图通过自己手中的笔,来唤醒普罗大众,来引领国家的进步。就像鲁迅,他宁可弃医从文,用那犀利的笔触硬给中国新文化撕开了一个生存的裂缝。

    社会的变革激荡着文人墨客,文人墨客也用自己的文字积极参与社会的变革。他们成了社会文化事业进步的引领者和推动者。这个时候涌现的大批反映时代的文学作品。正是凸显了文学的发展与人类发展历程的正相关。现在社会国富民强,社会安定,社会矛盾没有新旧交替是那么尖锐突出。时代特征造就了文人的笔墨大多转移到了人性的挖掘,这里面的冲击性没有那么强烈。从而导致了人们表达的欲望没有那么强烈,这也是如今纯文学作品较少的一个客观原因。

    相反,如今文字的娱乐功能空前繁荣。在民国不是没有娱乐,也是有的。不仅如此,还因此出现了中国第一代的专职作家。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很多作家正是靠文字养活了自己的,并且活得比一般老百姓都要强,比如:张爱玲,张恨水。

    张笔玲我们很多人都喜欢,她从不避讳自己文字的市场性,甚至为了迎合市场她在一些地方是肯妥协的,只是她在市场和文学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

    有人就会以她为例子怼现代的作家,认为他们更功利。其实未必,天才往往是难得的。这种平衡性鲜有人能学得来。

    时间来到了现代,市场经济的高度繁荣导致了市场化运作的作品收益太高,大大刺激了人们纷纷涌向市场的怀抱,出现了所谓的纯文学的“凋零”。

    这不是作家的错,这是时代的责任。

    同样,市场会通过它那看不见地手去进行再次调节。稀缺的东西,市场定价一定高。我相信到了一定时候,人们对纯文学的渴求达到了一定程度,同样会要求市场提供一个更高的对价。纯文学一样也会因它而再度兴旺。

    纯文学在某种程度上会受到市场和时代的冲击,但它和他们的波动曲线又不完全一致,波动要缓和很多。这一切主要还在于情怀这个事。

    无论那个时代,总有一群有抱负的人们,怀着强烈的文学情愫,纯粹想通过它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对人生、对世事的认识。正是这些人,让纯文学作品保持着生生不息的持久活力。

    中国社会出现目前纯文学的现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文学作品被接受和认可有它的滞后性。

    这是由文人自身的特性决定的。文人往往受到时代的影响最大。杜甫,感佩人们的生活才忧国忧民。并且他也是到了晚年才得到世人的认可。

    文学天然的忧国忧民的特性,决定了它具有开启民智的特殊功能。文人以他天生的敏感,看清了世事,试图以通过文字唤醒民众。因为民众的盲目性,他们的觉醒和感知需要时间。文学的作品被接受和认可就出现了滞后性。

    另外一个方面,纯文学和娱乐的通俗文学想比,它的时效性不会立马体现。

    就像,张爱玲在她生活的当代并没有像今天那么受追捧。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定位也没有那么高。

    纯文学是小众市场,读者欣赏水准不够就很难被欣赏。纯文学的受众的门槛相对通俗文学要高很多。

    从我自身来说,一个二十多年前的高学历人士、每年平均读书量超过四十本的人,也是从近几年开始写作时,才开始逐渐深入研读纯文学作品的。并且,直到现在很多作品其中深意我都还很难读到,大多只是水过地皮湿。

    纯文学作品是需要反复阅读、反复品味的一种特殊文字。它的这种特性决定了人们不花费大量时间很难深入了解它。而通俗文学作品因为简单易懂,受到了占绝大多数人的喜欢,更因为这一点而占用了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最近,我在读《简爱》、《小妇人》和《傲慢与偏爱》等。我在这些作品以及它们的作者身上发现,欧美早在十九世纪就已经在形成一种阅读氛围了。

    而那时我们的祖先在干什么呢?那时的中国识字的人还少之又少呢。别的国家的女孩都开始追求男女平等了,我们的女性还在被灌输“女子无才便是德”呢,更别提,旧中国读物的稀缺了。据考证,以前的读书人甚至连唐诗都是不允许他们读的。可见读物的稀缺性。

    就拿现在的中国来说,如今已是小康社会、经济发达、人人衣食无忧的今天,还有很多家庭家里甚至都没有藏书,很多学生家长自己都没有养成阅读纯文学作品的习惯,更别提孩子们了。

    当今社会纯文学的短缺,在我看来跟生存土壤也有很大关系。

    一方面,当今社会社交化的便利化,人人得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文学审美更不容易统一,一个文学新人生存更不易。

    当今社会,对于一个专业作家,开启写作之路后得到的批评应该是更多了。

    这大大考验作家的心理承受能力。文学是一件需要静心修性才能铸就的事业,可嘈杂的事业环境容易导致一个作家的早夭。只有那些心力强,对经济考虑不多的,反而更容易追求纯文学。而这样的年轻人真是不多,他们的心力和经济能力就是短板。难道真的要只依靠老年人才能发展纯文学吗?纯文学的事业岂不更容易夭折。

    另一方面,纯文学的受众一直都是小众群体,现在群体扩大,表面上人人都向往纯文学,实际上真正能欣赏纯文学的人并没有网上喧闹的那么多。

    多数人嚷着现代文学没有创新,实际上他们大多一边嚷一边去读爽文去了,并不是忠实用户。

    因为传媒的便利,造的舆论比以前大了,看上去追求纯文学的人更多了,实际上能欣赏,且真正在欣赏的并不多。就像我在文章一开头写得那样,有些人根本没有在读纯文学,却对纯文学说三道四,肆意攻击。

    这些喧嚣之声严重影响着文学土壤的培育,这些用户的导向作用反过来又影响了创作市场,导致人们纷纷涌向了另一边。


    总体来说,是经济的力量影响了纯文学,需求决定供给,在文学市场同样有效。另一方面,决定需求的又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纯文学作品的受众还太少,受众还需要培养。

    就像在简书这个写作平台,大多数人具有文学情怀,而在这些更喜欢写作的人中,有多少人正在坚持纯文学的创作和欣赏呢?坚持在读纯文学作品的又占几成?每年又读了多少呢?

    你可以环顾四周看看!

    其实,纯文学的“凋零”,我们人人有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纯文学的“凋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kvc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