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羊绒产业分析01

羊绒产业分析01

作者: 静享_慢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19-05-16 22:21 被阅读0次

羊绒的定义

山羊绒,也称羊绒,是生长在山羊外表皮层,掩在山羊粗毛根部的一层薄薄的细绒,日照时间减少(秋分)时长出,抵御风寒,日照时间增加(春分)后脱落,属于稀有的特种动物纤维。绒毛直径为14-17微米,长度为30-45毫米(与羊毛不同,羊绒产于山羊,绵羊不产绒,实际上绵羊产的是羊毛,产量大,数量多,毛的细度在20-40微米,长度为50-200 毫米),纤维由皮质层和鳞片层组成,横切面为椭圆柱形,具有纤细、柔软保暖,色泽自然柔和,柔韧,有弹性等优点,一般用于纺织羊毛衫、毛裤、毛背心、围巾、帽子及手套和各种春秋季节服饰用品,除保暖外还有装饰作用。

羊绒的分类

按照颜色,羊绒可以分为白绒、青绒和紫绒

1、白绒

色彩:色浅青并带灰白,不可有杂色绒毛夹入,否则以青绒对待。白绒色泽比差为150%。

特征:纤维细长、拉力强、弱性好、净绒率高,色泽呈冰糖色。

2、青绒

色彩:色浅青并带灰白,允许有少量黑丝毛,色泽比差为120%。

特征:纤维长,但较粗,拉力大,光泽好。

3、紫绒

色彩:紫绒为紫褐色,不论色泽深浅均称为紫绒。其中允许有白、青、红绒夹入,色泽比差100%。

特征:色泽呈正紫色,纤维细柔而长,油润细腻,膘子厚,拉力大,光泽好,含绒量高。

按生产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活羊绒和非活羊绒两大类,

活羊绒包括活羊抓绒、活羊剪绒和活羊剪毛

1、活羊抓绒

俗称“原绒”、“活羊挠”,是春末夏初山羊自然脱绒时,从羊体上抓下来的绒毛。多呈团状,带有抓花;自然状态时绒团呈圆馒头状;绒团内的表面绒毛被搓捻成绒丝而相互交织成网,俗称“蜘蛛毛”;手感光滑、颜色正、光泽亮、有油性。

活羊抓绒除了按羊的产区、品种、色泽划分外,还有头道绒和二道绒之分。头道绒是指在绒毛刚开始脱离体侧皮肤时,及时抓下来的原绒。其纤维较长,含杂率较低,品质较好。二道绒是从脱绒时节正值妊娠后期的母羊、不宜早期抓绒的羊羔以及体弱怕冷的病羊身上过了抓绒时节才抓下来的原绒。这种绒毛在羊身上的时间较长,污染比较严重,含杂率较高,绒毛出现自然脱落或遭到损伤,纤维较短,含有较多粗长的有髓毛,品质较差。

活羊抓绒的含绒率一般在50%左右。由于抓绒的手法技巧和精细程度以及抓绒用的钢丝爪子不同,抓出的原绒含粗率及含杂率也不同,故不同原绒中的含绒率、含杂率差别较大。

2、活羊剪绒

是指在春季绒毛即将脱落时,适时将绒毛一齐剪下,然后再将大量的粗散毛拔掉的绒。这种生产方式现在仍然在个别地区使用、所产羊绒的特点为:纤维长度短,呈半截散乱状态,不成团。由于有部分羊绒留在羊身上,从而降低了山羊绒的产量。

也有部分地区由于各种原因延误了抓绒季节,使羊绒自行脱落下来,形成锈片,俗称“老绒”。这种绒互相粘连缠绕,油性差,含粗散毛较多,光泽暗,强度低,质量差。

3、山羊活剪毛

是指绒山羊在抓绒后再一次剪下的毛。具体在抓绒后隔多少天进行剪毛,要根据当地天气转暖的情况来定,以防山羊受冻。因为这种毛是从活羊身上剪下来的,又俗称“活羊剪”。山羊活剪毛含绒率较低,一般为0.2%~2%;纤维也较短。但是由于该绒毛未受到化学药物污染,其弹性及强度均能保持良好,较皮褪毛品质高。

非活羊绒包括皮剪绒、皮褪绒、皮抓绒、下脚料

1、皮剪绒

是指皮毛厂的碎皮下脚料、生皮剪下的绒毛,这些皮子以没有抓过绒的冬皮居多,因此皮剪绒较活剪毛含绒率高。但碎皮下脚料一般经过化学药物处理,绒的色泽和强度都不及活剪毛。

2、皮褪绒

包括:干褪绒、灰褪绒、药褪绒和水褪绒4种。这4种绒都是制革厂用石灰、热水或化学药物从皮子上褪下来的绒。干褪绒指利用硫化钠和熟石灰褪下山羊皮上的绒毛后再检除粗毛。其特征是:呈片状,有绒绺,光泽暗,无油性,抗力差。灰褪绒指制革时用石灰水浸泡山羊皮而褪下的绒。其特征是:多数毛绒混合成块状,纤维短,拉力差,有绒绺,光泽枯燥,无油性。汤褪绒指将热水褪下的绒毛拔去粗毛的绒。其特征是:纤维粘连缠绕,光泽差,发涩,有绒绺、呈片状。水褪绒是药褪绒的一种,即褪绒毛时先在皮子上涂满化学药物,再立即用水将药物冲掉。其目的是为保护粗毛的毛峰,减轻化学药物对其破坏程度,以利于排笔制作。因而水褪绒比药褪绒的绒质要好。

3、皮抓绒

包括生皮抓绒和熟皮抓绒。生皮抓绒指从山羊皮上抓下的绒。其特征是:纤维短,含粗毛少,抓花明显,抓眼发圆,光泽暗,油性差。熟皮抓绒指从熟制山羊皮上抓下的绒。其特征是:绒短而发涩,洁净、抓花明显,抓眼发圆,有硝味或略发酸,无油性。

4、下脚料

大体可分为排笔下脚料和绒毛下脚料两类。排笔下脚料数量少,因其已将长毛针剔除,故含绒率较高,可达70%以上。该原料一般出自水褪毛和活羊剪毛。绒毛下脚料是指在绒毛加工过程产生的废料中,能够再加工利用的原料。主要来源于从开毛机底部漏下的土杂中含有的短绒和在梳绒机漏底中收集到的仍然含有少量短绒的粗毛下脚料(俗称“毛渣”)两类。其含绒量极低,纤维长度较短。

另外,仍少量用于梳绒户加工山羊绒的羊绒原料,包括

1、絮绒

俗称“绒套”,指絮过被褥衣服的绒套。由于絮的时间长短不一,所以质量差异很大。其特征是:绒呈片状,光泽暗或无光泽,有汗味,带有线头,油性差或无油性。

2、油绒

特点是羊绒毛粘连缠绕,发硬,颜色灰暗,无光泽,带有油味。油绒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原因:在抓绒时因钢丝爪子上抹有植物油而产生;山羊生皮肤病时,为给山羊治病而涂抹上的各种油性药膏,药水,污染了羊体,形成油绒。

3、疥癣绒

从患有疥癣之类皮肤病的羊体患处剪下的绒。特征是混有脱落的树脂般分泌物和皮屑、绒毛粘结,有时还和痂结成硬块。山羊疥癣是由山羊皮肤上滋生的真菌及其他外寄生虫如虱、螨、蜱等引起。

羊绒的产区

全球羊绒主要生产国家有中国、印度、蒙古、伊朗、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其中中国由于劳动力资源廉价、上下游产业发展较好,成为全球主要的羊绒生产国和出口国。国内羊绒产量约占全球的80%左右,在国际上处于绝对龙头的地位。出口羊绒占全球羊绒贸易量的60%。

中国羊绒产地分布较为广泛,包括内蒙古、新疆、辽宁、陕西、甘肃、山西、山东、宁夏、西藏、青海等省、区,其中以内蒙古的产量最高,质量最好。

白绒产地: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著名的白绒产区,产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杭锦旗、准格尔旗、达拉特旗、巴盟乌拉特中、后、前旗、磴口县、阿盟阿左、右旗和额济纳旗等。另外,包头、营口、盖县、通辽、青海、柳园、西藏、哈密亦产白山羊绒。由于这些地区气候干燥、绒中含砂土量较少、故含绒量高。

青绒产地:青绒是青山羊和棕红山羊所产的绒,青绒在我国生产较少,主要产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等地的品质最好。

紫绒产地:紫绒是黑山羊所产的绒、紫绒分两大品种,包字路和顺德路。包子路原指内蒙古、包头附近所产的紫绒,现在包字路已扩大到陕西、甘肃、青海、辽宁、吉林、黑龙江、宁夏、西藏、山东、河北、张家口等地区。顺德路不仅指河北承德,邢台地区,还包括唐山、保定、山西、安阳、新乡,洛阳等地区,紫绒以内蒙古自治区的伊克昭盟乌审旗的品质最佳,位全国之首。

羊绒的产量

2017年,我国羊绒产量为18135吨(同期,全球羊毛产量在110万吨左右),较2016年下降5.6%。预计2018年产量在18104吨左右。

分区域看,我国的内蒙古是羊绒产量的主要地区,占到了全国总产量的44%左右。其次为陕西和山西,但与内蒙古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羊绒产量直接受山羊存量变动的影响,2013-2017年,受天气、国家畜牧政策变动等因素影响,中国山羊存栏量波动较大,其中2013-2015年,中国山羊存栏量微幅增长;2016-2017年,中国山羊存栏量下降。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山羊存栏量从2015年的接近1.5亿只下滑到13976.94万只,2017年进一步下滑到了1.34亿只左右。

按照2017年中国羊绒产量以及对应的山羊存量计算,一只山羊每年的产绒量在134克左右。

从全国各省区山羊养殖数据来看,2017年养殖数量在500万只以上的有10个省区,分别是内蒙古、四川、河南、云南、山东、陕西、湖南、新疆、湖北和安徽。其中,内蒙古(1694.17万只)、四川(1425.94万只)、河南(1412.88万只)、云南(1149.39万只)的养殖数量

中国每年出口无毛绒3000多吨,约占全球羊绒贸易量的60%。进口量约7000吨,主要进口国主要为蒙古、哈萨克斯坦、伊朗等。

羊绒价格走势

羊绒价格具有较大的波动性,每年1、2月份,新羊绒尚未上市,只有为数不多的上年库存进行交易,3月初有部分地区羊绒开始上市,到6月底国内山羊绒交易开始进入尾声。以2018年的价格为例,行情经历了从年初的市场冷淡到五一过后的价格暴涨,3月份整体销售的瓜子绒折合无毛绒交易价格约为55-57万元/吨,套子绒折合无毛绒交易价格约为52-54万元/吨,相比去年同期价格上涨2-4万元/吨左右,而6月份,瓜子绒折合无毛绒交易价格约为80万元/吨,套子绒折合无毛绒交易价格约为75万元/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羊绒产业分析0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kxg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