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写作业,于我而言是一种历练。
通过孩子的行为表现,我的心态在成长。从怀疑到焦虑,从焦虑到冷静,再从冷静到找孩子的闪光点。
通过陪孩子写作业这件事,我的目光的焦点变得不同,从光挑孩子的毛病、不给建议,转移到总结问题、寻找解决办法上来。
比如:孩子计划在15分钟内完成作业并批改,实际上用了31分钟。
以前我会从负面的角度评价,说孩子做作业的速度太慢,完成作业的效率太低。
现在我会说:虽然没有在计划时间内完成作业,但能坚持刷完难题就是一种进步;能按老师的要求详细写清楚解题步骤,这也是进步。
但是,既然没有按计划完成作业,肯定有问题存在的。是什么问题呢?又如何解决呢?总结一下,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1.计划赶不上变化
虽然已经提前准备了,不代表能应对一切变化。计划在15分钟内完成作业,却没想到作业难度提升了,令人措手不及。
2.想法和行动是两码事;
我记得有本书说过“十个想法不如一个行动”,想法再多也不能改变现实,只有通过行动把想法表达出来,想法的光才能照进现实。
3.对自己实力的判断过于乐观
要对自己的水平有个清晰的认知,不能盲目乐观,也不妄自菲薄,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溜溜才知道。
4.想要在预计时间内完成作业,需要提高熟练度。
我觉得,孩子们都懂得道理,能做完难题就是值得肯定的行为,再一丝不苟地自己批改、订正,也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态度。该肯定要肯定,该鼓励要鼓励,该表扬就要针对进步认真的表扬。
把陪孩子写作业当作一种培养自己的方式,从自己的角度看孩子的行为,并客观的给予评价。
这样就好,剩下的别心急,慢慢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