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非暴力沟通读书
为什么讨人厌?你自己不知道么

为什么讨人厌?你自己不知道么

作者: 朱珠在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16-07-27 20:31 被阅读213次

请先看此图:

暴力沟通

你就是右边那个受害者,看30秒,不要移开视线,然后想想,你心里有哪些词语。

恶心、讨厌、欠揍、变态、逃跑......

我相信觉得没一个让你觉得好受一点的词,因为那就是你作为语言受害者时候的真切感受,也就是你为什么讨人厌——因为你常常扮演那个暴力沟通的施害者。

本周重温马歇尔.卢森堡教练的《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一年前阅读过,但似乎没有用起来。经过这段期间对于沟通、转换道、提问、述情句式等内容的拆书训练,我燃起了重读这本书的渴望,也有了很多的收获。与大家分享如下,为什么我们常扮演讨人厌的施暴者?如何才是非暴力沟通?为什么非暴力沟通有时“没用”?

01

为什么我们常扮演讨人厌的施暴者?

因为我们的爱被以下四种原因蒙蔽了,心里眼里没有爱,呈现的就是“暴”。

一、道德评判

如果老板布置的工作不想做,那他就是“太过分了”;

如果有人开车横冲到我前面,那他就是“混蛋”;

如果女友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就是“太黏人了”;

如果我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就是“冷漠得像个木头”;

如果同事更关注细节,那他就是“有强迫症”;

反之,如果我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枝大意” 。

上面的,你中了几条?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这就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

举个栗子,请你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一下。注意,每看一句话就停下来评判一下。

甲砍死了乙。

甲是大学教授。

乙是名慈善家。

甲的老婆是乙的情人。

甲在追求乙在校读研的妹妹。

......

你是不是也崩溃了?

在一些社会中,人们习惯于将人分为好人和坏人,并认为坏人应该受到惩罚。在另一些社会中,人们倾向于围绕人的需要来考虑问题。后一种社会的暴力现象远少于前一种社会。

二、进行比较

这一点特别好理解,看下图的两位帅哥美女,再照镜子看下自己。

仲基欧巴 永远的赫本

还有一个高温天气的流行段子:

夏天到了,天气逐渐开始炎热,给大家支几个降温去火的绝招吧! 1,想想自己的女朋友,心凉了一截 2,算算自己的年龄,拔凉拔凉 3,看看银行卡的存款,透心凉  下班后查了一下信用卡,我钻到被窝里,开启电热毯,浑身发抖的睡了。

正如《让自己过上悲惨生活》中所说的,如果真的想过上悲惨生活,就去与他人做比较。

三、回避责任

我们80后真是苦逼的一代人啊,不信你看哈:

zf你太有意思了, 1980年开始计划生育,80后成独苗;1997年,大学开始收费,80后步入大学;2004年房大涨,80后结婚买房;2015年,中国实行二胎,80后成为生育主力军;2030年,人口老龄化,80后将迎来上有4老,下有2孩。还有房贷,2040年将会出台65岁退休!我想说:咱能不能换一代人整,别逮着一代往死里整。

句句大实话吧,句句是现实吧,所以啊,我们不得不过着这样的生活,也是父母让我们结婚生孩子的。就是这种 不得不,你让我短语让我们回避自己的责任。

我们也常常根据以下理由行动,以此试图回避责任:

回避责任的理由

四、强人所难

现代社会强调弱肉强食,地位高者有发言权,于是强者或者为了显示自己是强者,往往会在对别人提要求时暗含威胁,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受到惩罚。

作为父母、师长、上司,我们既会自认为有教导他人走上正轨的义务,又时时提醒对方尊重我们的这种权力和威严,否则我们将通过惩罚来教训他们。

只是,当有一天,唯唯诺诺的对方开始对我们恶语反抗时,我们丝毫不觉得是从我们这里学习到的。

02

非暴力沟通需要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首先,解释下这四要素的含义:

观察: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

感受: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需要: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求,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请求:用准确的词语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

其次,每一个要素都容易被与其他内容混淆:观察与评论、感受和想法、需要和感受、请求与命令。

分别举两个例子,大家感受下:

一、观察与评论的区别

下面的句子,哪些是只描述观察结果而不含任何评论的句子?

1、哥哥昨天无缘无故对我发脾气;

2、做完妹妹在看电视时啃指甲;

3、开会时,经理没有问我的意见;

4、我父亲是个好人;

5、迈克的工作时间太长了;

6、亨利很霸道;

7、本周彼得每天都排在最前面;

8、我儿子经常不刷牙;

9、里奇告诉我,我穿黄色衣服不好看;

10、姑姑在和我说话时爱发牢骚。

做这个练习时,我有一道题答错了。具体的正确答案,嗯,为了让你多思考一会儿,我就留到第10条评论时公布吧。

能将观察和评论区分清楚非常重要,很多的情绪就是因为对方认为你在评论,而且是批评性质的评论。

二、感受和想法的区别

1、我觉得我吉他弹得不好VS作为吉他手,我很郁闷;

2、我想打你VS想到你,我就火冒三丈;

3、我是个没用的人VS我和沮丧;

4、你真可恶VS我有些烦躁。

以上四个对比,前面的都是想法,后面的才是感受。在刚开始练习表达感受时,可以借助于以下用以表达感受的词语:

表达感受的词汇表

三、需要和感受的区别

看一看,在以下例句中,发言者是在表达自己的需要吗:

1、你将公司机密文件放在了会议室。太令我失望了。

2、你这么说,我很紧张。我需要尊重。

3、你来的这么晚,我很郁闷。

4、你无法来吃晚饭,我很难过。我本来想和你好好聊一聊。

5、我很伤心,因为你没有做你答应我的事情。

6、我很沮丧,我希望我的工作已经取得更大的进展。

7、朋友叫我外号让我很难过。

8、你得奖了,我很高兴。

9、你嗓门那么大,吓死人了。

10、你让我搭你的车回家,我很感激,因为我想比孩子们先到家。

以上练习时,需要注意:感受往往是来源于自己的需要。感受是需要未被满足或被满足后的呈现。

答案,就留到第15条评论公布啦。

四、请求与命令的区别

有一个场景:

杰克:我很孤单,希望今晚你能陪我聊聊。

珍妮:杰克,我真的很累。如果你想今晚有人陪你,就找别人好不好?

然后出现以下几种回应:

1、杰克:珍妮,你真自私。——指责对方

2、杰克一声不吭走开了。

珍妮发现杰克不太高兴,就问他:你怎么了?

杰克:你知道我孤单极了。你要是真的爱我,今晚就会留下来陪我。——不重视对方的需要,将他人的不顺从看作是对我们的排斥。

关于请求部分的期望,往往会跟一个误区相关,即:非暴力沟通的目的是什么?

03

实际生活中,我们运用非暴力沟通,并不一定对方就会满足我们的需要和请求,但这本就不是非暴力沟通的目的,坚持使用,以此改善关系,即使不是每次都能如愿,我相信一定对我们的长久的人际关系和爱的浮现有益。


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记得常常刻意练习哦,练成我们内化的语言习惯就是威力无穷啦。当然,如果不练习,那就然并卵了。

让我们一起操练起来吧!我在第十和十五条评论等你哦

END

相关文章

  • 为什么讨人厌?你自己不知道么

    请先看此图: 你就是右边那个受害者,看30秒,不要移开视线,然后想想,你心里有哪些词语。 恶心、讨厌、欠揍、变态、...

  • (14)

    其实任何一个人 无时无刻 不都是在做自己么 无论是伪装的你 善良的你 恶毒的你 可爱的你 孤独的你 讨人厌的你 不...

  • 挚友加油

    不知道你为什么心情不好,现在好了么? 写字是你的爱好,你加油!

  • 每日一问

    你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么? 如果你了解,那为什么你得到了你原本想要的却感觉不开心? 如果你不知道你的需求,那又为什么...

  • 自律,才有未来

    为什么别人都比我过的好? 为什么? 你心里没点数么? 你一天天的都在干什么,你不知道么? 或许你知道差距...

  • 找到自己的力量才是最重要

    你有过占卜的经历么?能回忆起自己为什么去占卜么? 遇到问题了,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找不到自己的力量,企图从别人那里要...

  • 2020-01-01

    你是什么时候来的? 我吗? 大概三四年前。 为什么我都不知道? 傻子知道自己是傻子么。 你,在哪里呆着?我为什么看...

  • 也许你并不知道,你为什么讨人厌

    【来信】 亲爱的川叔: 看了川叔的<玻璃心>一文,对自己换工作的决定突然有点迟疑,所以写了豆油希望能听听川叔的看法...

  • 晦暗时光的对话(一)

    ——你为什么笑? ——哦,我为什么笑? ——是的,你为什么笑? ——你见我笑了么? ——你不正在笑么? ——是的,...

  • 你想做一个讨人厌的人吗?

    你想做讨人厌恶的人吗?如果去做随机调查大概99%以上人都会选择不想,你知道哪些某些行为会让你变得让人厌恶么?我们一...

网友评论

  • 一朵豆花:不考虑他人的需要,将他人的不顺从当作对自己的排斥。这句话简直振聋发聩。有时候一些我自己辛苦些也能完成的事,男朋友说要过来帮忙,如果他之前比较忙,我就想让他好好休息,我自己也可以。然后他真的说不帮了我又矫情的想,他怎么不再要求一次,他估计本来就不想来,只是客气一下,宝宝不开心。然而我又是真心想让他好好休息,不要累坏了,就是这么心口不一,嘴上不要,心里纠结。学到这句话,以后类似的情景,我大概可以放过我纠结的心了。😀😀😁
    朱珠在路上:@一朵豆花 哈哈。女人常这样纠结,既体贴理解别人,又期待不顾一切的爱

本文标题:为什么讨人厌?你自己不知道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lno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