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李老师的俩篇文章都是关于人在成长阶段中,受到父母过度保护造成的社会化不足的内容!
许又新教授在《心理治疗基础》中说到父母对孩子的过分保护造成的影响!
过分保护主要有俩个方面:包办代替和过分控制!
孩子成长阶段中,父母会打着爱孩子的旗号对孩子过分的承担和行为的控制!
记得我们楼上有个五六岁的孩子,是俩个家庭中唯一的宝,那从小真是全家人的珍宝!平常是奶奶带他,这位奶奶,特别仔细,白话就是拿孩子特别要紧!当所有的同龄孩子在大平台上踢球,跪着打牌,骑车子之时,奶奶都是牵着他的手,不撒手,怕孩子摔着,磕着,弄脏衣服!那句:"不敢,不敢,容易摔着,衣服脏了"!是孩子奶奶的口头禅!孩子只有眼巴巴的看着别的小朋友玩!
孩子上学时更是“风光无限”,爷爷背着书包,奶奶给拿着手绢擦着汗,怕热着孩子,妈妈后面拿着扇子给孩子扇着风!这种过分的保护,让孩子失去了童年成长时期的快乐时光不说!造成了孩子那种胆小和缺乏独立性的性格!同时也形成了对家长的依赖!
当有一次,这男孩偷偷跑出来,站在平台上高兴的对我说:“阿姨,我都可以自己出来玩了!”听到这句话时真的让人心疼!
每个父母都是心疼孩子,恨不得把所有的爱都给孩子!可是我们能给到孩子最好的爱是什么那?就是他们离开了我们,有可以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能力!如果这种过分保护在孩子成长阶段没有意识到,可能会在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历练受挫折心理的重要时期,完全丧失掉,影响一生!就像蝉蜕壳变,必须经历那痛苦的蜕变过程,才能有美丽的生命开始!人为的帮它拽下壳来,就是爱用错了方向,造成它未来的残废!
人也是如此,生下来就是在成长中,每一步都离不开社会的教育,目的就是让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学会认知,做事,合作和生存。
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四种
1 内方外方(未社会化)
当我们出生时就是内方外方,是自然人,想想孩子那洁白的的眼白,纯真的眼神和微笑,在他们眼里,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言行一致!如果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程中,没有经过社会化,依旧像出生时的内方外方,无论生理年龄多大,都是没有长大的孩子!
2 内方外圆 (社会化)
我们当从一个自然人经过了社会化就会变成了一个社会人!比如人际关系中,你为了照顾对方的感受,不想听,有时候为了维护好关系,会去迎合!
3 内圆外圆(过度社会化)
健康的社会化让一个人更加适应社会环境,而过度社会化是失去个性与自我,过于圆滑而唯唯诺诺!任人宰割!
4 内圆外方(反社会化)
还有一种就是与社会化人相反。他会追求一种病态的个性,内心需要不明确,见了狼是羊,见了羊是狼!前段时间一个曾经在初中校园被同学欺负的已经毕业十几年的“男生,”回到母校挥刀斩杀那些手无寸铁的孩子!此时他已是“成年”!
人到中年的我也是未有“社会化”完整,小时候,父母给自己也是太多的溺爱!记得我学着用缝纫机做一条裤子时,在最后的一步当中,老是做不好,老娘永远都是把我拉开,她过去给我做完整!以至于后面这种依赖形成习惯!这只是其中一个小的镜头!
那在成长当中,个人出现社会化不足,现在需要咋办那?方法只有一个:继续社会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