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今天美好时代的我们这一代老年人,都已经到了七老八十岁的年龄,都是黑发已去,白发染头。虽然生活都有依靠,不愁吃穿,但已失去了青春的激情,淡化了中年人的劲头。当年的雄心状态已经过去,也开始了服老的状态。在夕阳的道路上行走,已经看透了人生的自然规律,早走晚走都得走,同时也暴露了他们内心的心愿—尽力减少对儿女增加麻烦,希望有一个较好的养老环境。
人老要服老,甘当啃小族
我们这一代老年人,出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都已经进入古稀之年耄耋之际,在全国已形成一个近上亿人的庞大群体,他们都在美好的新时代过着不同的晚年养老生活。若要回首他们的青春,回首中年的岁月,都是经历了人间不平事,喝尽了尘世红白酒,显示了你我善与美,藏起来自己苦与乐。他们在一大二公的革命年代里,不怕苦不怕死,为革命做过贡献;他们在自然灾害的灾荒之年,忍饥饿,吃树皮草根,为生存拼命斗争;他们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迎合企业改组,下岗下海,为生活艰苦创业;几十年,他们在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中,磨炼出了一种不怕困难,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几十年,为革命做出了贡献,退休后,党和人民也给了一定的退休金欢度晚年。然而,靠毅力和养老金,在北京并不能顺利的养老送终。因为,第一,老弱病残已经直接影响到这一代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威胁到这一代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他们有的已瘫痪,痴呆,和植物人没有两样。有的已失能,部分失能,生活不能自理。有的虽然还能自食其力,但已力不从心。他们不得不去养老院,等待死亡。他们不得不请保姆,消磨时光。他们不得不依靠儿女的帮助,艰难度日。第二,他们的养老金,付不起收费不菲的养老院,也请不起价格高昂的保姆。例如,百三的养老金已经超过了北京市退休人员的人均值,但他在北京养老,靠自己的养老金,就进不起一个中低档的养老院,也请不起一个普普通通的保姆。所以,我们这一代老年人的晚年人生,在经济上,还得依靠儿女的支持;在生活上,还得依靠儿女的照料,在精神上,还得依靠儿女们的关顾,否则将寸步难行。我们这一代老年人,已经形成了近亿人口的群体,已经在夕阳的道路上蹒跚前走行,面对老弱病残的现状,不得不去对自己那个心愿打个折扣,去给儿女们增添负担,靠儿女们欢度晚年,形成了一群啃着儿女们才能养老送终的啃小族。
管好自己,别为儿女添堵
我们这一代老年人,之所以能依靠儿女才能生存而感到骄傲,因为他们的儿女们已都处在人生中年事业的黄金阶段,也就是人生最忙碌的艰难时期。他们是事业上的主力军,为造福于人类社会,攻关创新,无私奉献;他们是家庭的掌门人,为家庭的幸福和谐,奋不顾身,拼命付出;他们是自己孩子的舵手,为孩子能有所作为,不惜代价,舍身投入;他们是老人的依托,为老人的晚年幸福,尽孝尽心,全力以赴。而我们这一代老年人,离开了儿女寸步难行,离开了儿女无法生存。心想,只要还能往前走一步,只要还能活一天,就应该为儿女们减负,出点力,留点汗,挤出点余热。虽然心有余而力不足,帮不了大忙,但也应该管好自己,千万不能像下面三个不应该发生的故事一样,为孩子添堵。这三个不应该发生的故事,都发生在一个护理条件和硬件设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且收费也不菲,只有条件优越的老年人才能住得起的高档次的养老院里。
故事之一 不归之路
有一位半身不遂的老头,几乎能不能走路,要走必须靠别人搀扶,否则只能扶着墙移动一两步。就是这位老人,却以难以想象的毅力,在大白天,从他住的二层楼爬到五层楼顶。从一张1.5米高、仅有一扇窗页,也只能容纳一个人侧身而过的小窗户口跳了下去,坚定地走上看不归之路。老人走之前所留下的一张遗书,既有对这个世界的留恋,也有种种的无奈。其中有一段话:“我不能为儿女增加麻烦,成了废人拖累他们,把我的一点积蓄就留给他们吧。”这位老人当时的心情是何等痛苦,而他把满腹的伤痕留给自己,都 都在为儿女着想。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他这一时思维行动的失控,没有管好自己,却给儿女们留下了终身的遗憾和永恒的伤痛。
故事之二 回家之路
有一位70多岁,有老年痴呆的老太太。她缺乏记忆,也有语言障碍,不善于和别人交流。有一天中午,趁大家在食堂吃饭的机会,一个人跑到养老院的后院,不知道从哪里来的那么大的力气,找了两个空汽油桶,并垒了起来,爬上油桶顶,勇敢的从三米高的围墙上跳了下去逃跑了。养老院发现后,工作人员心乱如麻,到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寻找,也在广播台电视台发了寻人启事,都没有结果。无奈之下,只能在她的家门口等待,一天、两天、三天,一直到第十二天的下午,老太太终于在她的家门口出现了。老太太头发乱的看不清楚脸面,衣服破的无法蔽体,鞋袜都没有了,只有两只脚上的血泡在地上留下了点点滴滴的血迹。其实养老院与她的家都在同一个市区,搭乘出租车10元钱就能到家,她却整整走了十二天。当工作人员领他回养老院时,她却老泪纵横的喊着:“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身住异地他乡的孤独老人,思家念家这是人之常情,而这位老太太却住在有吃有喝、有人伺候的高档养老院里,由于瞬间的情感失控,没有管好自己,离院逃跑。自己受苦难不说,却使儿女们看到的是无限的悲凉,感到的时无限的痛苦,留在心里的是难忍的同情。
故事之三 何时再来
有一位老头,由于想儿心切,便给儿子打电话说,我有事,请速来养老院。儿子和儿媳妇都放下手头工作,急忙驾车赶到养老院。见了面,儿子问父亲:爸,有啥事。他父亲说,没啥事,我就是想你们,想看看你们,想和你们说几句话。儿子哭笑不得,却感到内心一阵心酸。儿媳妇却开了腔,我们工作都很忙,您真给我们添乱。然而老头并没在意儿媳说什么,只是双眼紧紧的盯着他们,想说话,却不知道说什么。内心却感到很满足,很踏实。过了片刻,当儿子走时,老头也拄着拐杖一路蹒跚的跟到门口,眼看着已经驾车离开的儿子,却在那里向他们喊着,儿子,什么时候再回来。这个老头,由于想儿心切,却没有管好自己。一个电话,虽然解决了他一时的孤独寂寞的痛苦,影响了儿子的工作不说,却给儿子心中留下了长时间心如刀割的愧疚,父子间的深情,不断涌上心头,但感觉不到亲切幸福,感到的是一阵阵的心酸痛苦。
我们这一代老年人,要接受这三个故事的教训,千万别在做傻事,给儿女们添乱,给儿女在超负荷的运转中再加码。这三个故事,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教人深思的问题,像这样高档次的养老院,为什么也留不住老年人的身,收不住老年人的心呢。
量力而行,选择养老形式
我们这一代老年人,都是养老金较低的穷朋友。他们的养老金,比不上年龄比他们大的革命时代的老功臣,比不上高干高管高知的人群,也比不上年龄比他们小的缴养老保险时间较长缴费较高的人,所以这一代老年人对他们的养老形式就多了一个在经济上量力而行的顾虑。
在目前,我国也有许多养老的形式在摸索在探讨。而已经形成规范的只有居家养老和进住养老院两种方式。百三每天能接触到的都是生活在同一个小区的居家养老的老年人,也都是和百三在晨练中相识的同命相连的老年朋友。但他们都对居家养老有深刻的体会和优越感。他们虽然都受老弱病残的纠缠,但都有全家老小团圆生活幸福欢乐的体验;他们虽然都受老弱病残对生命安全的威胁,但他们都有朋友相助亲人照料享受人间天伦之乐的感受。他们都在发挥各自的特长和爱好。展现着老年人生的价值,活的开心坦然。他们都在量力而行的为家庭、为子孙发挥余热,活的充实愉快,他们每天都在成群结队的在小区散步遛弯,屈膝谈心,活的轻松自由......
有一天,百三和他的家朋友,围绕在小区活动广场长桌椅周围,聊天唠嗑。突然聊到养老的话题,大家对养老院滔滔不绝的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有些人,对养老院很赞赏。他们说:目前国内所有的不论是高档、中档还是低档的养老院,不管设在哪个地区,不管城市还是农村,都有一个风景秀丽、优美魅人的自然环境,不论是楼房还是平房建筑,都是窗明几净,有比较齐全的硬件设施,例如老人健身房,棋牌室、阅览室、游艺厅、茶点社交处等等;还有质量较高的服务体系,住进养老院的老人,都过着有组织安排的集体活动,例如:他们集中做手工工艺品,做团体游戏,做健身保健操,看回归电影、听戏剧欣赏、去田园体验,还有护理人员面带笑容,帮助残疾人做认识练习、音乐治疗等;他们住在集体单身宿舍,被褥有人定期清洗,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吃的是集体食堂,每周公布食谱,菜肴不重样,一日三餐粗细搭配,干稀结合,形式多样,营养丰富,确实是老年人养老的好去处。所以有人说:如果条件许可,想住养老院,就应该早点下手,赶早不赶晚,当自己还能吃,还能动,生活还能自理时,进养老院享几天清福,也能减轻儿女们的负担。进晚了,如果没有牙板就吃不了养老院的美味佳肴,品尝不出养老院食堂的食品风味。如果走不动了,就参加不了养老院组织的各种有趣的活动,玩不转也享受不了养老院齐全得硬件设施。如果眼花了失能了,就看不清养老院秀丽的风景,欣赏不到养老院的那种优美魅人的自然环境。
但有些人,却对养老院的一些做法很反感。认为养老院收费不菲,我们这一代老年人靠自己的养老金住不起,大家清一色的寸板头,男女难分;养老院为了清洗的方便,男那女女都剪成一样的寸板头;男女都穿反穿衣,清一色的外包装,养老院为入院的老人配发的一件像儿童穿的那种背后系布带的反穿衣,成立清一色的外包装;狭窄的个人活动空间,没有生命的尊严。有些养老院,一间房子里要摆6、7个单人床,墙上只留挂衣服地方,这就是入院老人活动的全部空间,没有生命的尊严,没有个人的隐私。另外养老院防止老人意外的两种措施:一是养老院根据老年人睡眠不好的普遍情况,定时给老人服用安眠药,让老人早休息,防止乱跑。二是养老院的窗户(包括房间、走廊、楼道)都安装护栏,防止老人跳窗自杀......。所以有的人说,打死我也不会去养老院。目前,住养老院的绝大多数都是失能、部分失能和痴呆等疾病缠身、吃喝等死的老年人。所以养老院是暮气沉沉,自带悲凉。没有人生的追求,没有人生的向往,没有人间的生机,没有人间的关爱。像地狱一样的场所,我绝不会与他们作伴。我现在居家养老,老弱病残,虽然造成了一些困难,但我却能和全家老小,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等到生活真到无法自理时,再用那笔不菲的去养老院的住院费,请个保姆,既能为儿女们减轻负担,也会内心无憾的欢度晚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每个人也都有不同的生活条件,环境居家养老与养老住养老院各有利弊,所以在选择自己的养老形式时候,不要攀比,不要强求,结合自家的情况,全面平衡,量力而行,来安排自己的晚年人生。
为了儿女要好好活着我们这一代老年人,都已经和老弱病残交上了朋友,携手在夕阳的道路上并肩前行。他们若离开了儿女寸步难行,离开了儿女无法生存,儿女们也在全力以赴,为这一代老年人尽孝尽心。当老人还能自食其力时,他们为老人订阅报刊,送书籍,为老人带来生活的乐趣,充实了生活内涵。当老人有点力不从心时,他们我老人买代步车和助听器。安排好老人的生活,提高了老人独立生活的能力。当老人生活无法自理时,他们为老人请保姆,进养老院,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安排到自始至终。我们这一代老年人,对儿女的付出,唯一的回报方式,就是要好好活着。控制感情,约束自己,尽量少给儿女增添负担和麻烦。面对现实,适应现实,去迎接晚年人生的无限夕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去克服征途中的艰难坎坷,荆棘障碍。知足常乐,自得其乐,苦中求乐,心境坦然的笑对归宿。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如行去般自在,如流水般洒脱,过好当下的每一天。想得开,放得下,轻装上阵,一步一个脚印在夕阳路上朝前走。
为了儿女要好好活着。
为了现实心愿,也要好好活着。
2020年9月8日育新花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