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的本质,是消费者获利。我们行业服务的消费者是谁?父母。服务对象是孩子。从长远来说,为国家培养人才。
都知道,2019年被称做“托育元年”,我在2015年就开始做托育,是真正意义上的托育。那时候一个非常有远见的老板把日式托育引进国内。我们当时也有去日本参观过日式的保育园所。当时,我还是一个从市场营销跨行做托育的人,之所以不敢自称“老师”,因为我那时候连幼师证都没有,只是入行的时候考了“高级早期教育指导师证”。
那时候,没有任何带班和上课的经验。虽然,也贷款花了3万块钱去日本学习了一趟,但是,该不会的还是不会。
一开始,大家都觉得最难的是招生,其实不是的。生招回来了,一个入园适应下来,孩子走掉一半。严重的,口碑还受到影响,也有想尝试温和入园的方式,可是,带班老师不够专业,班级不够稳定,就算老板想开放家长陪伴入园,班级老师也不一定做得到。后来经过血的教训和多年幼儿经验的老师指导,再结合我在实践中遇到的案例,我总结出了在孩子入托前进行家长面谈,每一个入托我班级的新生家长我都会聊一遍。
还有个头号大问题就是家长投诉。一开始,孩子一点蹭破皮,班级4个老师轮流在班级群道歉,老师平时带班已经够累的了,家长完全看不到,一点小事就放大,然后还在班级群搞得乌烟瘴气的。最后还被迫取消家长群,改成一对一的群。老师变成了变相的集体保姆。
等等哈,都是从这一点一滴的问题中走过来的。
————————————————————————
关于课程
我们市面上大致有三种模式的托育:
托育式托育、早教式托育、幼儿园式托育
在疫情来临之前,很多投资人看到0-3的前景,花巨资去学习目前相对成熟的托育模式。前提说明一下,不是因为别人比我们先进多少,也不是从洋媚外,而仅仅是因为他们起步早,总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台湾模式、一些日本模式、一些新加坡模式、一些澳洲模式被引进广州(因为我只了解广州,所以我说广州)
这些耗资巨大,但是拿回来之后能用的相当少。因为执行者(老师)没见过,没用过,没经验。结果资料尘封了。还得学习本土经验。
动则装修一个园区两百万,耗资千万的也不在少数。遇上疫情,回本变得遥遥无期,那些原来规划好的发展路线,有点遥遥无期,原来想着从0-1,然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数。结果变成了进退两难。
这时候周边的竞争者也开始出现,早教式托育开始出现。最大的优势:1、客户基础好2、场地成本已经支付3、庞大的课程体系
按照原来的早教课方式,加入吃喝拉撒睡的照料就行了。
但是后来发现,光有课程也不行,3岁之前的孩子,父母最关心的是,今天吃了什么,回家有没有红屁屁,有没有喝奶等等,就最擅长的上课,孩子动跑一个,西跑一个,把老师搞得人仰马翻的。
幼儿园模式,做开幼儿园的,响应国家政策,想要把托育下沉到2岁,还在用着管理幼儿园的方式管理托育,都搞不清楚是开了个托育部还是幼儿园小小小小班。如果沿用原来的模式,大概率还是做成了幼儿园小小小班。也是关起门来试。
————————————————————————
关于心态
很多都觉得幼儿园才是刚需,托育不是,托育是求着人家来上的。其实不是的。
首先,无论你面对的客户群体是高端还是中低端,首先你帮他把孩子带了,他就可以去工作了,特别是母亲就可以去工作了。母亲的收入哪怕刚刚够学费,那她也是划算的,她可以不中断她的事业。
现在钟点工都是几十块钱一个小时,一天8小时下来,带个孩子的费用真的跟请阿姨搞卫生的钱差不多。家政服务也有高端和中低端的哈。
如果你收四千多的学费,也就200多块钱一天,如果你收到一万一个月,一天也就四到五百,是吧?
心态上不能平视家长,就会导致被家长牵着鼻子走,一点小问题就会被无线放大,就会不断地讨好家长,讨好孩子。从投资人到老师都会陷入到这个怪圈里面。
一方面是心态,另外一方面,就是专业度不够,不能赢得家长的准则。
————————————————————————
关于教师队伍的培养
老师太过疲惫,
特别是疫情压力导致成本过高,旺季的时候,说好的班级配比也被打破,老师顶不住离职率高。
压根也没有时间培养老师,所谓的培养,其实也就是上课技能还能培养一下,那些怎么带班啊,怎么做家长沟通啊,都很难培养,也没有时间培养。
好多就是这个老师马上要离职了,赶紧招到下一个老师顶上来,连个交接的时间都没有。
所以,都在这个怪圈里面打转。
—————————————————————
关于课程
很多选择蒙氏,还有主题课(早教课形式:感统课、足球课、外教课、妙事多音乐课、奥尔夫音乐课),还有尊重与回应式课程等等。
有些人过于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每个教育理念都有可取之处,都能做下来。
假如回到最低的起到,什么都不教,就给看好安全,该吃吃,该睡睡,不开展任何课程,给玩具玩就行了,整天像放在游乐场一样,是不是孩子的一天也被打发了?那是不是也是解放了家长一天的劳动力呢?
在这个起点上,我们再说为孩子设计一些更加符合他们发展的活动呢?这时候活动就有很多可以选择了,你可以选择蒙氏的教具让孩子操作,你可以选择感统课、音乐课、足球课、全脑课等等。
也就是说,对于托育来说,课程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切勿把课程当做托育的全部。
但是 课程重不重要呢?重要!因为课程不吸引孩子,孩子就不喜欢来上学。
所以,这个课程和托育的关系要弄清楚。
————————————————————————
那托育里面,
有什么是重要的但是又被忽略了的呢?
是照料课程,还有教师培养。
我们现在的培养都还只是一个育婴师的培养,很多也就是冲着拿证去的。学完了,好像知道了,但到了实操,以前怎么做,以后还怎么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