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不惑就是不困惑不迷茫,能够明辨是非,淡泊明志,从容生活。四十不惑,也许这句话只适用于先辈们。当今社会人们的寿命延长了,此时还正是一个奋斗的货年时期,我相信没有几个人能做到不惑,因为我们还得不懈的奋斗,在困惑中学习、求索、前进,不惑是我们一生追求的目标。不惑之年,也是人到中年。我们面临的也许是一地鸡毛,但我们还必须有一种英雄主义,直面惨淡,绝不退缩,多方学习,不断提升,完善自我,改变命运。能够不断学习都是有思想有抱负的人,都是不甘平庸不甘落后的人,都是热爱文学怀揣梦想的人,都是追求进步探索发展的人,都是眼里有光心中有爱的人。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给了我们女性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成长途径。因为无论我们是谁,来自哪里,做什么工作,以及收入、长相,婚姻、家庭等等因素,都无法阻止我们成长的渴望和步伐,只要我们不放弃梦想,不放弃自己,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阻止我们前进。不惑之年有几人能不惑呢?不惑是我们一生追求的目标,有惑才是常态 。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四五十岁的女人正是经历了很多的磨难艰辛,认识并品尝了生活的不易,但我们依然对生活充满热情和信心。我们并不会因为曾经的挫折和打击,就自暴自弃,妄自菲薄。正是因为我们心中始终有一盏灯,即使是一盏通往梦想的微弱的灯,只要这时候灯光不灭,我们就会竭尽全力的去抵达梦想的彼岸。曾经走过几十年的岁月,让我们磨练了坚强的意志,再大的风浪,我们绝不放弃。我们会将他人的攻击嘲笑,现实凌乱残酷踩在脚下,作为我们奋起直追的动力。我们会把委屈的泪水,辛劳的汗水,拼搏的血水,汇聚成一条通往梦想彼岸的河流,只要我们眼睛里始终有那一束微弱的灯光,即使脚踩一叶扁舟,即使这条河流并不宽广,即使疾风骤雨将我们的扁舟不断掀翻,我们靠着双臂也要游到那盏灯的跟前…… ●美国作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有一句名言: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这一句话正是对现代女性不懈奋斗的最好诠释。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既然我们注定要在这世上走一遭,与其平凡不如伟大;与其平庸不如辉煌;与其抱怨不如争取;与其放弃不如打拼。在如今信息化网络化普及的快节奏时代,我们唯有终身学习,不断精进,跟随时代,不懈努力,才能始终将命运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中。命运不是等来的,不是靠来的,也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争取的,是自己主宰的。每个人都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之舟,你想要去哪个方向就向哪里航行,要有一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无论遭遇多大的风浪仍然不改初衷,竭尽所能的奋战到最后一口气。 ●这是一种信念,这是一种态度,这是一种执着,这更是一种笃定。过去已去,我们无法改变;未来将来,我们可以把握。所以,无论过去落魄也好,辉煌也罢,都已成往事,我们不必伤春悲秋,我们只需展望未来,活在当下,用积极奋进的精神改变我们的命运,成就心中的梦想,书写峥嵘的历史。每一位努学习的人都值得称赞,因为大家都想学习,想提升,想创造,想改变。任何人都喜欢积极上进的人,因为这些人身上有一股向上的,进取的正能量,这种能量给别人带来阳光和感动,给周围人以强大的磁场力量,甚至可以把躲在灰暗地带里哀怨的人吸引进来,让他们眼中放光,嘴里赞叹,心生梦想。所以一个阳光积极,勤奋努力的人,不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还可以感染周围所有的人,让大家都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阳光、善良和爱。任何年龄我们都该有不惑的追求,在现实的每一天里,我们不断地学习、解惑、精进、成长。 ●生命是有限的,追求是无限的。我们只有在有限的生命里追求无限的希望和梦想,才无愧于此生,无愧于天地。人生最有价值的不是取得了多少财富,而是为这个世界做了多大的贡献?帮助了多少人?有多少东西可以万古流传?华夏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我们能继承和发扬多少?我相信各位都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的,但是当今的文坛也会出现一种乱象,甚至有些所谓的诗词,简直不堪入目,让人不禁感叹唏嘘。 ●中国古诗词及文化传统,都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其精神主旨,我们要对所有不堪的东西进行痛击和棒打。上个月我写了一篇文章《天哪,中国的诗词到底得罪谁了?》在百度和今日头条上都可以找到这篇文章,这就是我对当前文坛乱象的鞭挞。所有热爱文学热爱文化的人,其实更要有一份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传承。因为所有文化都是大浪淘沙留下的精品,它之所以能流传几千年,就是因为其中有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扬的精神和理念。我也希望所有的人在捍卫古典文化上有一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敢于直面不堪的现实,敢于挑战文学界存在的问题,净化文化界文学界的灵魂。希望所有想改变命运的人,认真学习,坚持梦想,不断实践,不断提升,不断进取,做最优秀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