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683355/30597b7b78cb5313.jpg)
某著名高校的女生宿舍内,四名女生因压力过大而抱头痛哭,其中一个自愿报名参加今年教资考试的女生哭得尤为厉害。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例,说是著名高校,是因为它是一所211大学。能够考入一流大学的学生高考成绩应该不差,至少在高中时的学习成绩应该是佼佼者。
就在这么一所著名高校里的优秀学子还因学习压力过大而大哭,而且还是抱团痛哭,还是第一次听说。这说明现代大学生与我那个时代已经截然不同,那时候我们的大学环境就是“六十分万岁”。现今大学生的比学赶超的意识更加强烈,因为未来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毕业即失业多少年来从未有所改变。如今的大学对于学分制已经有相当的成熟规定,用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督促学生们努力学习,这也是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无论从现今大学的学习态度、人生追求还是从大学的规章制度与学习环境,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但在一个宿舍发生四个学生抱头痛哭的现象还是有点意外的。就其原因来说除了个人的抗压能力较弱以外,主要还是因为四个人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所谓的死循环就是在遇到或分析一个问题的时候,陷入自己的认知,就像井底之蛙一样,只看到自己头上的那一片天,只能“山穷水尽”,而不能“柳暗花明”。
具体来分析:四个女生在宿舍内共同聊起学习情况,都感觉到学习效果不明显,进步空间有限,很难达到自己、家长所期望的目标,还有身边同学在你追我赶,时刻有超越自己的可能。如此下去,一是面上过不去,二是自尊心上将受到打击。如此聊下去,四个女生就陷入了她们自己限定的“认知陷阱”,不能自拔,于是就在一个先哭的情况下带动其他几位痛哭流涕。
![](https://img.haomeiwen.com/i18683355/b52ba2015670ac28.jpg)
有道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说在三个人当中,总会有一个人的观点或想法能够超出另外两人,而这样的观点和想法能够引领别人走出疑惑。但这四位女生虽然超出了“三人行”,但四人的观点都是一个水平层级的,而且都是处于悲观情绪之中,于是就无法有“师”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因为老师能够站在更高的层级为学生消除疑惑,从而走出迷茫。
不久前,网上看到一段视频,是关于著名教授张维为与国内一些教授、著名评论员就中国是否自信展开的一番辩论,辩论发生在2015年,而视频却在近期流出。
看了此次辩论,再加上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更加突出张维为教授的层级更高。虽然都是教授,但张教授与其他教授相比那根本就不是一个层级的。张教授的观点更能让处于迷茫中愚者走出疑惑,听了张教授的演讲让人有一种拨云见日、指点迷津的感受。而别的教授或是评论员的观点,看似能够发现并提出当前的现实问题,但让人感觉云里雾里,仍然不知向何去,更不懂用什么来解决。
能够考入名牌大学都是非常优秀的,原来高中时的优越感肯定会消失,需要重新洗牌,但这种洗牌是在一种更高水平线上的洗牌。重新洗牌后也会有上、中、下,但这种上中下是相对的,并不是说处于“下”游的就不优秀。
所谓的名次只是一种排序,所谓的优秀也只是优中选优。而自己在看重名次与奖励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与自己较劲。今天的自己要超越昨天的自己,而明天的自己一定要比今天的自己优秀,只要做到这个就是成功。把注意力只放在名利的结果之上肯定是痛苦的,也是徒劳的,如果把注意力放在学习的全过程,你会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更会成就不一样的自己。
网友评论